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那些黑暗中能點亮人的靈魂的電影

總有一些理由讓人愛這個世界和愛活著,電影算是一個。看電影是我的大樂趣,也是我了解人的通道。
正文

《如果愛》:形式背後的文化

(2006-02-03 17:22:45) 下一個
看了《如果 愛》這部模仿了《紅磨房》和《劇院魅影》好萊塢歌舞片的中國電影,明星很好看,周迅、金城武、張學友,視覺也很漂亮,很多場景的設計很有歐洲電影的風味。影片的故事層和表演都很吸引人,但問題是那些歌舞場麵是那麽別扭,中國人穿小醜的衣服表現鬼魅和內心的魔鬼是那麽牽強生澀,昨晚睡著以後不知為什麽突然想到中國藝術的總體風格是象征,手段也是和象征有關的,詩是象征的,借物喻人、抒情或表達哲理,是那種從具體的形象到抽象而不可方物之物的創造和想象,戲曲也是象征的,對人物的造型那種抽象的概括提煉,簡單而深刻的藝術手法,都是象征性的,這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比如中國人重視對世界是體驗而不是知性,是由感性出發而回到更高級的感性的過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與外物的映照中產生的藝術經驗。西方藝術傳統是很重視客觀的模仿和主觀的表現,這兩種不同的藝術方法在西方藝術作品中一直並存。我總是在看歐洲電影,比如象《紅色沙漠》這樣的片子時產生非常強烈的困惑,就是一些他們文化環境中的符號是多麽難以讀解,在表現和真實之間的關係如此把握不定。就象歐洲既有寫實的古典主義畫派,又有後期印象派、立體畫派,那麽抽象的形象。從電影上看,法國電影《工廠大門》是對現實純粹的紀錄,很多年下來就有紀實美學影響的電影,而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也由來已久,那種完全抽離了現實情境而又以感性的方式編排的場景有點象中國京劇的某些表現法,不同在於,中國京劇是以倫理道德為基礎,教化為訴求,在表演上的程式化形成了一套具體而微的象征表意係統,但表現主義藝術在本質上是個體化而非體製化的,那些符號充滿了不確定性,並不是中國人的審美方式。所以在看《如果愛》時,有一種梗塞感,那種審美總是不流暢,每當在歌舞段落時,這種感覺就會出現,那些寫意的場麵,誇張的人物,如格言和讖語般的唱詞,都與它的故事情境的趣味相衝突,當張學友在劇院沉思後開口歌唱時,我覺得那是《劇院魅影》的場景,那樣的文化間離感讓人在故事中進進出出,不能浸染其中,即使我也承認那是很好的音樂和很精彩的調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iaoPingZer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覺得PERHAPS LOVE 這部電影根本看不下去. 覺得缺少原創精神,演員演的太假的感覺. 喜歡看你的評論,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好看的自己還沒有看過的好片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