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海風

海風吹拂,遐想無邊。隨手掂來,題材萬千。
個人資料
正文

家庭的\'講理\'與\'講愛\'

(2008-11-26 20:25:20) 下一個

讀過了老黃的“小JIAO妻”(見下麵)和這篇“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見下麵)我也有些想法:

首先,我覺得老黃鑽了這篇“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的空子:

“首先這位作者把'講理'跟'講愛'對立起來了,似乎講理就是不講愛,講愛就不能講理。除此之外,作者還把'理'片麵地理解為'一堆麵目全非的歪理',似乎隻要講理,就必然是在講歪理。”

不過我要說,這兩個空子鑽得好!要是我來評,我也會鑽這兩個空子的。因為這兩個說法邏輯上很不嚴謹,有太多的反例。

其次,我是非常讚賞艾黃的講理精神和做法。我覺得很多時候,很多家庭的糾紛就有很大的“不講理”的成分在裏麵。即使不是從不講理開始,也是因為不講理或者講歪理,不願意服從真理(按老黃的定義),不願意認輸而擴大化和惡化,然後就愈加不講理、愈加惡化。。。

所以要想不發生或者少發生這種因為不講理或者講歪理而使家庭矛盾愈加惡化的情況出現,就要求夫妻雙方都盡可能養成講道理的習慣和盡量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太過情緒化。

當然,很難要求每個人、每對夫妻都有良好的講道理的習慣和很好的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每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悟性也都有不同。這樣,很多人在許多家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上,總會遇到講道理講不通或者一方不接受道理或者抱著死理不放的情形。即使是那些(在清醒時)願意講道理的夫妻,也有個學習進步的過程。

這個時候,我覺得應該一邊盡量講理,而另一邊則在一時講不通理的時候,把事情放一放,先講愛,先安撫一下受傷的感情。然後等過上一段時間(可長可短,從十幾分鍾到幾年都可以),等情緒安靜下來再進行理性的討論。(舊的德國軍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任何爭辯都要停下來,至少等第二天再討論。而睡過了一覺,很多人發現,原來絕大多數的事情其實都不是什麽嚴重的事,也都是可以理性地解決的。)

概括來說,對於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應該盡量講理。但同時也講愛。這兩者並不矛盾。

但在具體操作上,還可以靈活變通一下:

對於能講理而且願意講理、願意接受真理的,就盡量用講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講愛。而是把道理和感情分開來,比較好處理,也能使感情盡量少受傷害。這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了。)

對於完全不能講理或者死抱歪理不放的,除了離婚等終極做法外,用講理的的辦法恐怕在大部分時候是不能解決問題或者甚至使問題惡化。這時,就照“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的說法去做吧:少講點理,多講點愛,以感情為重。(這大概也是該文原來的主要意思。)

以上兩種情況都算是婚姻中“講理 spectrum”的兩個極端。大部分的人和 cases 應該都在 spectrum 的中間。對於這大部分的人和 cases,可以用如下策略:能講理的時候盡量講理,實在一時講不通,就先放下,以後再講。目前(at this moment)先以維護感情為重。但還是要不斷努力嚐試講道理的做法。使雙方慢慢地朝向“以理服人”和“講理解決問題”的方向不斷進步。

最後,對於“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我很讚賞的一個說法是:

“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裏麵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慰,愛情,寧靜,快樂,健康。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隻是一個空盒子。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讚賞,日後,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 ”

時不時會有人在談論婚姻的問題時談到了其中的各點意思。但這對父母能把這些意思概括成“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裏麵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這麽一句簡單的話,真是精辟之極而同時又易懂。是一輩子生活智慧的澱積。

