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完美是一種痛

(2006-08-13 12:32:02) 下一個
砧板06-08-12 09:48:30
追求完美是很多人在做的事情,但其實,追求完美這種事情不能做,因為做起來很痛苦。等你讀完這個帖子,你就會知道,對完美的欲求原來是一種痛。

我沒有讀過金庸小說,但是看過幾部金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加上各種相伴的文化產品,多少都知道金庸小說裏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我經常會有一個有趣的想法,我想使勁去想,中國古代遊手好閑,雲遊八方,說起話頭頭是道,甚至引經據典,打起架有招有式,有門有派,競爭起來有禮有節,能屈能伸的豪俠英雄們,現實生活的原型最可能是什麽樣的人群,或者說社會階層。

想了半天,可以不工作雲遊四海的,是乞丐;說話頭頭是道的是私塾先生(農村也沒有什麽大文化人)或者廟裏的和尚(背過經書),成天打架的,仗義的,豪爽的是混混或者浪人。那麽金庸筆下的英雄豪傑,原型最可能是文盲半文盲的無業遊民。想想覺得沒勁,想想就覺得痛苦。


中國古代有很多愛情故事,被一代代傳頌,比如梁山泊與祝英台。我老要想,英台老要讀書,不愛女紅,是不是因為相貌平平啊,和後來紛紛出國讀書的女生中絕大部分一樣。如果她沒有明顯的男性化特征,要長期女扮男裝是很困難的。祝英台是小腳(裹腳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吧,浪漫愛情的主角居然裹腳?想想覺得沒勁,想想就覺得痛苦。

其實比我覺得更痛苦的大有人在。三毛聽王洛賓的情歌,想當然地就把王洛賓當做情歌王子,千裏迢迢地跑去,卻大失所望,不僅不能把眼前這個老人跟他自己寫的情歌裏的主人公聯想在一起,而且還感到老人的某種昏聵,一種政治和社會觀念的陳舊。我知道三毛會有多痛苦。但是,讀三毛作品的人,難道不痛苦嗎,想想三毛與荷西的故事,那種浪漫有多少牽強附會,有多少添油加醋,有多少微言大義,瘋狂的讀者還能瘋狂得起來嗎?

想一想,能倒騰愛情的,自己的愛情卻少有浪漫。看賈平凹的 廢都,他或他的圈子中的人物的愛情,就是在小縣城以文化的名義,騙一個外來妹,想想那種愛,就是死去活來也沒多大勁。真正容易得到“愛情”的,比如帥哥美女,富翁富婆,“愛人”卻走馬燈地換,結果愛情也消失了,隻剩下肉欲。愛情如果不倒騰,不用詩歌和文字表達,不用海誓山盟來裝飾,就浪漫不起來。那麽急匆匆地換愛人,海誓山盟是不存在了,連寫詩的麻煩也許都懶得招惹。而很多被謳歌的愛情,男女主角普普通通,又實在不提氣。想想覺得沒勁,想想就覺得痛苦。

所以,拋卻完美的欲求吧,否則活不出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三色鹿 回複 悄悄話 追求完美的過程雖然痛苦,但接受殘缺就享受了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