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凸雜談

才高五鬥不覺恥,水灌一壇隻作癡。凸情不枉君付意,子誌難琢我化石。
個人資料
賈平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22 凸子塵報:美國,中國和21世紀(上)

(2007-01-12 11:46:56) 下一個
去美國際,不由得想到美中關係。過去的幾年,頻繁往返於大洋大陸之間,數十次經曆簽證手續,自嘲Visa Guru。也曾幾次放棄正在程序中的綠卡申請,為一線成功希望回國,後又因家庭返美。這些經曆並非特殊。作為移民國家,美國偏偏對中國大陸有著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移民簽證政策。幾十年來,多少海外國人的年少輕狂,就是在簽證、綠卡和護照之間被磨損成了老態龍鍾。這些不同,源自世人皆知的曆史和政治原因。隨著近兩年的中美經濟政治關係發展,美國對華簽證政策略有放寬。但在移民問題的核心--綠卡申請上,卻仍然對中國大陸實行計劃單列。今後中美簽證移民政策的發展,由美中政治關係發展決定,而其後的推動力則無非是兩國經濟關係的繼續深化。

從美中交流的200多年曖昧史談起吧。過去的幾年裏,凸某人回到中國的時候,心裏卻留戀著美國的環境;人在美國了,心裏又激蕩起強烈中國情。人與心總得兩處,為什麽?中美之間的互補關係使然。200年來,中國就是在不斷演化的中美國家比較之中成長、變革。因為在世界上有美國這麽一個領跑者,中國的近 30年的發展省了不少勁兒。中國的國民經濟的外貿依賴超過70%了。2005年,對美貿易總額2100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15%。事實是事實,要承認。

中美交流,始於1784美國商船“中國皇後”號抵羊,交換的商品是美國的鋁、人參、毛皮和中國的茶葉、瓷器、土布。這之後的半個世紀,美中交流主要靠美國商人的私人行為,不象歐洲列強那樣有政府武力支持。然而,中美貿易額卻能夠攀升至僅次於中英貿易的第二把交椅。這與美國建國後的工業化高速發展緊密相關。1830年後,美國政府勢力逐步介入中美交流。1843年,美國國務卿Webster提出“他國在華享有(由於美國的)特權,美中友好就不能維持”,是美國要求利益均沾的開始。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是美國獲得均沾的特權。利益均沾,主觀上是為新興的美國獲取平等的中國利益爭取時間和機會,客觀上則對他國獨占中國利益的步伐有所阻抑。受阻的國家首先是俄國,隨後是日本。但是1900-1945之間,俄、日侵略中國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望廈》之後,美國的對華戰略經曆了四個重要的曆史沿革。美國對華戰略,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是打擊還是扶持,其核心都沒有離開維持美國在華利益的安全穩定發展這一目的。中國在美國利益棋盤上,是個一巨大的市場。要讓這個市場很好地為美國提供經濟利益,一方麵需要在中國本土培育強有力的利益代言人,從而維持中國社會的安全穩定,並使得中國利益不被他國獨占;另一方麵,又需要在利益上製衡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過快發展,從而防止中國脫離美國的控製力所及的範圍。這兩方麵的既矛盾又統一。一個強大獨立的中國,可能走向美國的對立麵;而一個虛弱無力的中國又無法對抗美國的競爭對手在華的過度擴張。美國對華戰略,就是在這對矛盾之間左右搖擺了200年。

第一曆史階段,1840年至1937年。

這一階段的戰略,從1843年望廈的利益均沾開始,到1898年的門戶開放政策達到成熟。最後七七事變爆發,美國被迫放棄沿用100年的妥協戰略。這一階段,由於西方諸國先美國而獲得巨大的中國利益,美國的核心戰略是阻滯其與各國間的利益差距繼續深化,從而為美國依靠其工業化實力在後續的時間裏獲得更多的利益創造時間。