++++++++++++++++++++++++++++++++++++++++++++++++++++++++++++++++++++++++++

黃顏的原文: 小JIAO妻

據說有個電視劇叫“家有仙妻”,老黃針對自家的情況,把這個劇名改頭換麵了一下,叫作“家有 JIAO 妻”。

自己的妻子自己嬌,所以艾米是老黃名符其實的“嬌妻”。但艾米的“嚼”功也好生了得,所以也可以稱為“嚼妻”,幹脆用個拚音 JIAO ,一箭雙雕,一拚雙 JIAO 。

K 市人形容一個人會說話,就叫“會嚼”,當然是帶點貶義的,不過艾黃一向愛用帶貶義的詞形容自己,也形容彼此,所謂自嘲是也。艾米認為自己的愛法很傻,所以把那些理解她的人稱為“知傻”,她經常說老黃是“漿糊 HEAD ”,我們一家人都叫彼此“憨包子”或者“傻乎乎的”。

自嘲最安全。嘲弄別人,就有可能得罪人,搞得別人不高興。但自嘲就沒這個危險,隻要你自己不會不高興,誰也不會因為你自嘲不開心。而且據說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自嘲的年代,一個沒能力自嘲的人,會被看成是一個 BORING 的沒有幽默感的人,所以艾黃爭先恐後自嘲,他嘲隻用在自衛反擊之時。

艾米會“嚼”,老黃早就知道。十多年前第一次見麵,老黃就領教了艾米的嚼功。

這是艾米在“十年忽悠”裏描寫的那段:

-------------------------------------------------------------------------
他笑了笑,說:“你是艾米吧?小孩子,騙人不好。”

“大人騙人就好了?”

“真的是伶牙俐齒啊,說不過你,認輸。”他開心地笑著,把手裏的紙卷遞給她,“你把這個交給你爸爸,他要的。”
-------------------------------------------------------------------------

老黃說的“小孩子,騙人不好”裏的“小孩子”,是個呼語,意思是“小孩子,我告訴你,騙人可不好”。如果直譯成英語,大概是 Kid, it's not good to tell a lie.

艾米當然知道老黃是這個意思,不過她鑽了口語沒有標點符號的空子,把老黃的話解釋為“小孩子撒謊不好”。如果直譯成英語,大概是 It's not good for kids to lie. 所以她反問:“大人騙人就好了?”

有的人不喜歡鑽空子的人,覺得被人鑽了空子,是件很丟臉的事。但艾米的父母從不反對自己的孩子鑽他們的 空子,艾米能鑽到他們空子,他們總是很高興地鼓勵,並承認自己說話不嚴謹。即使艾米鑽錯了,他們也不會發脾氣,而是耐心地指出為什麽艾米鑽錯了空子。

會鑽空子的人,一般都是腦子轉得快的人,而且是發散型思維的人,他們可以在一瞬間向不同的方向思考,把各種可能都考慮到。這不僅需要敏捷的思維能力,還需要寬廣的知識麵,如果你沒有某方麵的知識,就不可能向那個方麵思維,更不可能發現空子。

有人曾經問老黃:你跟艾米都這麽會“嚼”,那你們在家裏吵架,誰嚼得過誰?

嗬嗬,這個好像不成其為問題,因為我們不吵架,我們隻講理,以理服人,誰有理聽誰的,如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那就公 KEEP 公的理,婆 KEEP 婆的理,大家誰也不勉強說服誰。

有篇文章曾經很風行,叫作“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 附後 ) ,作者的理由是:

“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裏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麵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隻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麵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 ”

首先定義一下“講理”和“講愛”。

這裏的“講”並不是“講話”的意思,而是“衡量”的意思。所謂“講理”,就是以道理來衡量對錯、辨別正誤、解決矛盾。而所謂“講愛”,則是以愛來衡量對錯、辨別正誤、解決矛盾。

不知道別人怎麽理解“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老黃是不讚成這個觀點的。首先這位作者把“講理”跟“講愛”對立起來了,似乎講理就是不講愛,講愛就不能講理。除此之外,作者還把“理”片麵地理解為“一堆麵目全非的歪理”,似乎隻要講理,就必然是在講歪理。

該作者主張家裏要“講愛”,但他卻沒說明究竟怎樣才能用“講愛”的方式來解決夫妻之間的意見不統一,比如他小叔子的調動問題,如果他夫妻對此意見不一致,那麽應該如何用“講愛”的方式來統一意見?是丈夫“講愛”,因此同意妻子的意見,還是妻子“講愛”,因此同意丈夫的意見?或者雙方都“講愛”,因此找出一個折衷的辦法?

