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38)
2010 (5)
2017 (1)
2019 (1)
日本:一條偏航得快船(四)
近代日本國家戰略觀的演化
一:幕府時代的內斂型戰略
內斂型戰略是農業社會的必然生物。內斂強調的是對國家內部各階級的有效管理,穩固現存政權不被國內反叛勢力推翻。
12世紀末以前的日本為文官為主的天皇朝廷所統治。後來直到16世紀間的400多年裏,日本經曆了鐮倉,室町,戰國,安土,桃山五個主要的幕府時代。幕府時代的日本,政治上有兩個特點。一是製度上,公家政治和武家政治兩套體係並行。公家概指天皇的文官朝廷,武家指大將軍的幕府體係。二是地域上,保留了12世紀以前莊園分封體係。幕府通過分散各地的武士(官稱地頭)向大名領地滲透幕府的管理。兩個體係間的矛盾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交錯,內政管理難度很高。這種政治結構,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時代,幕府政權則很類似於霸主國。(不同的是,幕府畢竟被賦予中央的名義。)
江戶時代(17世紀初開始),德川幕府對以前幕府管理的失敗之處作了反省,更加強調中央集權體係的建立。從17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建立幕藩體製,並加強對農民的控製。德川幕府還發布了兩套法律,《武家諸法度》和《公家諸法度》,以規範文、武兩體係。因為感到基督教的威脅,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江戶時代的日本基本上處於對外封閉的狀態。這期間,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先後作為中日間貿易的承載者,賺了不少利潤走。為了維護政權穩固,德川幕府還借用程朱理學,建立嚴格的國內等級製度。當時日本傳統的神道是為天皇所用的。神道的核心是神創造日本諸島並管理天地各界,天皇是神家族的直係子孫。所以不足以為幕府體係的存在提供有效理論基礎。
德川幕府內斂思維的典型例子,就是1640年以後的鎖國政策。德川幕府初期(明末清初),日本對中國產絲綢的需求逐漸增加。不過當時的絲綢貿易,被航海技術領先的葡萄牙人(後為荷蘭人)壟斷。幕府看到大量財富被外人賺走,開始嚴格限製中國絲綢進口,僅設一處進口通商口岸。並對進口數量進行配額限製。德川還強行對日本人的衣著按階級等級有詳細規定,從而限製國內絲綢消費。結果,絲綢進口數量進口驟減。後來很多逐漸富有的商人,由於等級低下不允許著絲綢,就在絲綢服裝外麵再套上布衣,顯得很好笑。
二:工業化發展和外張型戰略
外張型戰略是日本工業化的產物。外張注重對外資源和市場的攫取。這兩者,對於先行進入工業社會的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帶動日本進入工業化國家的是絲綢工業。
德川幕府鎖國政策,造成絲綢進口驟減,同時絲綢價格飆高。這給落後的日本絲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日本絲綢生產的起步,當然是向中國學習的直接結果。隨著日本絲綢業的技術水平提高,日本逐漸也成為絲綢出口國之一。鎖國政策200多年以後的1850年間,日本絲綢出口量已達到中國同時期出口量的1/3。1850年以後,日本人在兩個方麵作了技術革新。一是桑樹種植,從中國南嶺地區引進了一種可以一年雙熟的桑樹品種,中國主要絲綢產區的江南地區一直到20世紀初都沒有普及這個品種;二是學習了歐洲人的科學實驗手段,並用於在成繭和生絲環節搞技術進步。所以到了十九世紀末,日本人得以在整體技術上超過中國同業。而中國長江中下遊絲綢產區在19世界後半葉由於農民起義,沒有能夠發展出大規模的絲綢工業體,仍然以小家小戶的生產單元為主。1900年前後,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絲綢出口量超過中國,後來在1930年時達到中國出口量的3倍。
絲綢的出口帶動近代日本的經濟與外界的雙向關聯變得緊密。一方麵日本要為其出口產品尋求更大的市場,另一方麵為日本需要足夠的進口原料保證。絲綢出口為日本賺取的外匯,大部分被用來購買工業原料如煤、鐵礦石等。原料一方麵供給與對外貿易緊密相關的造船業,一方麵被用於軍工生產。這是日本軍事力量得以增強的開端。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絲綢業,鋼鐵工業的發展,明治政府都曾注以重資培育國有企業。很多人認為國資的投入是維新成功的原因。其實不盡然。首先國資絲綢業由於選址的不利條件,缺乏與私人工業競爭獲得廉價生絲的能力,沒有成為有效的生產力。其次國有的重工業也因為生產成本過高而虧損。後來1880-1890年間,這些國有企業先後被私有化,才使得產業整體效率提高。私有化後所形成象三井這樣的財閥,為後來精英政治體係的建立提供了條件,這種政治體係一直維係到二戰結束。
這種社會經濟條件下,日本社會的民族情緒逐漸高漲。德川幕府對外的軟弱,促使這種情緒日漸高漲為對天皇的效忠。1863-1868年,上台不久的明治天皇在摩薩和長州武士的幫助下,從德川幕府奪回國家的行政權力。後來25年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外交上的兩件事使這種民族情緒帶有了殖民主義成分。1874年,台灣與琉球之間的漁事爭端,日本借故支持琉球出兵。當時屬於中國一部分的琉球群島,由於內憂外患之下的清朝無能組織海上力量反抗,隻能坐視琉球被強行納入日本。1890年後的4年中,經過改革的日本,通過談判手段迫使美歐逐漸放棄了享有了近半個世紀的治外法權。如果說強占琉球隻是日本外張戰略的小試牛刀,那麽與西方列強鬥爭的勝利,讓日本的民族自信增大到足以與清朝軍隊打場硬仗了。這樣,1894年的甲午戰爭,即使沒有朝鮮內亂的誘因,也是遲早要發生的了。甲午戰爭與後麵的日英聯盟和日俄戰爭等一連串的事件,說明日本視朝鮮和中國東北為其海外原料基地是蓄謀已久的,目的是獲得當區的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