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信息

聖靈的工作帶給基督徒的一係列信息,見證和詩歌等。
正文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經文解析(22)

(2006-06-05 20:54:40) 下一個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經文解析(22)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二十二) -- 猶大書經文解析

經文解析的修訂是在聖靈的光照帶領下。一切感謝讚美榮耀歸給主!

(一)、 引言(1-2)

一、作者自稱(1上)

【猶1】「耶穌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猶大,寫信給那被召、在父神裏蒙愛、為耶穌基督保守的人:」

(文意批注)

猶大在這裏用兩句簡單的話介紹自己。這自稱有意避開自己和耶穌在肉身上是兄弟的關係,因為使徒更注意他自己是耶穌的仆人。如果他隻是在肉身上和主有關,而在靈性上未與主有任何接觸,那麽,這肉身的關係,也不能使他得救,對他更談不到什麽光榮。當主在世時猶大雖然還沒有信主(約7:5),但現今他卻自認是主的奴仆;不但相信他,更事奉他,聽從他的命令和吩咐。

這自稱更加強了信徒對於基督是真神的認識,因為當猶大知道耶穌基督是至高神的兒子後,就不再憑肉身的關係看待耶穌。他是神,是主,他自己與其它的信徒一樣,隻是基督的奴仆。他如此自稱,表示承認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他實在不配憑肉身與耶穌的關係來說任何的話。他隻是站在奴仆的地位,照主耶穌的旨意來勸勉信徒。他認為作主的奴仆,比憑肉身的關係作主的兄弟,更有尊榮。

猶大注明自己是「雅各的兄弟」,這是要避免跟其它稱為猶大的人相混。這話也表示他對雅各的工作十分尊重,知道雅各是教會所信任的,他的兄弟如此蒙恩就是他的喜樂。注意雅各書中並沒有提到他是「猶大的兄弟雅各」,看來雅各比猶大更被眾教會所知。

猶大雖與賣主的猶大同名,但他們的工作和信心絕不相同。「猶大」本是一個好的名字,是「讚美」的意思,可惜被加略人猶大用壞了。但雅各的兄弟猶大,並沒有因為與賣主之人同名而受到影響。其實,名稱並不能真正影響一個人,如果人壞,就算名稱好,又有甚麽用處?人好,就算跟一個最壞的人同名,那又有什麽關係呢?

二、受書人(1下)

這裏並沒有提到某一地方教會的名稱,隻是普遍的指一般的信徒。這樣是普遍地提醒信徒當注意的真理,較注意個人的得救,和個人對罪惡的得勝等問題。在此對受書人的稱呼有三:

1、被召的(1下)

信徒是神從罪惡的世界,被呼召出來的。「被召」是表明脫離舊境界進入新境界,脫離舊的地位進入新的地位。所以「被召」是含有被分別為聖的意思;被揀選,被召集在一新的範圍裏。信徒不可忘記我們是神呼召揀選的人,不該跟世界同流合汙。

在彼得書信裏,特別注意提到聖徒的蒙召,使我們見到了神召我們的目的,是要我們成為聖潔(彼前1:15-16),要我們宣揚神的美德(彼前2:9),要我們為行善而受苦(彼前2:20-21),要我們用祝福來對待那些辱罵我們的人(彼前3:9),要叫我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彼前5:10)。保羅的書信中也勸勉信徒,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要「對得起那召你們進他國得他榮耀的神」(帖前2:12),「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提前6:12)。我們有否聽見神呼召的聲音?神的慈愛,呼召我們離開罪惡,過聖潔的生活;離開體貼肉體的生活,過順從聖靈指引的生活;離開世俗的虛榮進入真實裏。讓我們更尊重這寶貴的地位,讓我們更多答應神的呼聲,讓我們不但是被召的,更是被選上(太22:14)。

2、在父神裏蒙愛的(1下)

我們得以被神選召,乃是神的大愛。那麽,被愛的人應如何去為愛我們的神而生活呢?就是要常常在他的愛裏接受他的愛,常常行在他的光明中與他相交,過蒙愛的生活。不在光明中與他相交,和不在他旨意中行事的,就是生活在蒙愛的圈子之外。

3、耶穌基督保守的人(1下)

這裏不但使我們看到信徒是神所呼召,是神所愛,也是基督所保守的。主不但拯救我們,且要保守我們,使我們毫不慚愧地可以見神的麵。當主要離世時,他禱告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裏去。聖父阿!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約17:11-12;參考猶15節)其它書信也提到主的保守(帖前5:23;彼前1:5),本書的24節也再次提及主的保守。

