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凸雜談

才高五鬥不覺恥,水灌一壇隻作癡。凸情不枉君付意,子誌難琢我化石。
個人資料
賈平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今年錄取,在發生什麽?

(2023-01-09 13:12:48) 下一個

今年錄取都在發生什麽?

從2023年早錄統計情況看,中國大陸的藤校錄取數直降30%,美國本土的華裔學生的錄取數量也減少。從紫檀今年的報喜量,就能感覺冬天來了。

錄取條件普遍又提高了。孩子們太難了。

凸子在北美的直線消息,也在印證以上的判斷。拿幾個T10名校案例來舉例。

一個校友加花街的高管,孩子三年高中深入參與該校活動,這位爸爸本身也是學校掛名的積極校友之一。孩子申請該大學EA脆拒了。

另一個T10名校Legacy例子,校友爸爸是花街的更高階高管,多年捐金支持學校,孩子申請該校EA也被脆拒了。

第三個例子,還是T10,校友爸爸是新型某投資圈頂流,雖然最近有些緊,但他多年來參與該校錄取麵試,是當地有名的校友麵試官,孩子申請該校EA也脆拒了。如果以上三個都是華裔男生,會讓你覺得有些性別因素的話,頂流的文科類女生我也可以舉出三五個Defer和Reject的例子。但,這裏就不多說了。仿佛傷口撒鹽。

錄取條件是不是真的變難了呢?其實不然。

來看看17校有公布的早申數據。雖然今年還有一些其他校數據,但因缺乏去年對比數據,就不列在這裏了。

 

你可能一眼看得出來,排名20以上的的學校,今年收到早申數量普遍增長。而排名低於20的,早申量就相對去年回落了。比如耶魯,比去年增加456人早申,聖母則增加了1480人。連又高又冷的哈佛,早申人數又漲了147人。隻有MIT和Duke,今年早申比去年分別少了2857和1601份,這是有特殊條件決定的,後麵再說為啥他倆早申會掉量。

如果早申的增減對你來說不重要,那重要的就是早錄的規律。這看得出來嗎?看看下麵這個分拆表就清楚多了。

 

 

你隻看早申增加的分拆表,可以看出各家都適度下調了早錄率,讓早錄的人數大致與去年持平,或者說錄取數差異不會超過±3%。隻有Emory例外,早申增加10%,錄取也同比例增加10%,率取率和去年持平,沒有下調。

 

 

而五家早申數量降低的學校,早錄率適當提高1-3%,這樣抵消一些申請減少的影響,讓錄取數量的減少得不大。Duke因為早申量的銳減,必須把早錄率大幅度提升,才能基本講早錄數量維持在正常數量。BU和BC算是這條的例外,他們基本維持了早錄率,所以早錄數量大幅度減少了。這隻能是一個原因,即BU和BC 收到的早申質量隨數量減少而降低,那就找不到足夠質量的申請者了。

沒有足夠質量的申請者,這其實對於最最高冷的MIT是最突出的,美國高中本來就很少產出高段位的理工科學生(點對文科類來說)。2020-2022之間的早申稍稍一漲,就已經把這些能早申的理工牛娃,都激發出來早申MIT了。這個淨增數是多少,從2020-22的差值是5000人,這裏麵可不都是值得擁有M錄取的理工牛娃,還有很多純碰運氣的打棗者。

那麽這兩年淨增的M早申的牛娃人數是多少呢?少於400-500人,這是每年在RD段至少拿下M和另一家T5的雙錄者。這些人隻有一部分沒參加早申,算是這兩年的淨增、早申M、牛娃。要再進一步估計,那應該是<300。

對於Duke,這個牛校受地理位置所限,招生資源本來就少於其他T10,早申掉下來確實是因為沒那麽多人能在排他性的早申裏能選Duke不選那些位置好的學校。

總結一下,錄取的基本思路就是維持年度總量和早/常分配的比例,盡量不因申請數量的增減而在錄取數量上變化太大。但,在外界更關注錄取難度表征,即率取率上,就對不起了,可以不同年度是時期有較大浮動。以上隻是說明了錄取的一般性規律。

怎麽解釋本文開篇處對今年早申標準提高而難度加大的判斷呢?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T-10普遍早申數量增加,帶來的早錄率降低,雖然錄取數變化不大,但錄取的體感難度肯定是提高了的。但這還不能滿足我們的渴望。其實還有幾個深層次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由於T-10常規的錄取率的連年降低,帶來了今年的早申數量繼續提升。結果是優秀申請者們更加對常規期望值降低,從而注重早申。往年總有一些優秀申請者,因為各種原因在申請條件上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而放棄早申機會。等到標化出分、或者文書寫滿意了,再去拚RD錄取。

