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土豆炒櫻花,胡辣評天籟

(2007-04-12 10:31:49) 下一個

我評詩的原則是雞蛋裏麵挑骨頭,也不介意別人挑我的骨頭。

我的批評來了:

 

文勖

燦若雲霞貌,爭妍在暮春。
未攜魂醉去,卻競化香塵。

 

點評:以雲霞比櫻花是貼切的,“燦若雲霞”稍嫌口語化,“貌”字幾乎是多餘的。“未”是很恰當的結束法,但“未攜魂醉去”有點費解,魂醉是醉魂倒裝?如果是說花魂攜醉去,聽上去很漂亮,但不太明了是怎麽回事。“香塵”不錯,長得漂亮就是討好啊,出汗叫香汗,化塵曰香塵。

 

秋菱

顏如桃李杏,何故獨邀春?
試叫花期短,車龍頓卷塵。

 

點評:“顏如桃李”稍嫌口語化。不大明白跟”何故獨邀春”是什麽關係。“何故獨邀春”有意思,但後麵兩句好像隻是把“獨邀春”再闡釋了一下,對“何故”的回應不是很夠。“試叫” 好像有“膽敢叫”的意思,放在這裏有點突兀。

 

大金

樹醒千雙眼,貪看幾日春。
受誇猜己貌,覓鏡墜風塵。

 

點評:一看就是男生的詩,頗有輕佻之意,意思詼諧,後麵兩句有點巧思,表達上稍微笨拙一點,好幾個動作、心理濃縮在兩句五言中,有點太局促,但還笨拙得好玩。

 

一書生

瀛洲誇美麗,隻在晚霞春.  
三日浮華夢,階前已落塵

 

點評:以晚霞借代櫻花不錯,“誇”美麗是不是太豪放了點不太涵養,好像看櫻花的人不是這個心態。後兩句的警醒之意是好的,但前兩句鬆弛了點,景和情不夠豐富,第三句的“浮華”便沒有依托,後麵兩句的警醒之力便不夠。

 

皋生

瀛洲櫻樹下,聚賞晚霞春。
欲醉浮華夢,奈何已墜塵。

點評:看來這是“一書生”以不同ID發的另一個版本,改得好些,“欲醉”、“奈何”有了呼應,“欲醉浮華夢”比“三日浮華夢”就要多一些感情在裏麵,“三日”好像說短又不是太短,不是特別能突出浮生如夢的意思,要硬寫“一日”又不合事實。這一首前兩句本身還挺順的,但是在寫賞櫻花的人,後麵第三句讓讀者產生誤解,以為繼續在寫賞花人,直到第四句不明白賞花人為什麽會墜塵,回過來才明白第三句已經轉寫櫻花了。前麵兩句仍然沒有為“浮華”作有力的鋪墊。

 

收悉

風滿餘香盡,心隨粉舞春。
伊人欣莫賞,各有際塵塵。

 

點評:音節不夠響亮,太多sshxch的音湊在一起。“風滿餘香盡”不錯但櫻花香嗎?“粉”在這裏作何解?“欣莫賞”有點生造,為了湊音節而拆詞,“際塵塵”好像也不太明白。這算是,嗯,叫做意識流吧。

 

雨清

瞬息飄將去, 霓裳未占春.
但求花落處, 從此惜微塵.

 

點評:雨清的格律音調一向是很講究的,寫絕句也不例外。全篇質樸無華,這是雨清不時在嚐試的風格,是自我突破的嚐試。一首詩隻寫一個將落未落的瞬間,很適合絕句的體裁。無可奈何花落去是常見的主題,這首詩卻試圖返璞歸真,不為己憐,而為塵惜。隻是花憐塵到底牽強。塵飛來飛去無家無底,但到底是質樸恒久的,何需花憐?花憐塵乎?塵憐花乎?可能是主題沒有寫透,質樸便顯得隨便。

 

SpicyPotato

花映寒食暮,雲開旭日春
飄然和露去,寧不戀風塵

 