為什麽這裏如此強調這一點呢?因為信徒能勝過各樣的誘惑,能在主的真道上站穩,並非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因為耶穌基督的保守。倚靠主保守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可以自由放任,假使我們放任在罪惡中時,就等於拒絕主的保守,我們必須用意誌揀選主,願意站在主的一邊,而不願站在罪惡世界的一邊,然後才得主的保守,不至陷在罪惡網羅裏。正如(來7:25)說:「凡靠著他進到神麵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三、祝福(2)

【猶2】「願憐恤、平安、慈愛、多多的加給你們!」

(文意批注)

在問安的話中,(提後1:2;約二3),都有提到「憐恤」,這「憐恤」與其它書信中所講的「恩惠」很接近,因為蒙神的恩惠,乃是根據神的憐恤。神雖是滿有能力智慧的神,卻有體恤憐憫人的心,他願意將恩典賜給我們,讓我們在他裏麵得享平安,因此我們要認識神的慈愛。神的平安是賜給所有接受神憐恤的人;若是拒絕神的憐恤及恩惠,就得不到神的平安。基督降世時,天使報喜信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4)平安是歸與他所喜悅的人,就是接受他憐恤,得蒙赦罪的人,所以若要得神的平安,必須先接受他的憐恤,那麽就可得更多的慈愛,並可以分給那些未接受神的人。

在這裏說:「多多的加給你們」,這和彼得後書的用法相似,因為當時信徒的處境,是要更多接受神的平安和領略神的慈愛。我們不但可以得到神的平安,而且是「多多」的得到,多多地將神的慈愛表露出來。

(二)、宗旨(3-4)

這兩節經文說出猶大要寫這書信的原因,因為信徒受到一些誘惑,使徒寫信給他們,為真道爭辯。

一、在猶大方麵的熱心(3)

【猶3】「親愛的弟兄阿,我想盡心寫信給你們,論我們同得救恩的時候,就不得不寫信勸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 」

(文意批注)

「我想盡心寫信給你們」,寫信是初期教會使徒們或神的仆人最注重的工作之一;雖然當時的交通是那麽的不方便,書信要靠人帶,遠比不上今天,但使徒們除了口傳之外,還是盡量的寫信來勸勉信徒,可見在教會的初期,已很注重文字的宣傳。

為什麽猶大要在信內說,他要盡心地寫信給他們,勸勉他們呢?因為他們是他所愛的。猶大稱他們作弟兄,不隻是口頭上講講而已,而是真有愛心的;他這麽熱切地寫信給你們,勸勉他們,就可以證明他的愛心了。當你看到自己所愛的人受到迷惑時,你必定會極力阻止他,盡你一切所能去挽救他。相反地,假如你毫不關心,不提醒,不勸戒,也不阻止,那證明你並不愛他。寫信雖是一件普通的事,但猶大卻要盡心去寫,這意思就是盡量用最適當的話,發揮真理,指明他們的錯誤,使信徒得幫助。這是一個忠心的神仆對神工作所存的態度。猶大是個有負擔的工作者。

「論我們同得救恩的時候,就不得不寫信勸你們。」可見猶大曾在受書人當中工作過,所以他在此追想過去,怎樣跟他們同蒙主的救恩,神又如何施恩給他們!想到這一切,猶大就不能不寫信勸勉他們,免得辜負神的恩典,也恐怕他過去所勞苦過的工作受到虧損。他對主的羊群遭受試探,對弟兄在真理上受人誤導,有不得不說的熱切。他的良心和聖靈的感動,不允許他裝聾作啞。

「同得救恩」,這句話不但表示回憶以往的恩典,也說明了猶大與這些受書人有共同的關係,同是神的兒女,在靈性方麵是骨肉之親,所以義不容辭地寫信勸勉信徒,不要陷入錯誤的路上。

