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評:小城之春(1948)

(2007-04-03 17:55:39) 下一個
小城之春

春天的太陽,在城頭的廢墟無言地燦爛著;春天的風,催著四野的雜草切切地起舞;斷壁殘垣的小城,不甘心卻又沒奈何地掩沒在荒蕪中。放眼望去,一半兒是生命與希望,一半兒是枯朽與死寂。玉紋的心也是這般。禮言,她匆匆嫁給的丈夫,在疾病憂鬱中,一半兒屬與這個世界,一半兒不屬於這個世界。玉紋每天盼著的,是買菜回家,沿著城牆的廢墟逡巡的那一段路。有一絲春風在身邊拂蕩,有一抹春光在眼角晃動,便知道自己還活著。回到家,便墮入了另一個世界,灰暗、陰鬱、重複、無望、死寂。

這是抗戰剛結束,內戰剛開始的日子,這世界一半兒彌漫著希望,一半兒沉陷於惶惑。不過,希望到底來了,來的是禮言的舊友,誌忱。他與禮言本來是同根一般的兄弟,現在兩人卻結出南桔北枳不同的果子來。他隨著抗戰輾轉,染些風霜,卻沒有放棄理想,更多了幾分堅毅。看見他,禮言也多了幾分生氣,邀他一同小住幾日。看見他,玉紋的心中,更是激起陣陣漣漪。他,本是她少年的情郎,一場被抗戰夭折的戀情,一個本以為今世再也無緣的冤家,他,怎麽竟然是自己這陌生的丈夫的舊友?

玉紋的心,一半兒是古舊的世界,一半兒是活潑的情愫;一半兒是非禮勿言,一半兒是熱忱高歌;一半兒亮堂著,一半兒灰暗著。小小的宅院裏,她與誌忱有意無意地常常碰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些子話;一會子理智,一會子又抓狂,一會子如火焰般灼人,一會子又如冰雪般冷漠,一會子近在咫尺,一會子又遠如天涯。

《小城之春》是費穆1948年拍的電影,韋偉扮演玉紋。這片子一半兒是電影,一半兒是話劇,一半兒精妙絕倫,一半兒又笨拙可笑。其中精妙之處,留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影像,它表現的人物和時代,在中國社會的曆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契機。那是中國曆史長河中瞬息即逝的一個轉折口,一個活脫脫的中國女子,在那樣一個時代,她的悲歡離合,是一個古老的故事的一個最獨特的演繹。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有一些離,終必再合;有一些離,卻是永恒;更有一些離,既使再合,但已不能重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