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頭補鞋匠的特寫就牢牢抓住了我,納線,上膠,敲打,那一招一式都讓我想起過去的上海,和弄堂口的補鞋匠。一模一樣的黑膩的手和一絲不苟的態度。
接著,鏡頭轉向一個九歲的男孩,他是來給妹妹修鞋的,接著還要去買囊和蔬菜。在蔬菜店裏,他把裝鞋的黑色膠袋放在蔬菜盒子的夾縫中,就去店裏 挑土豆了。從店主羅裏羅嗦中,你馬上明白這個男孩窘迫的家境。等他買好土豆,卻發現那個黑膠袋不見了。原來在他挑土豆的時候,有個撿破爛的路過,把那黑膠袋當垃圾拾走了。
於是,整個片子圍繞著這對兄妹如何靠著哥哥的一雙跑鞋賴以應付每天的生活,因為他們的父母絕對沒錢給女兒買哪怕是最便宜的鞋子。妹妹每天和哥哥輪換著穿那雙舊跑鞋。妹妹的課在早上,放學之後,飛奔至一條小巷,把鞋還給等在那裏的哥哥。哥哥再飛一樣地去上學。兩個小孩在這種生活重壓下生活著。哥哥把自己考試獲獎得來的筆送給妹妹表達歉意,妹妹則一直和哥哥保守著丟鞋的秘密。區裏舉行少兒長跑比賽,哥哥本來不想去,因為跑鞋得留著兩個人穿。但當他看到第三名可以獲得一雙跑鞋時,他求著老師把名報上了。比賽那天,哥哥換上新的運動衣,穿著那雙跑鞋,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掙回新鞋子。他不能得第一,因為隻有第三名才能得到那雙向往以久的鞋子。他跑啊跑,不顧別的大孩子欺負他,不顧摔倒在地的痛,他要為妹妹贏得那雙跑鞋。他贏了,最終,但不是跑鞋,是第一名。當老師和校長高興地把他放在肩頭,隻有他笑不出來。
妹妹滿心期待地在家等哥哥拿著跑鞋回來,等來的是垂頭喪氣的哥哥和一雙跑壞的鞋子。哥哥把起滿水皰的腳放在金魚池裏,隻有小金魚遊過來親吻他的腳,仿佛在安慰他 …..
一部非常心酸的電影,不明白曾經那麽富有的伊朗人貧困潦倒到這個程度,不忍心看兄妹兩個為了一雙鞋子苦苦掙紮。記得我小時候,也有為鞋痛苦的時候。那是小學三年級,我一直是穿布鞋的,因為爸爸媽媽買不起皮鞋。僅有的一雙皮鞋也由於我的大腳給撐壞了。偏偏學校歌詠比賽,老師要求穿黑皮鞋。怎麽辦呢?我隻好剪一塊傷筋膏藥貼在開口的地方,再用墨汁把它圖黑。我不知有沒有人看出來,那時的我還很為自己的小聰明自豪。隻是事後再想想,很難受。
願這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願所有的小孩都有鞋穿,無論在天堂還是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