老黃結婚沒幾年,所以不敢妄談婚姻之道,但老黃婚前聽過不少已婚哥們姐們吐苦水訴衷腸,並由此發現一個規律:女的一般抱怨丈夫不講愛,男的一般抱怨女的不講理。

有一位師兄精辟地總結說:其實找老婆什麽都不重要,青春相貌身材都是很快就會過去的東西,而且在家庭生活中不占什麽比例,不起什麽作用。家庭生活隻一條重要,那就是老婆一定要懂道理。光講理不行,因為一個不懂道理的人講起“理”來是很可怕的,比不懂道理也不講理的還可怕。

老黃隻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以及耳聞目睹出發,覺得這位老兄的理論實在高明,家庭就是一個小單位小國家,治家跟治國一樣,都應該講理,都應該以理服人,都應該向真理低頭。

有人覺得“真理”是個高不可攀的玩意,因為總聽說有些“尋找真理”的人奮鬥一輩子也沒找到真理。老黃估計那些尋一輩子都尋不到的“真理”,很可能是所謂“救國救民”的真理,就像當年很多進步青年跑到延安去“尋求真理”一樣。那樣的真理的確難尋,有時覺得尋到了,過一陣又發現並非真理,隻是仿真。

但老黃沒那麽大的野心,老黃說的“真理”,隻是事實和道理,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是被科學或實踐證明了的事實、道理或規律。比如家長抽煙會影響孩子健康,這是被科學證明了的,就是真理。如果艾黃因抽煙的事意見不統一,那就以“家長抽煙會影響孩子健康”為依據,來決定誰對誰錯。

承認家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了,你就知道娶個懂道理講道理的媳婦是多麽幸運的一件事了。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平時關係還可以,有一天,當妻子抱怨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的時候,丈夫隨口駁了一句:“那你爸爸也不是好東西。”

這丈夫本來是鑽個空子,因為妻子的話說得不嚴謹,“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就包括了她自己的爸爸,做丈夫的不過是指出這樣一個空子而已。但這位妻子被大大地傷害了,一定要丈夫賠禮道歉,說不該侮辱她父親。妻子的父母剛好從國內來探親,跟這對夫妻住在一起,幫他們帶孩子。得知女婿的說法,老兩口也很生氣,一定要女婿賠禮道歉。隔壁鄰舍來勸架,都說這做丈夫的不對,無論如何,也不能傷害老人。

這位丈夫有口難辯,又不想屈打成招,怕招開了頭就會開了壞風氣,以後會沒完沒了,所以不願意賠禮道歉,事情就一直僵持著。後來打圓場的越來越多,出謀劃策的也越來越多,妻子先是不跟丈夫同房,後來則以離婚相要挾,最後就真的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當然,新社會,新國家,誰要離婚都不怕。但這本來是一個可以避免的離婚,而且離婚後雙方都並不快樂,特別是有孩子夾在中間,總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老黃家裏,因為艾米是個懂道理的人,不會糊塗到認為丈夫是在罵人的地步,她不會說沒道理的話,萬一她說話有失誤被人指出,她有能力判斷她的確說錯了話,而且會樂於改正。

人說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的,而我們家剛好是婆婆跟媳婦一塊過,還加上婆婆的媽媽 --- 太奶奶,幾乎是 DOUBLE 婆媳了。按照六六“雙麵膠”的理論,老黃應該是老鼠鑽風箱 --- 兩頭受氣的角色,但感謝小 JIAO 妻艾米,老黃至今還沒體會過“鑽風箱”的滋味。

艾米在家講的道理,跟她在網上講的道理一樣,首先是“不幹涉他人活法”。有的人提倡在家庭內要寬容,但艾米不是。對她來說,使用“寬容”這個詞,就意味著你覺得對方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比如你會“寬容”丈夫的抽煙壞習慣,但你不用“寬容”丈夫天天給你倒洗腳水的好習慣。

