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一個作家已沒有什麽東西可寫,或有許多東西不可寫的時候,他自己便成了他的寫作素材。 回首往事,如同麵對被驚天海嘯衝擊過的海灘城鎮,滿目瘡痍,遍地狼藉,一切的一切都支離破碎,沒有一座建築物是完整的,沒有一件東西是它原來的模樣。但是,每一塊碎片都述說著一個故事,破玻璃仍閃閃發光,它曾把空間隔離出室內室外兩個世界,多少童稚的眼睛曾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85年9月,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湖南召開了關於改編小說《芙蓉鎮》為電影的座談會。 要改編的小說,是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要將小說拍成電影的人,是家喻戶曉的大導演謝晉。 這個組合,決定了座談會的高規格: 官方代表有,中共文化部領導陳荒煤、上影廠廠長徐桑楚;文藝界代表有,內地評論家李陀、康濯、導演黃健中,香港導演許鞍華、香港南方影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年9月) 張賢亮今年77歲,在西北邊陲的一座四合院裏過著隱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隱若現的賀蘭山脈。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靜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身為名噪一時的作家,他總有寫不完的小說。上世紀90年代,他以文聯主席的身份下海經商,又有談不完的買賣。到老了,他總算是名利雙收,心滿意足。 上網去搜一下“張賢亮”三個字,你自會知道他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蘇軾《與米元章書》之《二十四》曾說:“嶺海八年,親友曠絕,亦未嚐關念。獨念吾元章邁往淩雲之氣,清雄絕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時見之,以洗我積年瘴毒耶!今真見之亦,餘無足言者。”木心出國多年,也是“親友曠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月初九 木心散文,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