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葦花滿目的時節,我總愛駕一葉扁舟,去向葦花深處,留連。
由晨至昏,無人相伴,也不孤獨。
  我愛的,晨風裏的鍾磬,暮色裏的鶴鳴,還有那寂寥,那如同有人與我相與的寂寥。
  處處相似的灘,年年相若的葦,我迷了歸途,而當我環顧四周時,卻執著地說,
“這裏,我曾來過。”
  蘆葦悠悠地起伏著,不知是笑我執拗,還是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11)

為人民服務朗誦:華州.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誌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誌。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我孤獨地流浪
 有根不知名的界樁
  默默地站在
   我的前方
用它久遠的滄桑
 指引我迷途的慌張
  道路在選擇中明朗
在我無聊的時光
 有個不知名的池塘
  靜靜地躺在
   我的身旁
用它開放的胸膛
 擁抱我生命的空虛
  靈感在思想中蕩漾
當我無奈地失望
 有束不知名的霞光
  慢慢地披在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2-10 07:35:43)
  是語言上的,就算是“煩惱”罷。  出來這麽久了,大多數人,是不會再為語言犯愁的。可是我,實在不敢拍著胸脯誇這海口。  為什麽呢?用政府民政部門那位阿姨的話,就是——你呀,隻是大腦有一點點缺陷,不礙事、不礙事;用俺中學語文老師的話呢,——不是你傻,隻是你的腦子傻。
其實這也不全怪我。是小學五年級時候的事兒。  有天晚上,肚子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清晨,從太陽上抖落下來的、一種叫做“光”的物質穿過車上那厚厚的玻璃,然後打到我那滿是裂痕、滲著醬黑色稠血、流著黃綠色膿水的脖子上,也爬到我八個多月沒洗也沒理過發的後腦勺上,再然後,生出了叫做“熱”的一種感覺,她使我覺得後背火辣辣的發燙,頓時驚愕得一動不動。我擔心、不會是要從後麵開始把我融化掉罷?!於是想用手摸摸後腦勺,確認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選自劉亮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 在網上搖搖晃晃閑逛,偶爾看到劉亮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胡亂翻著看了看,卻覺得每一篇都寫得實實在在;尤其喜歡其中的《馮四》,不由得想把它讀出來。這日誌隻是《馮四》全篇的前1/3。本來是貼在別處的朗誦愛好者的壇子的,今天上班有點閑,沒事找事地拿了過來            馮四(一)讀:華州
  很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