所以艾米對家人不是寬容,而是根本就不認為家人的不同生活習慣有什麽不對,是什麽需要寬容的東西。大家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生活經曆,必然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隻要你沒違法亂紀,沒危害家庭其他人的合法權益,那麽你想怎麽過都是你的活法,艾米不會幹涉。

太奶奶要早睡早起,吃飯要吃稀的,吃菜要吃打碎了的,看電視要看韓劇港劇,看報紙要看中文的,身上經常貼著麝香虎骨膏,抹著正紅花油,真是走到哪裏哪裏“香”,還不時會邊走動邊打嗝, SHOPPING 一定要參與,還不肯坐輪椅,一定要自己行走,但又速度奇慢。。。

俗話說“老小老小”,意思是說人老了,就變得像小孩子了。太奶奶有時就很像小孩子,愛腳跟腳,腿跟腿,無論艾黃被邀請到哪裏去作客,太奶奶都要跟去,跟去了如果不受重視,還老大不高興。家裏來客人也是一樣,哪怕來的是艾黃的同學,太奶奶也不願意被拉下,至少要敬陪末座,如果大家講的都是她不知道的事,她會覺得很受冷落。

太奶奶這點連老黃有時都忍耐不住,想要把太奶奶的“壞習慣”給“別掉”。但艾米不試圖改造太奶奶的生活方式,她盡可能去理解太奶奶為什麽這麽積極參與青年人的生活,她設身處地想象當自己老了,兒孫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老黃也不在了 ( 上帝保佑他 !) ,她應該也會渴望參與兒孫的生活,讓自己感到仍然是個有用的人,仍然走在生活裏,沒被拉下或拋棄。所以艾米無論到哪裏去作客,都會力邀太奶奶參加,並用她的“嚼功”將太奶奶和客人都 INVOLVE 到聚會交談中來,讓太奶奶充分發揮自己的“嚼功”,把大家都“嚼”得份外開心。

艾米在家講的第二個道理,是“講理就講理,別牽扯感情”。有人覺得這是沒感情或者不重視感情的表現,但事實剛好相反,這正是珍惜感情的做法。無論誰做了好事正確的事,艾米會往上麵加感情砝碼,但如果是不好的事不正確的事,艾米就把感情放在一邊,隻就事論事。

老黃愛看球,艾米就隻把這當成老黃的一個愛好,而不附加感情砝碼,不探求象征意義,不當成“球賽大於老婆”的證據。如果老黃因看球誤了帶兒子出遊的大事,艾米會出來“嚼”老黃,因為老黃作為父親,不應該隻顧自己的利益,損害了兒子的合法權益。但她不會把這當成老黃愛情日漸沒落的證據,牽一發動全身,憶苦思甜,今非昔比,搞成一場大動亂。

艾米在家講的第三個道理,是“以理服人”,對老少四代都是如此。太奶奶信書本,信印刷品,信文字,艾米就引經據典說服太奶奶。黃米還小,還聽不懂大道理,但艾米早就開始對黃米“以理服人”了。

我們這些成年人,腦子裏充滿了各種概念和道理,很難想象出一個小孩子的腦子裏什麽概念和道理都沒有,會是個什麽情景,常常會有“你怎麽連這也不懂”的疑問。艾米很能設身處地,她知道任何道理對孩子來說,都是高深的,都需要具體化,需要慢慢灌輸。她對孩子講道理,不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拿道理來說服他,因為那樣做基本沒用,孩子還不懂那些大道理,艾米是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道理裝進孩子的腦子裏去。

自從知道懷上了第二個小寶寶,艾米就很注意創造一些 SIBLING 的情景讓黃米為妹妹 / 弟弟的到來做準備,她給黃米講兄弟姐妹的故事,家裏的動物玩具都變成了兄弟姐妹,她自己扮演小弟弟小妹妹跟黃米玩,幾乎各種 SIBLING 情境都做過 ROLE PLAY ,所以妹妹還沒出生,黃米就已經跟妹妹相處了好幾個月了,早就習慣了家裏有一堆弟弟妹妹。

