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子塵報:Application,Affirmative Action 和 Admission
ACT 36, SAT 2230, 13 AP, 4.67 weighted GPA (2nd in class), participation in national speech, debate and math competitions, piano and choir talents…“I can’t change who I am. Being Asian is part of my identity and something I should be proud of,” Michael Wang said after learning his denials by Princeton and Yale in 2013 whom Wang later filed legal complaints on discrimination in 2015. Wang is currently a junior at Williams College
SAT 2400, valedictorian, homecoming king, and a White House Presidential Scholar (only two students per state), worked in parents budget motel, from one of worse schools districts in the nation with 40% high school dropout rate…Shaan Patel looked a perfect kids grown up from an adversity, was rejected by Havard, Brown, Princeton and Stanford in 2007. Patel went on pursuing his MD-MBA joint program with USC-Yale while managing his 2400 SAT venture since 2010.
Michael Wang 是華裔考生,ACT滿分,高GPA,13項AP課,各項社會活動經驗,被所有申請的藤校拒絕,進入威廉文理學院;Shaan Patel是印裔,SAT滿分,生長在教育落後地區,每州僅2人的總統獎,被所有申請的藤校拒絕,進入南加大。以上兩個全國有名的被藤校拒絕的例子都是亞裔男生。很多人會自然歸因到Affirmative Action和種族問題。
美國大學招生中源於AA帶來的種族影響毋庸置疑。但很少人注意過,種族問題若得以圓滿解決,它必然是在群體層麵張解決。諸如Wang和Patel這樣的申請者個體,仍然要麵臨的不公。大家有時間上College Confidential, Quora 或者其他大學申請論壇調查一下就會發現,具有SAT和ACT高分而被藤校拒絕的學生裏,並不僅僅是亞裔。這個更深層次的不公,對於每個申請者個體才有更實際的意義。它是什麽?問題就出在招生辦的從業人員身上。一句話,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招生官:缺乏職業定義和職業發展的跳板職業
作為招生工作主要承擔者的招生辦專員,應該是一個為大學發現並錄取有潛力、有作為的好學生的人。這是個專門能發現好馬的伯樂職位。從業者應該很專業,很職業,很敬業。現實中的招生辦專員是什麽樣的呢?
2014年美國全國大學申請谘詢師協會NACAC針對各大學招生辦從業人員的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範圍包括招生專員、副主任、主任和負責招生的副校長這四個層次的人。對於承擔著主要的申請處理工作的招生專員和招生副主任的總結如下:
Those who go into the admission field generally enter from two routes. For some, an admission job is their first or second after college graduation. Others enter later in their work life, usually making a conscious career switch. – NACAC
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招生官這個職業的從業者,是一個缺乏職業經驗,沒有職業預期,臨時從事此業的初入職場的人。招生官認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在表達,就是向外界傳達自己學校的好處,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申請。他們每個人都會負責一個專屬區域,在秋季學期開始到12月初的三個多月的時間段,出差走訪這些區域的高中。這些高中很多是所謂的Feeder School。他們的工作就是參加各地的招生推廣活動,向學生和家長們闡述本大學的好處。他們會程式化地鼓勵各類學生申請,避免在這種溝通中表現出任何歧視潛力較低的學生的傾向。寫作和表達能力,是他們賴以吸引更多申請者,完成申請人數考核的核心技能。
我們知道,古時候的伯樂需要千裏馬找上門。但如今藤校的申請和錄取比,已經遠遠超過10:1,甚至15~16:1的,這個表達吸引學生申請的技能沒有多大必要了,除了要滿足申請人數的考核。如今招生官最重要的職業技能應該是是讀人、識人。從NACAC的調查看出,讀人識人並不是他們工作中的重點。從招生官們自己的描述看來,他們用以識人的思維模式,不過是把申請者的信息在課程難度、課業分數、競賽獎項、課外活動、標準考分和申請文章這六大方麵打分,然後尋找那些全能但突出的候選者。標準考分中,SAT 在2250以上的算突出。具有考分突出的申請者特別是亞裔,越來越多,於是就失去突出的意義。
優秀和被欣賞:大學申請中的兩個相關度很低的變量
伯樂的核心技能識馬能力。這個技能在招生專員們身上有多高呢?從秋季的出差開始,遇到個別在幾分鍾的溝通中贏得注意的學生,招生專員們就會記下。接著,在12月初開始到3月底四個月的處理申請期間,繼續用同樣的標準,注意那些他們會喜歡的學生,並發給他們錄取通知書。每份申請的處理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否則他們就完不成所承擔的上千份申請的工作量。這半小時裏,最重要的非標準化部分,即申請文閱讀不超過10分鍾。以下幾個因素,決定招生辦專員的欣賞度和申請者的優秀程度是相關性很低:
以上這三點因素是交集影響,造成申請者的優秀程度和招生專員對其的欣賞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不會超過20%。那些吸引招生官欣賞的少於20%申請,往往表現出以下的共同素質:
從均衡到獨特:藤校招生辦的價值觀演變趨勢
申請者自身的優秀程度,和他在申請中表現出的優秀程度,也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事情。有很多優秀的學生,由於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某些不被招生價值體係看重的方麵去展示自我,從而影響了其優秀度的真實展現。
2000年以前的招生價值觀,強調的是全麵均衡發展,所謂的BWRK (Bright Well Rounded Kids)。這樣的孩子需要學業成績高,課外活動豐富,各種獎項多,文書寫作漂亮等等。2000年以後,這個價值觀開始變化,特別是藤校為代表的Top院校,越來越注重申請者在某一實踐領域的突出興趣和作為。申請者如果不能把自己在特定方向上的優秀度重點展現出來,而是簡單的強調自己的全麵均衡的話,很可能就會淹沒在大量同樣均衡優秀的申請者之中。現實中,大部分的優秀申請者所犯的錯誤,就是這一點。本文開頭的Wang和Patel很可能就是這樣的兩個例子。
這種強調獨特的價值觀,在各大美校中有三個典型,各自代表一個極端:
以上三個極端,定義了美國大學招生價值觀的三極。其他的頂級學校,基本上都在這三個極定義的空間裏的某個中間位置上。比如,和芝加哥大學同城的西北大學,就在介於芝大和斯坦福之間的位置上。而哥倫比亞大學,則介於哈佛和芝大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