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爻文集

所有故事,千真萬確,絕無虛構,如有雷同,純屬故意,敬請各位,對號入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偶像係列(三)

(2006-08-03 19:52:06) 下一個

女兒出生前,我們並不知道它的性別,所以也就沒有準備名字,在她出生後的幾小時裏,並沒苦思瞑想,因為CHANEL的一款香水,成就了她現在的名字--COCO。

隨著我們搬家、COCO上學,漸漸地,她的朋友多了起來,認識她的人也多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她的名字好聽、好記、簡單、上口,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初次相識的人當中,她還沒來得及記住別人的名字,她已經被大家所熟悉。尤其是到了學校之後,每個同學都是在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之前,就已經會寫COCO的名字了,畢竟才有兩個字母,而這兩個字母都隻有一畫,唯一的區別無非是封口的圓圈和不封口的圓圈(以至於我至今想不出一個比這個名字更簡單的名字了,也許隻有乂爻才能和她拚一下)。

在COCO有自己的朋友圈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我們的社交圈子裏,在這個圈子裏,她有她的名字,我有我的名字,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語。後來,隨著她的成長,COCO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交圈,在她的圈子裏,她有她的名字,我名字被我的職業替代“媽媽”,而在我的主語名字前,被冠以COCO的定語,不僅是我,全家人的姓名都被帶有COCO的定語所取代,COCO姥姥、COCO奶奶、COCO姥爺、COCO爺爺、COCO爸爸、COCO弟弟,我們的家也被稱作COCO家。從此,我們都生活在她的華蓋之下,沒有自我,隻有她我。

在COCO的社交圈子裏,不僅有同齡的小朋友,也有高年級的同學和同一小區裏的鄰居,她的朋友中包括各種膚色的人種,各種顏色的頭發和眼睛,而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除了英語之外,至少還會另一種語言,就象她自己,除了英語外,還說漢語和少量的法語、西班牙語,每當我看到她的無障礙交流時,總是驚詫她的語言頻道無誤地轉換。

每天放學,隻要是天氣狀況允許,我總是帶她到遊樂場玩上一會兒,給她一個交流的機會。在遊樂場裏,是幾群年齡不同的孩子,COCO和每個人都混得很熟,甚至連每個家長都認識。她可以協調不同孩子之間的問題,有時還幫助不同語言的家長交流,她的社交能力有目共睹。每個小朋友回家前,都會對著她大喊:BYE,COCO! SEE YOU TOMORROW! 或者無奈地說:I HAVE TO GO, SEE YA, COCO! 經常是我們在逛街時,常常有我不認識的陌生人同COCO打招呼,他們相互稱呼著名字,象是老朋友一樣。有時候,我甚至懷疑自己真的是她的附屬品,生活在她的光環之下。有一點可以肯定:溫哥華,是COCO的城市,是她的溫哥華。

回到北京,COCO進了幼兒園,一切對她來講都是全新的,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語言環境,新的城市,新的家。新的東西對於COCO來講根本就不是問題,她仍然是COCO,我仍然被定語成COCO的媽媽。一天,接她放學,COCO講起在學校有人指著她問老師:這是COCO吧?她奇怪為什麽有人認識她。我問:那人你見過嗎?她搖搖頭。我問:是學校的老師嗎?她搖搖頭。我問:是小朋友的家長嗎?她再次搖頭。我問:是咱們院裏的人嗎?她還是搖頭。我說:那她為什麽認識你?!COCO得意地說:因為我是名人唄!

聽了她的話,我才意識到,她是我們家的名人,是學校的名人,是小區的名人,是溫哥華的名人,是北京城的名人,是我心裏的名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KXY 回複 悄悄話 你是一個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你的文字也可以給人以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