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那些黑暗中能點亮人的靈魂的電影

總有一些理由讓人愛這個世界和愛活著,電影算是一個。看電影是我的大樂趣,也是我了解人的通道。
正文

回國感受

(2006-02-18 16:38:02) 下一個

      在國內住了兩個多月,回到紐約就是從一個混亂、無序的世界到了文明世界,美國真是發達國家,理想的人類居住地。這麽說是不是太崇洋媚外了。感受就是這樣。最明顯的是大家都排隊了,不是岌岌可危地擔心被人擠來擠去,不用擔心如果自己太謙讓就永遠也輪不上;還有就是人與人有距離了,不是總被靠得那麽近而擔心自己的包被偷,還有就是別人會謙讓自己,進門出門時別人都會讓,不象國內,生怕出不去地去搶,無論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一樣地,這個國家的人都是急性子,而且毫不顧及別人的利益。所以剛剛有人在進電梯時讓我先進時真有點不習慣。還有這裏的人會說對不起和謝謝,哪怕是在地鐵裏,別人稍微碰了你的手一下都會說sorry,哪怕是別人出門你進門給他閃了一下路,他也說謝謝;在餐館買早點,付錢的時候都會對我說謝謝,哪怕是一塊錢的油條,雖然這是職業性的習慣,但讓人登時挺受用,這都不是什麽特別的例子,而是每天在這個國家發生。在我們國家我們買了100多萬的房子都沒誰跟我們說謝謝,收錢的會計還一臉不高興,因為耽誤了她下班的時間。 在美國上洗手間也舒服很多,因為幹淨,馬桶周圍沒有國內的那種汙漬,沒人會占在馬桶上,也沒人會上完廁所不衝水,因為有自動衝水裝置,昨天在係裏用洗手間是回來後第一次進公共衛生間,頓時有那種做文明人的感受。因為國內的洗手間是那麽髒,即使是很堂皇的餐館的洗手間,還是一進去就一股難聞的味道,中國人為什麽那麽能將就呢,為什麽那麽愛隨地吐痰,其實把痰吐在馬桶裏並不多費勁,也要吐在外邊讓別人不愉快,為什麽不喜歡上完後衝水呢,那是多容易做到的事,我始終不能理解這些文明的習慣為什麽如此難以養成。

