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腐敗感想(二)
(2007-01-09 22:48:27)
下一個
出門特別方便——電瓶車!
N年前一篇小學校門口接送高峰時間段嚴重尾氣汙染的稿子在通城掀起一股治理熱潮,輕騎摩托的牌照被強製報廢掉一大批,也就是在這次治理中誕生了一種新的交通模式——電瓶車。外觀造型跟輕騎摩托幾乎一模一樣,但使用的是蓄電池,上路車輛再多也不見一點尾氣。回去兩個禮拜一直都是騎電瓶車出門,城市裏的空氣的確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他姐姐都說南通的藍天和空氣比順德要明淨許多。
11月在南通舉辦了第16屆全運會,郊外建成了一座大型自動頂式的體育館,通往市區的大道兩側都是嶄新漂亮又陌生的各式汽車銷售城。
報紙上的售樓廣告越來越小資化,也越來越抽象模糊了。
大街上講普通話的外地客遠遠多於講南通話的本地人,其中還包括會聽但不大說南通話,在學校一律普通話的學生。我小表妹都念高二了,南通話說得是磕磕碰碰,一般不到普通話表達不了的詞,她是不會講方言的。難怪現在電視裏湧現出一股保護南通話保護本土文化的浪潮,黃金時間段裏大播南通話版本的“實話實說”、“讀新聞”。
市政建設力度加大,城市改建到令南通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家鄉自豪感。最繁華的商業街圈出幾處做綠地廣場,還不是跟風俗氣的那種,但也不陽春白雪到望而止步。夜晚的城市是亮的,但不全是俗氣的商業霓虹燈,護城河濠河兩岸的非商業彩燈還是比較內斂煽情的。現有的商業中心沒有增加新的大型購物中心,而是把舊房拆遷後新建了城建展覽中心、藍印花布紀念館等等純文化設施。原先的市政府也遷移到郊外,把所占有的城隍廟修葺成本來模樣。大片的芳草地公園都是免費的,裏麵錯落著幾處小酒吧,就是大多數酒吧都太鬧了,隻有體育廣場深處拿老宅子改建的吧比較清靜,不過這次去似乎也開始走熱鬧路線了。
南通本地沒有太多小吃,大多是外來的。以前也就是烤羊肉串、玉米花、台灣香腸、珍珠奶茶啥的,這次發現了土耳其肉餅、土家燒餅(看著好吃,吃著咯牙)、水果糖葫蘆、煎餅果子(忒好吃!回國腐敗的最大收獲,和勞工總共吃了三次,還買了三個帶回家)、關東煮等等。同時,南通人習慣的烤玉米和烘番芋(即烤紅薯)相對規範化的列上了小吃鋪子。看新聞,最早在南通開蘭州拉麵的老張師傅一年能賺十多萬,在城裏的好地段買了套房當上業主,徹底紮根下來了。反正有能耐能吃苦的,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南通都做好海納百川的準備,提供寬闊的奮鬥空間。
咖啡館遍地開花了,價格不比東京便宜,咖啡麵包奶製品的種類卻不多,但去消費享受的人很多。
在家吃的都便宜,不過衣服鞋什麽的都不便宜,起碼對照收入來看的話,當然這麽多年了,我媽退休工資都一千塊一個月,在職的可能早就翻倍漲了吧。想買雙真皮靴子,大多是1000塊以上的,雖然隻是日本同類產品的1/3都不到,但實在想不通真的會有人花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去買雙鞋嗎?可是看商場裏人頭攢動,絲毫沒有滯銷的跡象,而且還是牌子越大價格越高的越好賣。反倒是我這個所謂從外國回來的小裏小氣,相中了萊爾斯丹的靴子,看看價格還是幹脆不了,其實兌換成日元還是很便宜的,不知怎的照人民幣算,怎麽都覺得貴。後來還是去上海逛街時路過它的專賣店趕上打折才買了雙790塊的。
總的說來大夥兒的消費觀和消費水準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連我媽都舍得花2000塊買件外套,還不是皮草的。覺得即便拿著日本的工資回國消費也不是特別滋潤,現在明顯感覺到貧富兩極分化。當然不供房子車子孩子,不買高級時尚用品,小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