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航油因為賣空石油期貨和做多期權虧損了5億多美元。中航油事件究竟

(2006-08-10 18:24:20) 下一個
 兵敗始末

  中航油參與石油期貨期權的交易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那時油價波動上漲,中航油初戰告捷,2003年盈利580萬美元。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在油價漲到30元(指美元,後麵相同)以上開始做空,以後越虧加倉越大,最後做空石油5200萬桶,在油價50元以上被迫強行平倉,合計虧損約5.5億美元。

  紐約輕原油市場是石油期貨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其交割的石油標準有所不同,所以叫輕原油。其價格稍高。該市場成交量超過倫敦石油期貨市場的兩倍,一個月份的期貨合同總持倉量達到十幾億桶。所以該市場是石油交易主戰場。中航油參與交易的是倫敦石油期貨市場和場外衍生交易市場。這些市場油價走勢是類似的。  

  回顧石油行情曆史,可見影響油價最重要的幾個因素是:產量,需求,戰爭,貨幣貶值——特別是美元貶值,因為國際上的石油交易以美元標價。而戰爭的主要因素也是來自石油資源和運輸通道的爭奪。比如不久前的伊拉克戰爭和70年代的第二次中東戰爭(爭奪蘇伊士運河控製權)。

  石油期權的風險和魅力

  中航油做空石油,石油期權的魅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據分析,中航油做空石油,小部分是通過倫敦石油期貨市場交易的,大部分是通過櫃台期權市場交易的。中航油追債者中有高盛商品部(J.Aron公司)、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巴克萊資本、倫敦標準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富通銀行和麥格理銀行等。其中前三家就是類似於破產的安然公司那樣的中間商或做市商。高盛的中文網站介紹說:高盛是場外交易市場的造市機構,是能源風險管理領域公認的行業領導,協助大量的客戶全麵管理與能源相關聯的風險。

  石油期權在紐約美國和倫敦期貨市場都可以交易。但是為什麽會有櫃台市場呢?我以為是因為,它專為穩定熟悉的大客戶之間的交易提供服務,讓客戶可以一對一麵對麵協商,協議更加靈活,少受約束和監督。中航油通過它做大量交易比較方便。做市商為這種靈活付出的代價就是客戶可能暴倉,欠債難以追回。在紐約倫敦期貨市場是不易出現這種問題的。雖然是櫃台交易,期權定價一定也是參考紐約倫敦市場定價的。

  期權分做多期權(call)和做空期權(put)。兩者都可以買賣。這樣就有四種期權交易。

  因為到期市場價不會跌到0,但是可以漲到無限,所以賣出call比賣出put風險更大。中航油就是選中了風險最大的期權交易。

  既然賣出期權,特別是賣出做多期權,盈利有限,虧損無限,那麽為什麽還有人願意賣呢?其實這和有人願意賣保險的原因是一樣的。賣家看重的是期權價格,或者叫權利金。而石油期權價格比其他期權價格都高。  
 
  舉個例子,外匯市場1年後按當前價格執行的期權,價格大概是期貨價格的3%左右,而石油期權價格在10%左右。舉例說,現在2005年期貨價格是40.34元,按40元價格執行的call價格是5.08元,put價格是4.74元,兩者合計接近10元,也就是說,同時賣出兩者,期貨價跌到30元以下或漲到50元以上才會虧損。如果最後期貨價(等於現貨價),就是40元,賣家賺錢接近10元一桶。對於同期執行價是45元的call,其價格是3.23元,也就是說,賣家在油價漲到48.23元以上才會虧錢(這裏忽略了交易手續費),在45元以下賺3.23元一桶。

  由於期權價格大多是根據諾貝爾獲獎者的公式(Black-Scholes)確定的,它隻考慮五個因素,當前價,執行價,持倉時間,銀行利率,過去一段時間(一年或數年)的價格波動——用均方誤差表示。至於是什麽原因導致價格波動,波動因素是否已經過去(比如是戰前還是戰後),市場對期權需求如何,該公式一概不管。該公式的缺陷正在這裏。斯科爾斯(Scholes)和墨頓(後者因將公式用於可換股債券定價而同時得諾貝爾獎)參股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就是因為對市場波動估計不足。