望廈條約之後,美國先後經曆美墨戰爭、南北戰爭,聯邦重建和美西戰爭時期,外交上被迫將中國利益擱置了半個世紀。1898年9月,國務卿John Hay照會英、俄、德、法、意、日等六國,要求在華的“門戶開放”,其核心原則就是利益均沾、機會均等、門戶開放。這一西方大國間的妥協戰略,是美國為了以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在華利益的選擇。當時經曆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和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美國,一方麵麵對中國市場的巨大利益必須進取,一方麵又不可能與其他西方諸侯直接正麵衝突,所以采用這樣的外交方式是最佳選擇。此後近40年,門戶開放雖然經由六國先後同意,但並未成為各國在華行動的總方針,隻是美國一直以門戶開放為出發點來圈定其在中國的外交政策。正是這一外交出發點,為美國的亞洲利益養活了一個世紀敵人—日本。日本1901年接受門戶開放,是因為麵臨在東北與沙俄的決戰,從而迫切需要美英等的支持。此後的30年,日本對華野心不斷膨脹,直至九一八事變後全麵吞並東三省。對於九一八,美國僅僅由國務卿Henry Stimson給日本來了一個“不承認主義”的照會。即,凡日本取得的任何違反“門戶開放”的特權,美國都不承認。這種軟弱無力的回應,給日本後來更加肆無忌憚的侵略中國創造了國際環境。連同後來簽署於珍珠港事件前的《日美諒解方案》,是後來史學界有美日瓜分中國利益的“遠東慕尼黑”的依據。雖然“慕尼黑” 在遠東是否存在有待商榷,美國在1900-1040年間所堅持的“門戶開放”本質上的對日綏靖特性的確有之。

第二曆史階段,1937年至1949年。

第二階段即日本侵華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一段時期。被日本獨占中國的昭彰野心打破了利益均沾夢想的美國,以積極扶助中國抵抗日本的侵略為主。不過,美國民主體製上的政治搖擺性,使其在華戰略上無法站對、站穩立場。這種搖擺性,表現在這一階段中美國對華政策上的兩次反複、三個時段。

抗戰初期,羅斯福政府希望國民黨政府聯共抗日。中印戰區美軍司令Stilwell(史迪威)因執行這一戰略而與蔣介石交惡。美蔣之間的戰略衝突,抗戰中後期由於共產黨力量的不斷壯大,美國的戰略傾向轉變為聯蘇亞共扶蔣,及後期的扶蔣抑共戰略。1944年,羅斯福總統把主張聯共抗日和武裝中共的Stilwell召回,換上了主張扶蔣的Hurley(斬??┪?せ?笫埂?urley在中共麵前出爾反爾,無條件的扶持一個日漸腐敗和組織能力薄弱的國民黨政府。此後的兩年間,美國全力為國民政府提供經濟軍事援助,以對抗日漸壯大的中國共產黨力量。

隨著二戰尾聲的臨近,美國也意識到一個國民黨獨裁的政府與其建立一個遠東強大的中國目標相違背。於是,美國主張國共聯合政府的力量抬頭。1945年11月,麵對國民政府的腐敗無能,美國國務院決定不再繼續為其提供軍事援助。不滿於美國政府關於停止軍事上援蔣的決定,美國駐華大使Hurley辭職。美國被迫換上了Marshall(馬歇爾)來調停國共之間一觸即發的內戰。這是美國在華戰略的第二次反複。馬歇爾調停期間,看到蔣介石的陽奉陰違,曾以警告方式逼蔣下令停火。1946年底,蔣介石再次挑起內戰,促使美國終止調停努力。1947年初馬歇爾返美,美軍撤出中國。1948年4月,美國完 全終止了對國民黨政府的軍事援助。1948-1950年,杜魯門政府的在華戰略大致上維持局外旁觀的姿態。1949年時,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曾被共和黨指責為造成中國落入共產主義陣線的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