雖然他們是同得一樣的救恩,但有些人長進,有些人退後;有勸勉人的,也有受人勸勉的;甚至有被誘惑的,也有能幫助人勝過誘惑的。

「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爭辯。」這裏說的「一次」,原文是「一次過」的意思,英譯本譯作once for all,但這話是指那次呢?在聖經裏沒有清楚地指出,有哪一次是主耶穌將真道交付教會,但按馬太和馬可的最後一章,跟(徒1:8),基督複活升天之前曾吩咐門徒到普天下去傳福音,似乎十分類似這裏所說的將真道交付給信徒。但「真道」原文是「信心」或「信仰」的意思,在此,按上下文看來,是指我們所信仰的整個福音內容。這福音是基督一次所成功的,他一次受死,就成了永遠贖罪事實,這一次成功的救贖工作,就使我們可以享受神兒女的權利和屬天的各種福分。這一切都是我們信仰的內容,也是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按照整體來說,這救恩是由基督一次所完成,又由教會一次領受了,故在基督升天後,這真道信仰的內容和傳揚真理的責任,就已交付給教會了。我們是有責任為他竭力爭辯,不可讓任何其它異端來引信徒偏離正道。所以猶大要竭力爭辯。這並非關乎個人的觀點,或對聖經某一部分的見解不同,而是有關整個基督救贖的事實跟我們信仰的基本道理,也可以說是聖經全部的完整真理,因全部聖經的啟示,都是以基督的救贖為中心。

異端的出現,誠然是會引起教會的偏差,但也是神的仆人在忠心、膽量、智慧及屬靈生命的程度上,受到考驗的最好機會。

信仰不是一種神學理論,而是在生命和生活行為中的;真正的信仰是和生活行為分不開的。當時信徒受到假師傅道理的攪擾,以為信仰跟生活分離,可以放縱情欲而同時又可以相信獨一的真神,這完全是混亂真道,所以在下文特別指出假師傅的錯誤和他們的罪惡。那些把神的恩典變作放縱情欲機會的人,他們所行的事,一定會受到神的審判。

使徒這裏的爭辯,並沒有用血氣相罵或相爭,或帶著肉體的感情,去針對其中的任何一個人,而是按照真理爭辯,不單是口頭上得勝,而且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有見證,顯出基督的溫柔,將真理表明,卻不是憑惡毒的話語。他這樣竭力而又很適當的為真道爭辯,可見他對真道既有透徹的認識,又有熱切愛主的心。許多信徒,常為自己肉身的過失爭論,卻忽略了我們今天更重要的責任,是為我們的信仰生活和那一次交付我們聖徒的真道而爭辯。要藉言語、文字跟我們的生活,講明基督福音的真正功效和意義。

二、在假師傅方麵危險(4)

這節繼續指明他為什麽要這樣竭力地寫信勸勉信徒,就是因為有假師傅在教會出現,對教會發生壞影響。根據這節經文,可知假師傅的情形是:

1、偷著進來的(4)

【猶4】「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欲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我們或作和我們〕主耶穌基督。」

(文意批注)

他們的行動是不光明的,不按照正當的途徑和動機進入教會,也不是真為自己的罪,需要一位救主而到教會,所以說他們是「偷著進來的」。在(弗5:8-9)說:「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麵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基督徒要在光明中行事;所有黑暗的,不敢見光的事,都帶有罪的性質,而這些假師傅進入教會,就是帶著暗昧的動機。雖然他們的動機不純正,但他們所采用的方式,卻不容易被人發覺。他們是在人不知不覺,沒有注意或不能分辨的情形下,成為教會的一分子,甚至在教會中作了傳道人。

2、自古被定受刑罰的(4)

他們被稱為自古就被定受刑罰的人;類似這種話在(彼後2:3)也曾提到,意思是這等人的行事,自古以來都是被神定為要受刑罰的。

神既然早己定規罪惡必須受刑罰,那麽像他們這樣,不但行犯罪的事,又藐視救恩的真道,不誠心悔改,反利用真道來成就他們屬肉體的目的,當然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了。

3、不虔誠的(4)

在(羅1:18)提到:「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這裏所說的正適合在這些人身上。聖經把一切信服主的人看作是虔誠的人,不信和拒絕神救恩以及不遵行神命令的就看為是不敬虔的人;正如(彼後2:9),提到所多瑪、蛾摩拉這兩個罪惡的城市時,稱羅得為虔誠的人,而稱所多瑪蛾摩拉的人為不敬虔的人(彼後2:6-9),所以不敬虔的意思就是不敬畏神,不信靠神,不怕神!