  按照常識,引起波動的原因明朗了,未來價格預測就容易些,波動就小些。但是按照該期權定價算法,波動原因明朗後,價格跌了,計算出的波動和期權價格反而高些。所以現在的期權價格比中航油賣出時的價格更高。中航油現在賣call比那時賣更合算。可惜,它早賣了8個月,而且賣量太大。

  有人說,中航油賣價定低了,油價上漲時,做多期權價格應該定高一點,要高出做空期權價格。說call應比put價格高,這是不對的。因為如果call比put價格高,想賣出put的人就可以賣出call並做多期貨。

  雖然半年前期權價格不如現在高,但是也還相當可觀,估計那時一年後執行的期權價格在3元左右一桶。後來事實是,中航油為了每桶賺取兩三元,結果每桶虧了將近10元,弄得公司申請破產。

  中航油錯在哪裏?方向弄錯了,這是顯然的,但是,也是難以避免的。我以為,中航油老總的主要錯誤是頭寸太大,並且采用輸了加倍的賭徒策略。

  兩個打賭問題

  先說頭寸問題。

  我在專著《投資組合的熵理論和信息價值》裏舉了一個淺顯的打賭例子,用以說明風險投資的頭寸問題:假設有一種可以不斷重複的打賭,其收益由擲硬幣確定,硬幣出A麵你投一虧一,出B麵你投一賺二;假設你開始隻有100元,輸了沒法再借。現在問怎樣重複下注可以使你盡快地由百元戶變為萬元戶?最後的結論是:25%是最好比例,賭注太大,欲速不達,還可能虧光;比例太小,增值太慢。

  石油期貨期權市場風險比上麵例子中更大,下注比例應更小才是。可是中航油賣空了價值將近20億美元的石油,保證金用了將近2億美元。而它的有形資產大概也就那麽多,等於100%地用於下注了。

  美國期貨行家對頭寸控製有不同說法,對於相同和相近品種期貨的下注問題,有的說不超過3%,有的說不超過7%,說的最多的也不超過17%。可見中航油在頭寸問題上犯了炒家大忌!

  再說加倍打賭問題。

  曾經有好幾個人和我說,他發現了賭大小的穩贏賭法:先下一塊,輸了下兩塊,再輸再加倍,最後一定能贏回來。因為不可能一連輸下去。我說那要錢足夠多才行。我不喜歡,因為贏了隻贏一塊,輸了可能很恐怖;如果連輸10次,賭注就增大到1024塊,20次就是100多萬。這不是無故增加風險?中航油就是采用了輸了加倍的策略。據說陳久霖在被警方拘捕時還說:如果再給我5億美元,我一定能扭轉局麵。看來他還沒有接受應得的教訓。

  中航油的教訓

  輿論界提到,除了看錯石油行情大勢,頭寸太大,還有其他值得接受的教訓。

  一是風險控製製度形同虛設。中航油在國際市場上應該是石油買家,按規定隻能套期保值——買進和需求相當的期貨期權,不能賣空。實際上它不但賣空,而且賣空量特大。接近中國全年進口量的15%。

  二是雇傭的交易員全是外籍交易員,機密全部暴露,以至讓外國機構避倉。

  還有人把陳久霖說成交易天才,說他領導的中航油資產從幾乎是0增值到20億美元(15%股權賣了一億,說明市值不到7億)。失敗是因為境外機構聯手逼空。最近油價在中航油暴倉前猛漲,暴倉後大跌,說明行情來自逼空。

  我覺得,因為泄露機密導致避空和不公平交易是可能的。要說陳久霖對中航油的貢獻,請不要忘了中航油的無形資產和壟斷交易權,以及由此而來的股市圈錢機會。但是說本次石油危機是逼空中航油造成的,這不太可能。紐約和倫敦每個月的期貨合約加起來是15億到20億桶,是中航油持倉的30多倍,不太可能是因為逼空中航油造成這麽大的行情。要說有逼空中國和亞洲買家的因素,那我讚成。

  關於教訓,我還特別注意到,相關信息顯示,中航油規定,每年將10%盈利獎勵給老總;2003年,陳久霖的薪酬達到了2300萬元人民幣。看來這種極為不對稱的獎勵製度起到了鼓勵老總冒險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加倍打賭虧大賺小。可是對於中航油老總個人來說,結果相反。賺的時候大賺,虧的時候小虧。因為沒有什麽懲罰條款。這一教訓對國企用人和獎勵製度特有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輩子 回複 悄悄話 能從哲學的高度研究股票,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