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爻文集

所有故事,千真萬確,絕無虛構,如有雷同,純屬故意,敬請各位,對號入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Weaver Creek觀三文魚

(2008-11-22 07:52:58) 下一個




老家兒總是用“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來形容少見多怪。可到了乂爻這個年代,卻是常吃豬肉少見豬跑;而乂爻在移民前更是常買三文魚油、常食三文魚生,卻未曾見三文魚貌,當然也就不知道三文魚的泳姿,更沒聽過三文魚回流了。

每年十月中旬在溫哥華都可以看到數以萬計的三文魚(又稱鮭魚)逆流而上、尋根產子、繁衍生息,這就是壯觀的三文魚回流。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大景觀,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其數量宏大、氣勢洶湧;二是場麵慘烈,回到上流的三文魚幾乎個個頭破血流、遍體鱗傷、體無完膚。

在溫哥華觀看三文魚回流的地方很多,乂爻曾經在離家不遠的北溫看過一次。今年和朋友相約到一百多公裏以外的Weaver Creek去觀賞,聽朋友介紹那裏要壯觀得多。設好GPS,從家出發上一號公路向東行駛,從92出口往Mission,約一個半小時後,就來到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Weaver Creek

據說十九世紀末,三文魚產量豐富,當時的捕鮭行業在每年10月便告於段落,對三文魚回流的影響不大,每年差不多有800萬的魚卵可供繁殖。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於鮭魚產卵河床受到洪水的侵襲破壞,使鮭魚數量銳減,為了扭轉這樣的驟減劣勢,永久解決三文魚回流的問題,BC省政府在Fraser河中修建了多條魚道,Weaver Creek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魚道的建成既打通了淤塞的河床,又消除了河中原有的急流、湍流等不利的水流條件,還可以阻擋順流而下的樹幹亂石,從而為三文魚回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政府在Weaver Creek建造了一條長大2932米的人工淺溪,溪底鋪上碎石,兩側用大石築成,用以搶救魚卵。這條1965年建成的水道使鮭魚數量上升了200倍以上,在水道中孵出的魚苗比例高達80%,是鮭魚保護相當成功的例子。

開車駛進Weaver Creek,道路右側是人工魚道,左側是一個寬闊的停車場。打開車門,一股魚腥味兒撲鼻而來,這種味道不是海邊上鮮活生物的魚腥味兒,而是菜市場裏那種半死不活充滿血腥的魚腥味兒,這股味道籠罩在Weaver Creek上空,隔著一條馬路,不用眼睛隻憑味道便能估計出魚群的規模。

從停車場橫穿馬路來到另一側,順著越來越濃的魚腥味兒前行,那迂回的河道應該進入眼簾,幾條河道平行排列,河道兩側綠樹成蔭,每到轉彎處便有一道人工河障,三文魚回流時必需溯洄湍急的河流而上,經過這樣的激烈運動後才能順利產卵,為了模擬這樣的溯流環境,設計者便在水道上建造了“魚梯”(河障),讓三文魚拾級上躍。河水順流而下,三文魚逆流而上,這些河障便是回流的看點,人們站在此處歎飄浮腐爛的烈士、惜遍體鱗傷的勇士、等一躍而起的鬥士!

乂爻則立於道旁,對準焦距,守“梯”待魚,隨時準備抓拍那激動人心的躍起瞬間。乂爻的朋友也陪在一旁,無聊地等待著,她每看到一條死相慘烈的三文魚就惋惜一陣,感歎它們有著拿雞蛋碰石頭的執著,想象著河中飄浮著一片片的sashimi。乂爻真是自歎不如,自己也隻是把這個地方想象成一個大而迴轉的魚湯池,她竟然已經在大腦中把它們片成魚生了!沒一會兒,她有了更為現實的想法,說如果在河邊架起一個個BBQ爐子,那場景定為更加壯觀:一群群的人圍在爐邊,從河中打撈上業已犧牲的鮭魚,河岸兩旁炊煙四起,歡聲笑語,前來觀賞和品嚐的人一定更為踴躍,隻有這樣才能不讓三文魚的有為之軀無為而去……在乂爻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淺溪內外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溪中魚兒歡騰跳躍,奮力登級;岸上人們熱情洋溢,大快朵頤。此情此景令乂爻忍俊不禁,端著相機的手都笑得發抖了,沒想到周圍居然還有很多人用標準的國語為此喝彩。

說來有趣,乂爻驚奇地發現前來觀賞三文魚回流的以華人為主,前前後後的幾百人中隻見到兩三個當地人。想來人家也許早就見慣不怪了,他們對三文魚的聯想速度恐怕遠不及以美食著稱的華人,對他們來講三文魚回流隻是種由政府保護兼賺旅遊者荷包的自然現象;而且大小餐館、大小超市三文魚生隨處可見、隨時可買、隨地可食,不是啥惜罕物;估計隻是對以華人為主的旅遊團和新移民才有強大的吸引力吧。

正當乂爻端著相機守株待兔時,突然一條大魚從水中一躍而起,乂爻立刻按動快門。隻可惜這條魚準頭不夠,高高躍起後沒有落入上流水域,而是重重地落到對麵岸上。此魚個大無比,長得笨頭笨腦,可身上卻完好無損,看上去力大無窮。一般的三文魚遊到些處已是精疲力盡、有氣無力、體無完膚,徘徊許久才鼓足力氣試跳,往往試跳多次也不能成功,而這條魚落到岸邊塞還搖頭晃腦、異常活躍。眾人隔岸觀火,加油叫好,希望它能順利回到水裏。可這條笨魚幾經努力還是在岸上轉悠,也許離水時間太長,漸漸奄奄一息了。由此可見,三文魚不都是奮鬥至死,也有意外傷亡。不一會兒,更有好事者不惜路途曲折要去救魚。前兩撥救魚者一左行一右行,由於河道設計成迂回П_П_П型,他們沒搞清路況,搶救行動以從隔左岩觀火變成隔右岸觀火而宣告失敗。到了第三撥救魚者直接跑到進口處才最終繞到大魚跟前。兩人卯足力氣才將大魚抬回水中,對岸這些看熱鬧的人全都激動地鼓起掌來,兩人也英雄般地向眾人揮揮手。乂爻雖不是見死不救的人,但覺得這還是人為地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破壞了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人還是要尊重自然界,不必人為保護或人為捕殺。

待乂爻抓拍到三文魚躍起的瞬間,就接著順流而下,沒想到越往下走魚群越多,它們跳躍的頻率和高度都是上流少見的。乂爻也沒客氣,沏哩哢嚓、砍瓜切菜般照了百餘張。看過這麽大規模的三文魚回流後,想起以前在北溫的小景點似乎太小兒科了,就象是在地溝裏看回流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有人感歎三文魚的一生是悲壯的一生,有人看過回流之後就再也不想食三文魚生了,其實所有的生物在自然界裏都有它的分工,不必悲觀、不必同情、不必憐香惜玉。乂爻看完三文魚回流後,每當再吃三文魚刺身時,味蕾更是久久地回味在這生存了五千萬年的物種裏。


身體血紅的三文魚含有毒素,不能食用


大多數魚都奄奄一息。部分魚背上還貼有標簽。


聰明的海鷗,守株待魚、挑肥揀瘦。


淺溪、魚道、河障、魚梯、魚躍


魚躍


魚躍


魚躍


魚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