4、將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4)

他們不明白神救恩真正的意義,反而誤解了神的恩典,並誤用了神賜人悔改歸正的機會。他們從起初就是不信主的人,既沒有清潔的心,就很容易將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了。他們汙穢的心思裏,巴不得有一種可以使他們犯罪,又可以欺騙良心的方法。結果不但害了自己,還為害教會。

5、不認獨一的主

這句話很清楚的說明,他們是沒有得救的。(彼後2:1)提到教會中會有假師傅出現,也是因為他們不承認買他們的主。注意,這裏是說不認獨一的主,不是不認主。這些假師傅可能一麵承認耶穌是主,一麵也承認別的「主宰」,他們把別的宗教跟獨一的救主同列,把基督獨一的救法衝淡,把獨一真神的權威,讓給屬世人為的宗教。

「獨一的主宰」,他不但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我們的主宰,掌管我們的一切;而這些假師傅,並沒有服在基督屬靈的權柄下,他們表麵上雖然是個「基督徒」,實際上卻是背叛他的權柄,不以他為主宰,甚至是以魔鬼及他自己的肉體為主宰。

(三)、 引證(5-11)

在5-11節中,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就是古時以色列人的曆史中,有一些人的行事,與當時的假師傅相似,他們也受了神的管教跟刑罰。這些例子可以作當時信徒們的鑒戒,好讓他們知道不該跟從那些假師傅,免得在真道上跌倒走迷。

本書雖是一本辯道的書,卻沒有大篇的理論,隻引證了好些曆史的事實作為主要的內容。然後把曆史的事實加以評論以勸勉信徒,這實在是最有力量、有功效的方法,叫信徒明白他所要辯明的事;因為這樣可以使信徒從曆史的實例中,自己領會真理與錯謬,人的敗壞與神的慈愛。

一、以色列人(5)

【猶5】「從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後來就把那些不信的滅絕了。這一切的事你們雖然都知道,我卻仍要提醒你們。」

(文意批注)

以色列人出埃及,是舊約中神大能的拯救,是新約中我們信徒蒙救贖的預表和鑒戒(來3:7-19)。但那些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卻因為不信的緣故,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終於倒斃在曠野。這節經文所說的,特別是指他們到了加低斯時,因為聽信了探子的話,大發怨言,甚至要將摩西打死,返回埃及,後來神大大發怒,不許他們進入迦南,罰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直到那一代二十歲以外的人倒斃曠野為止。按著(來3:9-19)的記載,以色列人所以倒斃曠野,實在不單是因為那一次的不信和大發怨言,而是在他們整整四十年當中,都充滿了試探,不信,和怨言。這裏舉出這個例子,有下列的用意:

1、要警告信徒,千萬別以為神會姑息罪惡,也不要像假師傅們那樣,把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更不要像以色列人辜負神的恩典,在曠野放縱情欲(林前10:6-8)。神雖然用了許多時間跟計劃,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卻不是給他們機會放縱私欲,而是要他們作聖潔的子民。但他們卻因不信而終於倒斃在曠野。所以,不論是誰,走上了背離神的路,一定會受到該受的管教。神對六十萬的以色列人尚且如此,何況對一兩個人?神是絕不姑息罪惡的。

2、不要像以色列人那樣存試探的心,他們以為神不會那麽快就管教刑罰他們。他們雖已聽過許多關於神怎麽懲治罪惡的事,卻還是常發怨言。這裏指出假師傅的行事,正類似這些以色列人。他們既沒有信心,又試探神,希望可以僥幸的逃過神的追究,可以用虛假的虔誠作得利的門徑,這些人必定難逃神的審判。

二、天使(6)

【猶6】「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裏,等候大日的審判。」

(文意批注)

這節經文如照該經文所講明的來解釋,便很簡單,它告訴我們:有些天使是拘留在黑暗中等候神的審判。

這裏說:「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在此「本位」,是包括地位、崗位和本分,照原文意思是起初掌權、主權、等級,或神所派定的範圍。這本位,就是指本來的崗位,「不守本位」,就是越過神所給他們的範圍。「離開自己的住處」,並非注重說他們被神驅逐,離開神所在的天上,而是注重他們自己因不守本位而離開神的行動,所以這兩句經文說明了這些天使不順服神,反抗神的管理,因而被拘禁在黑暗中,隻是聖經沒有說明他們如何背叛。一種解經是將這節經文與(創6:1-4)連接起來解釋,(創6:1-4)中所講神的兒子,就是指這些不守本位的天使,與人的女子結合後所生的上古的英武偉人。

關於猶大書說及天使的事,與(彼後2:4)有類似的記載。

1、有部分天使離開本位背叛神。

2、他們已經被神用鎖煉拘禁(原文過去式)。

3、所拘禁之地是「黑暗坑」(彼後2:4),但並非陰間。這坑設在何處?聖經沒有說明。

4、他們尚未受審判但將必受到審判。

5、這些天使不會是魔鬼,或現今運行的邪靈或其它鬼魔。因他們是已被拘禁的,而跟從魔鬼的鬼魔還未被拘禁。

三、所多瑪蛾摩拉(7-8)

