木蘭二紅的博客

北方人,活在多倫多,因為不曾忘記兒時的夢想,也因為對文學城的熱愛,終於決定開通博客,所有博文都是有感而發,希望對讀者有所觸動
博文
多倫多到目前來說還算比較穩定,所有感染確診的人都是從疫情國度假回國的移民。沒有不明原因的社區擴散。公共衛生部門一直在安慰說普通市民感染的機會很小。確實很小但是如果萬一染上豈不是要傳給一家人?有人開始囤食物和日用品,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大國所有人挨餓也輪不到加拿大人。我覺得這些人真是文不對題,囤貨的人隻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冠病毒陸陸續續持續了三個月了。我人在多倫多,它離我又遠又近。為什麽這麽說呢?說它離我遠是因為周圍無人感染,我每天做火車進城上班,幾乎沒人戴口罩。姑且不談這是好還是壞。公司幾乎沒人談論這個,而且人人反對戴口罩。老外同事都認為大家對這個病毒反應過激。中國同事也默契地不多談這個。 可是它真的離我遠嗎?絕對不是。 公司的一個同事聖誕過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是放假的最後一天,兒子和我說老師給所有的孩子留了作業。每個孩子都要和家人做一道菜,包含越多種類的不同食物越好。正巧孩子是HarryPotter迷,最近剛剛買了一本HarryPotter的菜譜,兒子選定了Shepard'spie!這道菜非常討孩子們的喜歡,因為有香香糯糯的土豆泥,還有牛肉碎。最有趣的是大人可以在餅餡裏藏起不同的蔬菜。我用的方子有以下成分:瘦牛肉碎-500g土豆-5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家裏大廚不在家,老媽我肩負著填飽大寶小寶的重任。每到這時候我想到的第一個菜譜就是這道廣式煲仔飯。為什麽呢?簡單易做零失敗,可以改動,基本不影響口味。原菜譜在這裏: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3024/要先泡米,我用的是臘肉。喜歡甜口的可用臘腸我用的砂鍋最後成品總結: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多米太軟。個人更喜歡白菜的口感,下次會切小塊,更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ockeyHallofFamelocatedintheintersectionofYongeandFrontstreet.IpassiteverydaywhenIgotowork.Ineverwantedtogountilmysonstartedplayhockeyandreallylovethesports.ThiswinterwedecidedtostayinToronto,itisaperfecttimetocheckoutthehockeyhalloffametogether. Aswecomeasafamily,sowedrovethere.Parkingisaccessible.Ifyoucomebyyourself,youdon’tneedtodriveyourcar.ItisveryclosetoUnionstation.Themuseumis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倫多雖然號稱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吃到,可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好些蔬菜水果和中國的同類還是不同,懷舊的吃貨們總是意難平!西葫蘆是北方人對角瓜的另一種叫法,我不知名字的由來,隻是覺得特別又好聽。加拿大沒有一樣的瓜,味道和它最接近的是ItalianZucchini,五顏六色的都有。去年自己種了,今年偷懶,園子裏隻有草。長周末,外麵驕陽似火,想起小時候經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倫多麵館很多,喜歡白家老湯的座右銘—今生做好一碗麵,給人踏踏實實的感覺,毫不嘩眾取寵。它在多倫多有好幾家分店,我常去的是北約克和萬錦的。萬錦的店在生活區,店麵大些舒服些,我也去的多些。菜單就是以麵和粉為主,其它小菜真的比較少,選擇麵很有限。 每樣都嚐過後,還是最喜歡他家的麵和肉夾饃,隔段時間不去,就惦記著。 閑話少說,上幾張最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7-21 18:18:01)

我通常不喜歡中西結合的現代改良菜。無奈今天小孩子要吃薯條,老媽我不想去西餐館,靈機一動想起以前來過的台灣改良小店,叫做麻布的。店裏的服務生都是年輕人,手腳很麻利,上菜也不慢。店裏主打台灣改良菜,就是傳統菜融入了現代的口味和視覺效果。另一個特色就是甜品比一般的中餐館種類多,非常美味。下麵是今天點的幾個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