點評:雲這裏寫雲也寫花,旭日出來,雲也開,如雲的花也開。先寫暮景,後寫晨景不是很順,先晨後暮然後落花流水好像更合適。“和露去”不是很清楚,我是想說落花流水去,沒想好更好的表達,不想說“落水去”“流水去”。可以改改,也未必更好:

 

花起寒食暮,雲開旭日春
今宵和露去,投水辭風塵

 

竹影敲窗

簇簇團團至,朝夕搶仲春
不貪榮與貴,和醉拒俗塵

點評:簇簇團團很喜慶很俗豔但寫櫻花倒是很應景,整詩風格統一,格律也齊。本來第一句是“簇簇團團景”,後來改成“簇簇團團至”,“至”與“搶”有呼應,但跟在“簇簇”後麵讀著不順,chzh的下聲湊在一起比較拗口。不明白“和醉拒俗塵”在櫻花是怎麽回事,花到底落了沒有啊?落花如何拒俗塵呢?又不想貪榮與貴,又想拒俗塵,那可是兩頭不討好的事,清修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來的,看來也隻有在醉中自我安慰一下了。

 

夢雲隨風

風舞櫻飛雪,薄紅隻戀春
葬花人已去,香魄灑凡塵

點評:舞和飛有動感,雪和紅有顏色,戀春寫飄飄灑灑的落英的心情很形象,花之戀春反襯出落花之無助。整篇隻有“戀”一字是直抒心意,但把整篇都帶活了,前麵鋪墊得好,後麵回應得也好。花雖戀春,人世卻無情,連惜花憐花的葬花人都已去了,冷清啊冷清。“凡塵”二字平凡得正好。“風舞”、“薄紅”、“葬花”稍嫌太常用,但用得正好。跟雨清的比,這首表達的感情意境比較常見,但因此也把握得比較好。

 

楚心

雨後綠添雪,風前花點春
香風冷雨後,笑麵歸泥塵

 

點評:風、花、雪、雨,離風花雪月就差一個字,短短五絕竟然能麵麵俱到,其中風和雨還重複了兩遍。這四個字就占了全詩的30%,是不是太多了點。“花點春”還不錯。

是有緣

千株五瓣粉,萬朵一點春。
芳盡花滿地,共香落凡塵。

 

點評:太多仄音,讀著鏗鏘有力,怪怪的,象“五瓣粉”、“萬朵一點春”,格律可以不必強求,但上口為佳。“五瓣粉”、“共香”不知道為什麽有點生造詞的感覺。缺乏感情,“一點春”、“芳盡”、“花滿地”、“落凡塵”都是很中性化的敘述,不矯情也是很好的意境但沒有寫透。已經花滿地了,再寫落凡塵是在回述,不太自然。同是“凡塵”,在夢雲的詩中我就覺得用的絕妙,這裏我便覺得沒有意思,哎,詩這東西,你叫我怎麽說呢?

 

 

心蓮

粉如嬰孩臉,燦若少女唇。
片片是春心,追夢落紅塵。

 

點評:用語象兒歌,蕩漾著春情。把原詩的韻腳的字也改了,好像不必,“燦若少女春”也講得過去,“片片是春心”改改就不重複春字了,比如“片片紅唇情”。這花是追著落紅塵,無拘無束,是現代人、年輕人的心情。“追夢”“紅塵”是受流行詩歌、歌曲的影響。

 

總評:花有三種,大部份是美花好花,也有自墜風塵的賤花壞花,還有好壞不明朗主要是孤傲的“何故獨邀春”的花。春有兩種寫法,一是花與春共美、花是春的一部份,“晚霞春”等,一種是花是獨立於春之外的,所以有花邀春、花占春之說。塵更有多種,有好的,如“香塵”,有不好的,如“風塵”,有好壞不明朗主要是可憐的,如“微塵”,也有不好不壞的,如“車龍卷塵”“階前落塵”,也有比較神秘的,就是“際塵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