【猶7】「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鑒戒。」

(文意批注)

在此另舉出所多瑪和蛾摩拉被毀滅的事為例。這兩個城代表世界的情欲,它們特別顯著的罪惡是淫亂。在創19章可以知道,天使奉命前往毀滅這兩個城時,先到羅得的家中,而城中的人竟然要羅得將天使交給他們汙辱,可見當時的人淫亂風氣多麽厲害。這裏的意思就是說,這些假師傅跟假弟兄所犯的罪,和放縱情欲的情形,就好象當時的所多瑪、蛾摩拉城的人一樣。

「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這「他們」應指所多瑪、蛾摩拉城的人。「隨從逆性的情欲」,按神的創造來說,人如果順著他本性的欲望是正常的,滿足身體的欲望並不是罪(參考羅1:26-27)。但因人犯罪的結果,常常不會約束自己的欲望,以致人身體上的欲望變成反常,而隨從逆性的情欲。所謂「逆性的情欲」應指變態的同性戀(羅1:26-27)或反常的性犯罪。

「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鑒戒」,這裏為什麽說所多瑪、蛾摩拉所受的毀滅,是永火的毀滅?不錯,神從天上降火,將兩城毀滅,但這裏卻用「永火」,所以是指地獄之火的毀滅。我們應該注意,在此所舉的例雖然是指所多瑪和蛾摩拉,但實際上卻是指著這兩城犯淫亂罪惡的人,所以這裏所說的「永火」,並非指這兩城所受的火是「永火」,而是指這兩城中犯罪的人,在這兩城毀滅時,也失去了可以悔改的機會,他們因而進入永遠的滅亡裏,受永火的刑罰。神對人罪惡的容忍是有限度的。當神報應的時候到了,就不再給人悔改的機會而收回他們的性命。這樣的死去,就是永遠的滅亡,也就是永火的刑罰。所以,按所多瑪、蛾摩拉兩城的人來說,他們是因神用天上的火毀滅這兩個罪城而進入「永火的刑罰」裏去的。

「作為鑒戒」,這是說神所施行在所多瑪、蛾摩拉兩城的審判和刑罰,是要警戒後世的人;如果世人還照他們那樣犯罪,就要受同樣的審判和刑罰。所以這經文的意思是表示神古時施行在所多瑪、蛾摩拉的刑罰,日後也會同樣施行在犯罪的世代裏。審判一定會臨到一切犯罪的人。

【猶8】「這些作夢的人也像他們汙穢身體,輕慢主治的,毀謗在尊位的。」

(文意批注)

「這些作夢的人,也像他們汙穢身體」(8),「這些人」應該指假師傅,「也像他們」指像所多瑪和蛾摩拉。聖經稱假師傅假弟兄為「作夢的人」,意思是他們的想法是夢想,很快就會消逝,他們所打算的都不能持久,也不能在神前站立。「汙穢身體」,應該是指上文所講的淫亂和放縱情欲的罪惡,這些假師傅假傳道,他們在男女關係上是不潔的。

「輕慢主治的」,主治的原文是在新約共用四次(弗1:21;西1:16;彼後2:10及本節)。原意是主權,照新約這四次的用法,它的意思都不很明顯,比較穩當的解釋是指神自己,或神所設立的掌權者。因不論是誰,一切權柄都是從神而來,正如保羅對羅馬教會的人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羅13:1-2)。所以,「輕慢主治的」,可以解作假師傅輕慢神的權柄,跟神賜權柄的人,包括地上的政府,跟教會中掌權的人。他們輕慢地方政府的律法,因他們所行的事,常是不法、不按正道而行的,他們也輕慢神仆的權威和教訓,妨礙神仆治理教會的工作。

「毀謗在尊位的」,「在尊位」,是榮耀光輝的意思。在新約中多數指神的榮耀或從神來的榮耀(如太6:13;可10:37;路24:26;約17:5)。在此也可指一般在尊位的人。假師傅是不服真理,且喜歡毀謗在尊位的。所有的異端,在他們要教會從真理偏差,必先不服真理的權威, 又毀謗教會裏比較受人尊敬的神仆,或是領導教會的負責人,叫他們失去信徒的信任,然後用他們錯誤的道理搖動信徒的信心,使信徒離開神仆的教訓而聽從他們。

