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眾傳媒和中國人的形象定式
(2006-09-10 22:27:51)
下一個
注: 這個標題用英文可能更能轉達含義 Mass Media in North American and the Stereotype of Chinese Image
和北美的無數家庭主婦一樣,我也曾很喜歡看肥皂劇《絕情主婦》“Desperate Housewives", 四位光鮮亮麗,性格各異的女主角都是讓人又愛又恨,欲罷不能。可是當我看完了兩季48集劇情時,閃過我腦海裏更多的卻是幾位配角的形象,在Gabrielle家跪在地上擦地板的清潔工,在美容院媚笑著的打工妹,為Gabrielle夫婦代孕的難民女孩,在這個以白人文化為核心的主流社會中,她們的形象是那麽的可笑和渺小,她們的社會地位是那麽的卑賤,仿佛隻要有美元和首飾就能換得她們的尊重和羨慕。而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相同點:全是國人。
當然,隻對“Desperate Housewives"這部流行電視劇開炮是不公正的。事實上,北美的所有大眾傳媒都在擔任這樣的一個族裔形象定性(Ethnic Image Stereotype)的角色。在著名的兒童卡通連續劇Simpson Street裏,偶然出現的中國人不是衣著怪異就是口音滑稽,好萊塢所有的片子裏麵中國人的形象不外乎就是會些中國功夫或者身份低微,非難民就是小生意人。在這個以高加索 Causasian文化為主流的大熔爐中,中國人不過就是Chink罷了。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華裔女孩關穎珊在最近的全美花樣溜冰錦標賽中屈居第二,美國的著名報紙居然以”美國人戰勝了中國“的大標題吸引讀者的閱讀欲。看在上帝的份上,關小姐可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的正宗美國人,還為米國創造了5次世界冠軍、9次全美冠軍、一次奧運亞軍和一次奧運第三名的冰壇神話。隻可惜,Yankees是不領這個情的,說到底,誰讓咱是中國人。
對於中國人在北美的這種境遇大家各有解釋的方法,縱觀曆史,從第一批中國勞務輸入的淘金熱中,中國人的形象就此在主流社會蓋棺論定了:衣衫襤褸,缺乏教養,拜金十足,做事畏縮。總而言之,中國人是永遠無法融入白人的主流社會的。這點,在白人對待中國人和黑人的區別上就可以看出。在Anglo-Saxon的文化中,美國的黑人至少被成為African American, 可是在對待中國人上,很少會有人用Chinese American,多數會用of Chinese descent, 其中區別可窺一斑。另外,在英語中國名的翻譯上也可以看出英語文化對中國和亞洲文化的排斥。在英文中,以 -man 和 -ian結尾的單詞多表達了對該文化和民族的尊重,比如說Englishman,Franchman, American, Italian, Canadian, Australian, Norwegian等。 而在對待亞洲和滯後地區的國家名時,英文的表述多附帶了充滿了歧視的-ese 或-nese, 如, Chinese, Japanese, Guianese, Cantonese, Vietnamese, Burmese...例子諸多,舉不勝舉。
除了對於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文化的漠視和了解甚少,北美的大眾傳媒在主流社會中起到得主導性的傳播作用。 這種作用的消極一麵在於它扭曲了中國民族的客觀形象,堂而皇之地將謊言變成真理,幹擾主流文化對於中國人的正確認知。
反觀這種畸形局麵,中國人自身也應當為這種不公正承擔很大的責任。撇開中國人在文化,職業操守,社會規範,法律法規意識等各方麵和主流社會的差距之外,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把握自己的話語權(Freedom of Speech), 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名則保身的觀念在中國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北美的政治舞台上,絕少能夠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更少能聽到中國人的聲音。最明顯的例子,多倫多的唐人街是全世界最大的華人聚集娶之一,可是就在這樣的一個社區30多年來居然都由意大利裔的議員來管理。緣何沒有一位中國議員的出現想來道理簡單明了:一方麵,沒有多少華裔參政,另一方麵,沒有多少華人願意投票。據統計,華人在加拿大的投票率僅占華人可投票總人口的4%左右。這就像是二十二條軍規一樣,沒有話語權又不去爭取話語權,永遠就是死胡同。
最後,華人心態也是造成華人形象不被客觀了解的重要因素。在外華人總以中國文化第一自居,所謂的本族文化或者母體文化 (First Culture Identity)。對於主流文化來言,如此態度隻能決定了中國人在Mosaic上永遠都是外來者和入侵者(Cultural Outsider), 中國人往往以此為榮,認為是民族心和愛國者的象征。豈不知,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動中,這種以外來者心態自我定位的策略,不僅將他人拒之千裏,更為他人了解本國文化平白無故的添加了一堵牆,好端端的把老外的好奇心擋在了門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