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の部落歌】

不作修改的第一稿,淩亂真實的第一版
個人資料
正文

記憶裏的家鄉美食

(2006-12-17 22:25:52) 下一個

天下第一鮮——南通蚊蛤

         最美當是“鐵板蚊蛤”!講究一個鮮嫩!生蚊蛤肉加蔥薑末燒酒醃漬片刻,倒在火熱滾燙的鐵板上,30秒之內不吃掉的話,就肉質老硬,錯過最美時刻了!剩下的湯汁拿來泡飯,那叫一個鮮掉眉毛呀~~~




金錢蘿卜絲餅——入選中華點心詞典

         利用南通的地理優勢,蘿卜絲中參雜了蝦米,樣子小巧可人而得名。

         蘿卜絲配蝦米,在俺家那片是常識,比如南通人喜歡的蘿卜絲餡兒饅頭,咬開一口,能叫到裏頭大個頭的蝦米粒。不過,一般外來點心鋪子的師傅是舍不得如此和餡兒的,這也是造成一些狹隘本地意識的原因之一。




狼山雞——世界有名的雞種

        南通人習慣用來燉湯和做燒雞。俺喜歡吃狼山燒雞,那股濃香能叫人自己不看招牌找過去。每個出遠門的南通人,恐怕沒有誰會忘得了十字街的狼山燒雞鋪子。

         還有一家叫“四宜糕點”的中華老字號,位於狼山和市中心城隍廟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上的商家鋪子都很旺,是有點神奇。後來有一外資酒店集團投資建五星級飯店,出來的效果如同一把血紅色的匕首切斷中軸線,為此抗議反對好久,最終以對方讓步了結。話扯遠了,說那家糕點鋪子,裏頭的小餛飩和青團,那簡直就是所有以前和現在業內人士的典範,如果要誇哪家的東西好吃,說“口味能趕上四宜了”,保準老板樂得在給你加一勺骨頭湯。俺每次回家必定去那兒痛快一下,雖然麥當勞肯德基就在左右包圍著,但看店堂的人頭攢動程度,還遠非老字號的對手。

         城隍廟門口本來還有一家大餅店,似乎沒有啥正式名稱,但隻要說大餅店都知道是那家。看店麵沒一點古色古香,估計就是解放後的運動年代出現的產物。那家做的大餅非常簡單,沒有餡兒,酥皮也就是表麵一層,但就是單靠著蔥花香和和麵的力道,叫人天天吃都不厭。不過這個大餅跟上海人口中的四大金剛的大餅還不一樣,要好吃許多許多。

         比大餅稍微低一個檔次的叫缸爿,幾乎沒油沒蔥花,可配上油條,那美味不是用語言能形容的。俺還記得正宗的缸爿油條吃法是,把缸爿唯一的夾層撕開,油條半根對折放進去,加些榨菜就是一頓早飯。上學時恨不得午飯都吃大餅油條,可惜在俺上高中那會兒由於市政改建,大餅店被拆遷了,從前的大師傅們也不知去了何處。俺要是有錢的話,一定把他們都請回來重開大餅店,不然這門困境中演練而來的絕活失傳了太可惜!




白蒲茶幹——是南通下屬縣級市如皋的特產。

        瞧好了,隻此一家——那可是乾隆爺親筆題的。一般人家想要晚飯時加道下酒小菜,或給小孩子一樣零嘴吃,都會叫住遊動叫賣的小販。這種小個兒的是五香入過味的,妙在五香香料僅為引子,不會蓋住大豆本來的香味。這點俺小時候不懂欣賞,隻覺得口味不夠重,現在明白了光吃五香的話,啃香料就行了,或者說抓把香料煮什麽都行。還有一種5公分長寬的無味大茶幹,一般用來切片炒菜吃,俺小時候最喜歡拿來用醬油糖胡椒麻油拌著吃,而且最好配茶泡飯。不知道是不是對這些的偏好,俺來了日本以後,對練り物、ちくわ、油揚げ這類東西一直情有獨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