四、摩西的屍首(9-10)

【猶9】「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隻說:“主責備你罷!”」

(文意批注)

聖經論到天使長米迦勒跟猶太人特別有關係,他是保護猶太國的(但10:13;12:1;啟12:7)。在這裏提到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爭辯,這件事在舊約和新約都沒有提過,到底這事實的背景如何?並沒有實在可靠的記載可以考據。照(申34:5-7)所記,摩西死的時候,是神親自將他埋葬在摩押地的毗斯迦山附近;但確實地點,沒有人知道。有解經家根據聖經以外的記載,說魔鬼要得到摩西的屍首,理由是摩西曾殺過人。米迦勒雖然不能忍受如此的毀謗,他卻沒有用毀謗的話責備魔鬼,隻說:「主責備你。」又有人推想,魔鬼要爭摩西的屍首,是要誘惑以色列人,使他們陷在偶像的罪裏。既然聖經本身沒有可靠的其它記載和資料,那麽這一類的記載,我們隻可算作一種推測。但無論如何,由此可見在屬靈境界裏是常有爭戰的。在但以理書中也曾提到這方麵的爭戰。雖然魔鬼是應該被扔到火湖裏的;但時候未到,它還可以盡量地利用它的時間作惡。

另一方麵也可見米迦勒的謙卑善良,雖然麵對這邪惡,不自量,又無理取鬧的魔鬼,還是不敢憑自己說惡毒責罵的話,隻是很謙卑而尊主為大地說:「主責備你罷!」他的謙卑尊主為大,更顯出魔鬼的狂妄自大。世人常藉毀謗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地位,這實在是很無知。我們若跟一個喜歡毀謗人的人,作口舌之爭,那也不是一個有見識的人。相反的,假如我們用謙卑柔和的態度,善良的存心對待人,就更顯出對方的邪惡。

【猶10】「但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在這事上竟敗壞了自己。」

(文意批注)

「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這些假師傅既對屬靈的事一無所知,不能領受,就毀謗別人,藉以掩飾他們自己的無知。

「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本句很清楚地說明,聖經把這等人看作沒有生命的人。信徒除了屬靈的知覺和領悟力之外,還有人本性所有的領悟力量;但這些假師傅,連這種與生俱來,按人本性所能有的良知,也喪失了該有的作用。由於他們心地邪惡,妄用自己的本能和知識,所以說他們本性所知的,是和沒有靈性的畜類一般。

「在這事上敗壞了自己」,原文是「這些事上」,是多數的,顯係指上文的一切事。

五、該隱(11上)

【猶11】「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裏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文意批注)

這裏提出假師傅最大的禍患是走錯了路。人生最大的損失,不是金錢或物質上有甚麽犧牲,而是選擇了錯誤的路,把自己一生的前途和屬靈的前途都毀滅了。

「該隱的道路」是什麽道路呢?該隱是亞當的兒子,曾經殺死兄弟亞伯。他殺死兄弟,是因神悅納了亞伯所獻的祭而不悅納他的。所以該隱的道路,給我們看出兩個最大特色,就是「自義」和忌恨。

他的自義,在神不悅納他獻的祭時,完全表露出來。雖然在人方麵看來,他是因神不悅納他所獻的供物才發怒;但在神方麵來說,早已看出他的存心是要顯出他自己的義,所以才會在獻祭得不到神的悅納時就大大的發怒。要是該隱不以為自己地裏的出產是神理當悅納的,那麽他在得不到悅納時,就會謙卑地承認自己的錯;但事實卻相反,該隱因此大大發怒,而且還遷怒於兄弟亞伯。

據創世記的記載: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在約翰一書中指出,該隱之所以殺亞伯,是因忌恨的緣故。他告訴信徒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自己的兄弟。為甚麽要殺他呢?因為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約一3:12)。所以該隱的道路有兩個明顯的表現,就是「自義」和「忌恨」。這些假師傅行了該隱的道路,就是走「自義」和「忌恨」的道路。「自義」使他們陷在一種不能自知的景況中,以致將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在各種罪惡跟錯誤中不知悔悟,還以自己那虛偽的虔誠為誇耀;「忌恨」使他們攻擊毀謗一切忠心屬主的人,不喜歡看見別人光明正直的行事,不但沒有因別人的好行為和真理的信息受感動,反而挑剔、毀謗、輕慢神的話語,和神所設立的人。

