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30)
2007 (77)
2008 (68)
上周因為過度的網球晨練,讓乂爻疲憊到不能行動,更不能思考,於家中閑極無事,正好到女兒的學校去聽了一堂課《如何協助子女踏上成功之路》的講座。
走進講座教室,先是每人發了一個講座提綱,乂爻粗粗一看便覺得是個很好的題材。它首先提出要孩子在智能、體能、情感、人際關係、神經等方麵均衡發展,這比乂爻小時候學校所提出的“德、智、體”更全麵、更係統;其次指出要提高孩子的逆境智商和創作智商,這兩點很是讓乂爻欣賞,因為從小長大自己的逆境商數是在一次次的碰壁後增加的、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後領悟的,是被動地學習與接受,而培養逆境智商對於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尤顯重要,說到創作智商也許是中國的傳統教育壓抑了小孩子的創作靈感,在體製上就根本沒有培養創作智商的環境,所以這一點也令人覺得又新鮮又陌生;還有就是培養小孩子的情緒智商,讓他們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適當控製和舒緩壓力、懂得愛護、珍惜和關懷別人,同時還要讓孩子有變通的能力、觀察的能力、緊張時保護鎮定的能力…… 總之,乂爻覺得這將是一次有意義的講座。
講演者先從什麽是成功入手,再解釋IQ(Intelligence Quotient)、EQ(Emotional Quotient)、BI(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AQ(Adversity Quotient)、CQ(Creativity Quotient)這些抽象字母的定義與內容,最後講到怎樣協助孩子均衡發展直至成功。講述的思路是沒錯的,但她照本宣科沒有實例佐證,加上語言枯燥不具感染力,就連她的穿著打扮也是不西不中不男不女,讓乂爻感到乏味。一個講演者如果不能在講演的內容上令聽眾的腦筋得到享受、產生共鳴,也應該在語言上講究些技巧,讓聽眾的耳朵得到適當的享受,萬一這兩點都做不到,最起碼也要想想從服飾上怎樣讓聽眾的眼睛舒服一些吧…… 一個糟糕的、完全不具個人魅力的講演者就是這樣把一個非常出色的題材生生給糟蹋了。
乂爻是以虛心學習的態度去聽課的,外加身體疲憊的原因沒有力氣深入思考她講的每個細節,但還是輕易地發現了她明顯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她講到培養逆境商數時,說要讓小孩子麵對現實,也就是接受批評、接受挫折、接受失敗,而在講到培養創作智商時又說要鼓勵創意首先就要禁止批評,乂爻就此向講演者提問。她先是一愣,大誇乂爻聰明,然後很牽強地東拉西扯,答非所問,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根本沒有一個講演者該有的應變能力,更加令乂爻失望。
乂爻一直覺得但凡能侃的人都是肚子裏有點兒水兒、有點兒“貨”的人,如果沒有強大的知識背景、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曆、沒有敏捷的思維,就沒人過人的自信和底蘊,也侃不出令人信服的氣勢與氣魄;乂爻也佩服天生能侃的人,那需要或學富五車博覽群書、或走南闖北經曆非凡、或能言善道才思敏捷,方可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妙語連珠…… 乂爻從她的講演中沒有感覺到激情與活力,隻感覺她空有理論、缺少實踐,而這些理論也因為機械地堆砌而顯得空洞,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有真正深入去研究和思考過,又怎麽能說服別人,令別人信服呢?!
關於批評和表揚,乂爻認為不要用書本上所列的“禁止批評”和“禁止表揚”的條條框框刻意地來提高孩子的創作智商和逆境智商,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要有一些中庸的思想,懂得拿捏有度、收放自如,過度的批評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過多的表揚會令孩子因自負而經不起小小的風雨,怎樣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將兩者運用得當,讓孩子在表揚與批評的夾縫中成長才是最為關鍵的,其實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乂爻。
周末帶著女兒Coco去老師家學琴,當一段樂曲很流暢地從指尖與琴鍵上奏出時,L老師對女兒大加讚揚,Coco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表揚讚得滿眼放光、興奮異常。此時的乂爻仿佛突然找到批評與讚揚的平衡點了。在家裏,乂爻總是以批評為主,嚴厲地打擊孩子的自滿心,讓她總有挫敗感;而在學校,做為老師要有“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意識,要大力地讚揚和鼓勵他們,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麵,如果讚揚總是來是家長,孩子就會有被寵壞的趨勢,如果批評來自家長,有親情的成分在內的批評孩子也易於接受;反之,如果讚揚來自外人,孩子會感到被人承認的喜悅,可以進一步增強自信心,倘若批評來自外人尤其是老師,即使用與家人同樣的語言和語氣,對孩子內心產生的衝擊會更深刻,甚至影響一生。所以,對於家長不能溺愛孩子,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缺點,及時提出批評;要給予孩子適當的讚揚,把更多需要誇獎的功課留給老師;對於老師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要有足夠的愛心與耐心,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有著玻璃心的孩子,小心嗬護。乂爻覺得這才應該是最出色的解決方法。
如果沒有那場不精彩的講演,乂爻也許還沒有這樣去積極思考和正視這個問題,那麽是不是一個優秀的題目+一個糟糕的講演人=探究答案的好奇心+一個更大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