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書名。 顯然, 這是一本和教育子女有關的書籍。 我在寫下這個題目時有些心虛,因為我不是個好媽媽,更談不上是個好老師。
這本書裏麵所描述的理論和教育原則並不都很新鮮。但是,書中所傳遞的教育理念似乎和美國的不謀而合。做媽媽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越是這樣,父母給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就越狹小。孩子就像小樹一樣,需要一個大大的空間去生長,父母的責任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幫一把,扶一下,沒有必要也千萬不能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生長。有一句話叫做: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遠去。的確,父母的任務是要培養能夠獨立走出去的孩子,而不是一個該走不想走, 走還要人扶的孩子。
就像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精心嗬護一樣,和孩子的關係,教育孩子也不是當了父母就自然而然懂得的。在實踐中學習,在失敗中學習是免不了的。我捫心自問,我也曾經因為工作忙對兒子沒有耐心,也動手打他,責罰他,也因為顧及大人的麵子而采用不理智的方法去處理問題。現在看來,在感情上我已經不經意的傷害了兒子的自尊心,並且給他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比如他會脾氣急躁,沒有耐心。所以說,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好的教育不是父母為子女做多少,而是父母讓子女有多少空間去自由生長,在被需要的時候,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梳理問題,耐心分析,建立信心,尋找解決的好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方法是關鍵。沒有誰樂意被埋怨,被指責,被嗬斥,所以,心平氣和些才能讓孩子不被問題和困難嚇倒。
對我而言,孩子上名牌大學當然更好,但我的教育原則是培養兒子的健全的人格, 比如獨立,自信,誠實,樂觀,熱愛學習。我覺得這些是孩子作為一個人的根本。而且,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習慣的培養以及父母的榜樣。早上剛看到一個POST,父母在做,孩子在看。的確如此。我的目標是和孩子成為朋友。交流和溝通是成為朋友的手段,尊重孩子是成為朋友的基礎。朋友的意義在於我不會包辦你的一切,我的作用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成為你做好的助手。
寫了半天,像是個懺悔書。需要給自己一點信心。我還是有些得意於我的有些做法的。比如,我幾乎不說讓他聽話,我喜歡讓兒子自己決定一些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去幫他買東西的時候,他自己挑選他喜歡的,我一般不太過問(除非太貴,那我要幹涉)。我總是強調他是個小夥子,給他一些責任感。這次回中國探親,臨走時我交代他要照顧好姥姥,盡管他才5歲。和弟弟妹妹玩的時候,我很少說要讓著弟妹,我一般會強調一起玩。
這本書中有一點我有些異議, 就是關於物質刺激。作者建議不要物質刺激,隻要精神鼓勵。我認為可以有物質刺激,而且可以用錢作為刺激手段。有段時間我兒子在家有些脾氣大,我就製定了一個笑臉計劃,就是如果他一天不發脾氣並且收拾自己的書包,我就獎勵他一個笑臉,7天全是笑臉就可以換一個quarter。他因為很想買學校的pretzel,我就鼓勵他好好表現,自己掙錢買pretzel。他的確很注意,而且用辛苦一個月掙來的一個dollar買了pretzel。我想教他的是:付出才有回報,錢是掙來的,用自己掙來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孩子太小就這樣愛財恐怕不好。其實我想都在於正確引導。沒有哪個理念是100% perfect。家長的做法就是壞事變好事。我想這個計劃我還會用,但是加一些修改。我打算讓孩子每天自己總結自己的心情。如果快樂,就畫個笑臉,記錄為什麽快樂;如果不快樂,想想為什麽不快樂,怎樣把苦臉變成笑臉。我希望通過這種positive feedback 幫助孩子建立樂觀向上的性格。用錢作為刺激手段可以在他養成好習慣後就停止,也可以逐漸給他一些理財的啟蒙。何樂不為呢?!
顯然,書隻是一個參考。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孩子。孩子的教育是personalized。 根本在於,愛孩子。有了愛,孩子自然會陽光,會放鬆,會自信,會關心他人,會開動腦筋。不信,您想想,您在被愛著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