今年肯定不等RD的人更多了。分數可以Optional,文書也就可以早早抓起來。或者,無論如何先申一個早。這種早申的目標,都是頭部學校,而且T-10多於T-20。錄了就不想再後悔,所以早申就申的高點吧。很多優秀申請者衝進早申段,帶來早錄的競爭壓力,錄取條件就自然提高了。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往年要Skip早申而隻申RD,但今年卻蜂擁進早申的人數應該有多少。更精確一點問,就是這一類T10的申請者、或者T-5的申請者,能有多少。先以T-5來看。

這類強手,不申早而隻申RD,他們在RD一定會T-5全投,而且要拿得下至少兩個才夠強來。反過來看,RD拿得下兩個T-5的,如果他參加早申,他的早錄幾乎是肯定的,那他就不可能再申RD的。這就說明,這類超強的選手(往年不申早而今年申早),數量應該與雙錄T-5人數相當。還有一部分單錄T-5的RD選手,他們也是超強的。在早申階段,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沒有投T-5的。如果再加上這些人,今年淨增的早申T-5人數就應該有3500-3600。這是引用的是Class 2024-2026的數據計算的。隻要今年早申比2024年的淨增超過3600,那就說明這些強手都已經進早申來了。

以上圖表選自我去年的《藤校搶人大戰》一貼裏。有興趣可以去我博客了翻。

今年早申數比2020年多出了5000人。這正好說明,T-5早申的增量,就是那3600個強手再加上1400-1500位打棗者(純屬碰運氣的申請者)。

 

第三個原因,特別跟中國有關。過去30年的中國經濟,是一個造富運動。造出來的富豪們,大多60-70-80後。這些人的孩子,從2010年以來,越來越多地進入申請年齡,進入到美本的競爭中來。他們會在錄取中投入大量的資本,給孩子買下T-10名校門票。而且,這樣的門票都是早申階段的。好成績不如好爸爸我們都知道,現在甚至是成了好爸爸不如更好的爸爸了。

 

↓↓↓中國十億美元級富豪人數(胡潤和福布斯)↓↓↓

上麵這張圖,是中國十億美元級的富豪人數。這個數字在2021年已經突破1000了。富豪們即使還有40%身在國內,他們的子女們,則200%都在國外了。200%,多數的富豪都有非婚生子女。其實為孩子進名校拿得出200-500萬美元(有人說已經占到>1000萬)的富豪,可能不必十億美元。身價100M就足夠富豪們出手了。

這麽一說,就想明白了。但還有最後一段要說的,跟那我們的RD有關的話。

每年的優秀申請者數量是有限、而且相對穩定的。當全部最最優秀申請者,都參與早申、並拿下offer,RD階段還保留在申請Pool裏的優秀申請者就不多了。當大學AO們在RD段看到較少於預期的優秀申請者,就會對自己在早申中的過於樂觀而後悔。那麽,尚在案頭的申請中,在RD階段就可能接到更多的錄取機會,特別是那些早申中被Defer的人,更會容易在RD被錄取的。

RD段看不到足量、足質申請的AO,還會發出更多的WL的。AO們這個騷操作,隻是心理使然,其實根本不必。這些WL,將來是否能變出更多的轉正呢?那就不大會了。RD段的優秀申請者越少、校際間的重複錄取就越少,RD發出的錄取被學生拒絕的可能就低了。那麽,WL的轉正機會也就會比較低的。

最後的最後,有一些學校,哈佛和耶魯都在內,在2020年出現大量GY,Gap Year。這些人在2021年秋季入校,占據大量宿舍資源,於是2022年錄取的人數就必須有所減少。當這一批GY升入Junior Year,即2023年秋季,就不用住校了。宿舍資源騰出來,如果不找更多的新人填進去的話,就是浪費。這個結果,當然是RD階段多錄幾個人才能辦到的啊。

那麽各校RD段可能多發出幾份offer呢?

下麵,看看這張含有 Class 2025 GY 數據的表格來預算一下。

 

一般GY在3%左右,超過這個的,對於下一年級錄取是壞消息,但對於下下一級的錄取則有成為好消息!年度錄取數變化幅度逐漸衰減,大概會在3-5年裏歸於平均。

這個表格的最右邊一欄的數字,就是估算今年RD 段的錄取數量與去年同期的增減。

哈佛需要比去年同期多發172份offer,

耶魯RD要比去年同期多發256份,

MIT也需要多發52份。

這些,都是因為2025級的GY回潮人數太高了。

BC為什麽要比去年多發2411份Offer?因為BC的RD 錄取的Yield比較低,隻有15%左右。多發2411份錄取,隻能產出360位入學學生。

總的來說,今年的RD還是有個好盼頭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天到晚想吃魚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你的信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