六、巴蘭(11中)

巴蘭的事,記載在(民22章;25:1;31:8,16;書13:22;參彼得後書2:15-16注釋)。在這短短的一句話裏,我們該特別注意「為利」兩字。在此特別注意巴蘭的貪財,因為這是他的錯謬中最大特點。他所有的壞事、虛偽、惡計,都是由於貪財。為了摩押王一再應許給的「利」,曾多次嚐試想擺脫神的控製,想要咒詛以色列人(民24:1),又自己想出計謀,教導摩押王如何把以色列人陷在罪惡中。巴蘭誠然得到了他所想得的金錢,但他也跟他的金錢一同滅亡了,正如保羅所說的:「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所以這裏說假師傅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裏直奔,就是說他們因為貪財,以致竭力所追趕的,隻不過是一條錯謬的路而已。

七、可拉(11下)

可拉的背叛,是記載在(民16:1-40)。

可拉背叛摩西的主要原因,是要跟摩西爭權,他不服摩西站在高於會眾的地位上,代替神對以色列人傳達話語。可拉本來也是利未支派的子孫,但不是祭司,因為神隻揀選亞倫跟他的子孫作祭司。所以可拉攻擊摩西跟亞倫,是為了爭奪聖職。結果神用瘟疫滅絕那些背叛摩西的人,使地開口把可拉和他的叛黨活活吞下地裏(參考民16:30-33),在此引證可拉的背叛,是要告訴我們,這些假師傅在教會中不服從神所設立的仆人的權柄,他們自己雖然還沒有生命,卻要爭奪教會中的領導權。

本句與上文第8節,都論到「輕慢主治,毀謗在尊位的」,二者的意思是互相呼應的。可見上文比較合適的解釋,是指著神在教會中所設立的掌權者。

在今天的教會裏基督徒更需認識順服屬靈的權柄(參徒5:29;來13:17;西1:28)。誠然,我們不是跟從人,而是跟從神。但神在教會中興起他的仆人,目的是要將信徒完完全全地引到神的麵前,教導他們可以跟從神的旨意行走。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信徒,一信主之後就立刻曉得如何順服聖靈和真理,許多信徒甚至信主多年了,在真理上還是沒有根基,在愛心和信心上還很脆弱,所以神在教會中設立了可作榜樣的人。他們在靈性上、生命上比較長進,在聖經真理的知識上有基礎,神就給他們各種的恩賜,叫他們在教會中領導其它的信徒,學習順服事奉神(弗4:11-12)。這些人雖然不該成為我們崇拜的「偶像」,卻也該對他們有適當的敬重,尊重他們屬靈方麵的權柄,並在主裏順服他們,使教會在良好的紀律中長進(提前5:17;來13:17)。

(四)、比喻(12-13)

在上文引證了許多曆史的事實,跟假師傅弟兄的行為對照,把他們歸在以上所引的例子裏,說明他們都是屬作惡的一類;在這兩節,就用各種比喻把假師傅的情形描寫出來。

一、礁石(12上)

【猶12】「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與你們同吃的時候,正是礁石〔或作玷汙〕。他們作牧人,隻知喂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是秋天沒有果子的樹,死而又死,連根被拔出來;」

(文意批注)

「愛席」是古時教會的一種習慣,他們會在擘餅記念主之前,有愛的筵席,就是信徒一同吃晚餐,餐後有記念主的聚會(參林前11:20-22;徒2:46)。這習慣可能是受逾越節筵席的影響,因主設立記念主的晚餐是在逾越節以後;也可能因為當時交通不便,所以聚會之時就一齊用飯,比較方便,因而有愛筵的習慣。今日的信徒聚餐也有稱為愛筵,但在性質上跟當時略有分別,因為他們在愛筵後一定守聖餐記念主。

在此說,這些假師傅在愛席上與你們同席時正是「礁石」,這表示假弟兄假師傅已混雜在教會裏,按表麵是與普通的信徒相同,其實乃是害群之馬,是教會一種潛伏的危機,就像海中的暗礁那樣。

「礁石」希臘文是指海裏的礁石。海裏暗礁對船的航行,常造成意外的危險,是航海的人難以提防的,因為它深藏海底,人們不易發覺。照樣,這些假師傅假弟兄混在教會裏,甚至在信徒愛筵上一同有分,不易被人發覺他們的虛偽。他們對教會的危機,正如礁石對航行中的船一樣,可能毀壞教會的見證,使其它信徒的信心受到重大的傷害。