以前的人說“醜妻是寶”,意思是醜妻不會想那些花花心思,也沒有紅杏出牆的機會。這當然是很沒有自信的說法,而且也不一定符合事實,醜妻出牆的多得很。以老黃短短幾年婚姻生活的經曆來看,應該說“ JIAO 妻是寶”,一個聰明漂亮懂道理講道理的妻子,會讓你的家庭生活平安幸福,如在天堂。

++++++++++++++++++++++++++++++++++++++++++++++++++++++++++++++++++++++++++

黃顏文中評論的文章: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一份不在婚禮上的家長致辭

(寫在前頭:這是我的好友在異國結婚時,他父親從大陸寄來的信,結婚當日司儀當眾就把全文朗頌出來,那是我見過最安靜的一次請客場合,在場學生無不為其父母的摯愛而感動,雖然事隔多年但那個場景仍然深深印在腦海中,這篇文章後來流傳開了,我則是一直保存到現在,希望能對你們有所示。 )

萍兒:

爸媽聽到你要結婚喜訊真為你高興,遠隔千裏,我們不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在婚禮上獻上我們的家長致辭,這是我們內心的一點遺憾。但你是我們的女兒,相信你能理解爸媽的一份感受.那天放下電話,我和你媽沉默了良久----我們的孩子怎麽一下子就長大了?

後來,你媽對著鏡子淡淡地說:你看,我的白頭發又多了,萍兒也該結婚了.我數著你媽的白發,那些白發竟像許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頭。你媽提醒我:還是給女兒寫一封信吧!就算是我們送你的一份新婚禮物。

萍兒,我們隻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隻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女兒, 我們不奢求太多,隻是希望我的孩子踏上婚姻之路,走向人生之旅後,能滿懷感恩, 一路平安。在這裏,給你一個我們的生活體會。先要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
婦,多少家庭(包括我們家) 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多少對錯 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一個最後結論。

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裏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麵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隻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麵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

那麽,何為〔家〕,家是什麽地方?萍兒,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像許多夫妻那樣,為一點小事爭鬧不休。那一年為了你小叔的調動問題,我和你媽大吵了一場,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隻是在那個時代我們還缺乏勇氣。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戰友在他孩子的婚禮上說:〔希望你白頭偕老,相愛永遠〕時,愛這
簡短的字,像春雷響在我心裏。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

愛一時很容易,愛一生一世卻不容易,這裏麵有許多妙處需要我們去總結和體會。


其次我們要告訴你: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裏麵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慰,愛情,寧靜,快樂,健康。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隻是一個空盒子。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讚賞,日後,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

空盒子最先該放的應該是〔思念〕,思念是一種使我們刻骨銘心的東西。它是兩個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然後進而關懷,進而疼愛的一種情緒。〔思念〕是疲憊時通向家裏的一條小路,是寒冷冬夜裏的一股暖意,是匆忙推開家門後撲麵而來家飯香....

空盒子裏還要放進〔藝術〕,婚姻生活中的藝術。在婚姻生活中,需要講藝術的地方無處不在,生氣有藝術,吵架有藝術。有一對夫婦含辛茹苦養育了五個孩子,其中之艱難,隻有他們自己能體會。一天,夫妻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吵起來,越吵越厲害,眼看不可收拾了,妻子突然說:等一下,我要去生孩子了。這句話,就是吵
架的藝術婚姻的盒子裏,除了放〔思念〕和〔藝術〕外,還有許多東西,都可以放進去, 這有待於你們自己去填補。

寫到這裏想到一位作家說過的一句話 〔你們生養他,教育他,你們的責任已盡,而你們給他最好的禮物,是一對翅膀〕。 萍兒,這封信,就是爸媽送給你的結婚禮物,我們希望你帶著我們的祝福,快樂的飛翔!

爸爸,媽媽

http://coldwind.folo.cn/user1/148/archives/2007/2298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