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30)
2007 (77)
2008 (68)
乂爻大婚十周年(tin wedding)那天,除了幹了件不著四六的事以外,還看了一場(不著四六的)電影《色戒》。最初隻是想全家出去吃頓飯,不為慶祝什麽,隻為少做一天的煮婦。還是朋友提議幫乂爻做baby sitter,讓乂爻享受一下久違的二人世界。燭光晚餐是來不及訂了,天又下著雨,想來想去把目光盯在了近期炒得沸沸揚揚的《色戒》上。
雖說乂爻也是有點文化的人,可對張愛玲頗不感冒,以前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湊著熱鬧讀過她的小說,附庸風雅了半天,實在是讀不進去。在乂爻的腦海裏,張愛玲是一個很小資很小資的庸懶女人,她仿佛一直生活在陰雨綿綿的天氣裏,整天身著精致旗袍,懶懶地倦在沙發裏,手捧一本黃黃的有黴味的書,不經意地讀著,對自己周圍的事物充滿了不屑,庸懶到多說一個字都煩,清高到不屑與任何人為伍,也許是因為被人辜負過,就自以為把世界看透了,沒事兒順手劃拉幾筆,把自己並不陽光的人生觀展現出來,而且還是一副愛理不理、愛看不看的架式。
為了顯得自己不太孤陋寡聞、不太沒有文化,還是勉強google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色戒》,花了半個小時,匆匆讀了一遍這2000字的作品----居然沒懂,此時的乂爻也學了把張愛玲,沒懂就沒懂,懶得細看,也懶得懂;那張愛玲好象故意用了30年的時間改來改去(50年寫完,83年發表),最後改到隻有自己才明白是怎麽回事,如果任何人想對《色戒》提什麽疑問,張口之前就仿佛看到張愛玲微微側過頭去,心說:懶得回答,煩。
驅車來到downtown,買完票進了放映廳,放眼望去幾乎全是華人,鬼佬不多,小貓三兩隻。影片裏的語言還是蠻多元的,包含了漢語中的幾大語係,普通話、上海話、廣東話、四川話,就算你是地道的中國人,也不一定全能聽懂;裏麵還有英語、日語、印度語,相信在溫哥華這個地方,就算不是中國人,《色戒》的台詞也可以聽懂一兩句。
看完電影,覺得這李安很是了得,不僅讀懂了張愛玲,更加充實了張愛玲,豐富了張愛玲,不愧是大導演。一篇2000字的小說,愣是讓他折騰了兩個半小時還多。張愛玲的一句話、幾個字,就能被李安演繹出N多分鍾的情節;張愛玲懶得寫的、懶得說的,李安卻不厭其煩地替她說、替她詮釋;張愛玲清高,她要講的故事是要與她同等level的人才可以明白的,李安執著,他要讓所有level的人明白什麽是色、什麽是戒。
回家後又重讀了一遍小說,才恍然大悟張愛玲的故事,才恍然大悟李安沒有演義、僅有直意。(如果張愛玲的作品,全需要象李安這樣的人去解釋,可真夠累的。)翻來覆去才理解到李大導演的種種用意,畢竟一般的電影兩個小時是演十幾萬字或是幾十萬字的東西,而李安要把這兩千字的每一個字都搞得清楚明白。
不說李安了,說說其他人吧。男主角梁朝偉,不折不扣的演技派,而且已經爐火純青,不愧是影帝,甚至連三級都演得非常精彩!(看過之後就更能理解劉家玲為什麽要跟他急了,都演成那樣兒了,不急才怪呢!)女主角湯唯,不好看,很不好看,就算是以三十年代的審美標準也不好看,而且那妝化得很怪,佩服她第一次上鏡就上上下下、前前後後、裏裏外外的大露特露,勇氣可佳,隻是未知以後的星路如何。還有陳衝,可能是坐得位置離屏幕太近的緣故,隻能用兩個字----老了!演得也算出彩,隻是總覺得與梁朝偉配不到一起,也許李安隻是把握了各個角色的精彩,而忽略了整體上的效果。
聽《鳳凰衛視》說《色戒》在國內放映時會刪掉8分鍾的床上戲,希望被刪剪的部分不會影響電影的完整性,因為李安曾經說這段戲可以幫助大家理解人物的心路曆程。國內的朋友也問乂爻此片值不值得看,看來大家繼《無極》和《黃金甲》之後,對大牌導演的作品已經失去了信心?答曰:就算它不好看,至少你還欣賞了一場三級片,可這電影到了我們這兒,我連三級都看不到,再沒什麽意思,不是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