   昨天去了紐約大學圖書館,讓我聯想起在國內一次去國家圖書館查資料的經曆。作為中國最大資料最豐富曆史最悠久的圖書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層層關卡和製造的各種不方便。首先不能帶包進入,要花五毛錢在門口存包,存包處在館外的長條屋子,門口牌子豁然告知包內不能放貴重物品和現金否則丟失概不負責,我不得不把錢包、手機和一瓶水放在隨身口袋裏;然後辦卡,這裏辦卡有不同的種類,每種又有繁瑣的條文,收取的費用也不同,我沒有耐心細讀,隻大概看了一下,大意是研究生以上學曆的人能辦更高級的卡,這個製度可能是基於學曆高素質也高,就不會幹偷書的事,所以能看更寶貴的館藏書,這實在是沒有太多道理的規定,如果在美國一定會有人認為這項製度歧視學曆低的人為理由而大打官司。平等是民主的基本線,侵犯平等權力就是破壞民主,在美國會上升到一個政治問題。辦了一張最普通的卡,通過了門口查包的關卡,終於進入了國圖的“聖殿”,奇怪的是我茫然不知所措,該往那裏去呢,進了電梯該上幾樓呢,我知道我要查的書卻不知道怎樣得到它,在盲打誤撞中摸到了一間閱覽室,先填好索書條,每一項都必須仔細填寫,交給工作人員,那人隻看了開頭號碼就說不在這裏,我說那為什麽這間屋子裏的書目索引上有,她說搬到別的地方去了,好像所問非所答,但她也不會在多說什麽了。我隻好去她說的那間“海外特藏”,隔著那樣式古老的櫃台問我怎麽才能借這本書,一個老太太從眼睛後看我,預約了嗎?沒有。為什麽不預約?我第一次來,不知道這些規矩。那在那台電腦上預約吧。謝謝。那是台386的老電腦,登錄的速度要等20秒左右,讓我幾次疑心它死機了,很久沒有用過這麽慢的電腦了,想不到堂堂國家圖書館還這麽湊合。預約好了,要等20分鍾,我就到期刊閱覽室看雜誌,這個閱覽室還能看到國外雜誌,雖然都是過期的,但也屬難得了,選了一本坐下看,邊看邊喝了口水,沒想到傳來一聲刺耳驚叫,小姐,把水放架子上去,原來在說我,是不讓帶水進來嗎,那也犯不著那麽緊張啊,好像發現恐怖分子似的,我懵懂著走近管理員說的那個架子,那裏零星放了幾個水杯,我放了後悻悻地看了那人,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公共機構成了管人的權力機構,對人有如此多的限製,圖書館不能帶水倒是有合理的一麵,即使我不滿意她的態度,但我覺得最不合理的是為什麽不能開架借書,是不是因為人的素質太差而不得已為之還是有太多的閑散勞動力要解決,實際上這是多麽沒有效率的事,一大堆人在大廳裏等著叫號拿他們要借的書,一堆人在裏麵忙活著找書,何必如此呢?在紐約大學的圖書館,信息是公開的,什麽時候開館和放假閉館都有專門的傳單供人取閱,而借書的指導也同樣,大廳裏有40台電腦可以上網,學生可在此查書,所有的書目都可以在電腦上搜索到,記下號碼,到相應的樓層和書架去找就可以了,不必麻煩別人,如果不清楚這個程序,有服務人員告訴你;如果你要找篇文章,那找到相應的期刊號就能在網上下載全文。在地下還有專門的學生休息廳,讓那些學累了需要吃點東西聊聊天的學生不必離開圖書館;地下二層還有資料查詢庫,是輔助教學用的,隻要在電腦輸入你上課的老師的名字,就會出來他上課需要的讀物,記下號碼,交給服務人員,會給你找出來,但借出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因為別人也要看,這兩個小時是給你瀏覽和複印的,這非常方便學生自學,老師也因此省了很多課上的時間。除了這個資料庫,這裏的書都是開架,你可以自由地看自由地選,(沒有那個該死的代書板,沒有人老是防賊一樣地嗬斥:用代書板!)自由地借,每個人借書的數量也沒有限製,借100本都沒人說不字,在我北京的學校我作為老師最多能借10本,而本科生最多5本。在這裏,如果有些文章需要複印,圖書館到處都是自動投幣的複印機,你不需要填索書條,然後交上20塊押金和圖書證,驗明正身,也沒有一次隻能帶出一本的限製,隨便你想印多少,都是自己的事。我從沒有用過比紐約大學更方便的圖書館了,我經常想這個圖書館的設計就是想讓孩子好好學吧,沒什麽是你想學而得不到的。在國內用圖書館讓人痛得壓根疼,為什麽一切都不是為了讓人方便,而是象警察一樣地管人呢,難道真是國人的素質差,就需要這樣管著,而在其他公共場所如地鐵、火車站、電影院、機場海關、公共廁所,沒有那麽多勞動力來維持秩序,讓大家自覺排隊,以便少出現混亂。在對人性善惡的判斷中,圖書館的管理人員集中想到了人性的最惡麵來製定規則,而很多機構又忽略放任了人性惡所帶來的必然後果,我想這是因為人們對“混亂”的傷害遠遠不敵如圖書這類實物的損失來得痛徹,換句話說,中國人普遍地對“混亂無序”,對它背後所隱藏的效率低下帶來的損失不以為然。另一方麵,圖書館的問題是技術和管理水平引起的低效率,因為我並不認為現行的借書還書製度能真正避免多少損失,人的素質也不因此而律己文明,恰好相反地文明的人也不以為自己文明了,不文明的人依然有辦法不文明。如果所有的書都有條碼,沒人能帶出館,如果到處都有投幣複印機,就不需要那麽多多餘的勞動力,如果到處都是監視錄像設備,沒人敢把書怎麽樣,製度應該給好人提供方便而不是好人壞人一起管著,那誰還願意做好人呢?

    昨天晚上上Richard 的電影理論課,他是個冷幽默的英國人,一口倫敦腔,學問自不必說,能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解釋得生動而深刻,能做到這一點,非若幹年修煉苦學加上過人天賦辦不到,昨天是第一次課主要說說上課的規矩,所用的教材和資料什麽的,他拿出厚厚一疊的複印資料,說這是課外讀物,征求誌願者給大家複印,他(她)就可以免費得到這套資料,有學生說,老師你可以放到複印中心,告訴他們複印多少份就可以。Richard說,我放那了,他們會說我正在committing a crime因為那樣就是老師通過上課的特權使得複印中心受益,難免說不清楚,所以必須要學生自己去印。這真讓我很有感想,我們學校的教授上課動輒讓學生到指定售書點買自己80塊一本的磚頭厚的書,沒人能把他怎麽樣,至多說他人品不好,而在美國,雖然Richard有點言重了,不過如果他放在複印中心讓學生付錢去取,學生確實投訴他從中受益,學校會有人為此調查此事,雖說不是大事,但誰也不願意惹麻煩啊。製度就是這樣,它主要目的不是懲罰人,而是威懾人,所以製度有威懾力就必須有人認真執行它,美國就是這麽個有法必依的社會,好人能過得安穩,想犯錯誤的人也不敢輕易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