二、喂養自己的牧人(12中)

末世教會中的假師傅藉虛假的行事,爭取在教會裏作牧人的地位。但他們牧養教會的動機,不過是喂養他自己。「喂養」原文與約21:16的「牧養」同字,新約中還有四次,和合本都譯作「牧養」(徒20:28;林前9:7;彼前5:2;啟7:17),隻有本節譯作「喂養」。照聖經用法,是指神仆在屬靈方麵,照顧信徒靈性而說的,正如主耶穌查問彼得的愛心時,要彼得「牧養」他的羊。這「牧養」的含義,實際上是指在靈性方麵,供應信徒的需要,引領他們走神要他們走的道路。但在此卻借用這個字指那些假牧人,不但沒有在靈性的真道上牧養信徒;反而從信徒身上得著物質的好處,以喂養他自己。

所以這喂養形容他們隻知顧全自己肉身的利益,腦滿腸肥地忘記了自己應有的責任。他們也不能在屬靈方麵真正叫人有所得著,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屬靈的經曆,在真理和生命的經曆上,隻是道聽途說,人雲亦雲而已。

「無所懼怕」是形容他們全無敬畏神的心意,他們膽大任性,輕慢神的審判,根本沒有生命。所以在彼後2章裏說:「這些人習慣了貪婪,是被咒詛的種類」(參彼後2:14)他們甚至製造方便信徒犯罪的理論,引誘他們行錯誤的道路,使自己得到利益,以敬虔為得利的門徑。

三、無雨的雲彩(12中)

1、沒有雨的雲彩,表示他們隻有好看的外貌,卻不能供應人真正的需要;他們將太陽遮蓋了,又沒有叫人得著雨水;隻空有外貌,給人空虛的希望,卻得不到實益。

2、雲彩,是輕浮的。他們所作的工夫沒有根基,飄浮不定,經不起考驗,所以說他們是「被風飄蕩」的。

總而言之,用沒有雨的雲彩形容假師傅,是要說出他們所作的工作,跟他們的生命一樣,是短暫的,隻在世上出現片時就不見了。當他們離開這世界時,沒有一樣可存留到永世(雅4:14),正像雲彩很快就會消逝了。

四、秋天沒有果子的樹(12下)

樹到了秋天,是結果收成的日子;秋天不結果,表示結果的機會已過,隻好等候嚴冬來臨。他們既浪費又拒絕了許多神叫他們結出悔改的果子的機會,隻好等待神永遠審判的來臨了。

「死而又死,連根被拔出來」,這話本來是對一棵不結果的樹說的,表示從此這棵樹不再是樹了,隻是等候焚燒而已。假弟兄、假師傅的滅亡也是這樣,他們將要受咒詛,等候永火,是無可挽救的了。

五、海裏的狂浪(13上)

【猶13】「是海裏的狂浪,湧出自己可恥的沫子來;是流蕩的星,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永遠存留。 」

(文意批注)

海裏的狂浪,叫人感到不安和痛苦,可表明假弟兄、假師傅,在教會中所生的種種擾亂不安。正如雅各責備當時那些信徒說:「你們心裏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欲的,屬鬼魔的。」他又說:「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壞事」(雅3:14-16)。假師傅所有的智慧,不過好象海裏的狂浪那樣,徒然引起各種紛爭嫉妒,製造各樣的不安;而他們本身是毫無根基的,虛浮的,正如海中的狂浪,雖然會一刹那湧得很高,但很快就消失了。狂浪怎樣把海裏各種的汙穢廢物翻騰起來,假師傅所用的手段和攪擾的工作,也會把自己卑鄙的行為顯出來,好象可恥的沫子那樣。

六、流蕩的星(13下)

流蕩的星就是無軌的流星,很快就會撞向別的星球或在太空中消失。假師傅的行事,既不在真理的軌道內,他們的結局,一定不能在神前站立得往,他們所作的工作也會很快趨於敗亡,就像流蕩的星,它的光很快就變成黑暗。當他自己毀滅時,就有墨黑的幽暗永遠為他們存留。神曾用天上的星來形容亞伯拉罕的子孫,現在有信心的基督徒也是那樣;正如先知但以理說:「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12:3)。假師傅雖然沒有生命,卻徒有基督徒之名,甚至基督教傳道人的身分。但他們卻是一顆流蕩的星,跟魔鬼一樣,必要永遠滅亡!

(五)、預言(14-16)

【猶14】「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

(文意批注)

亞當的七世孫以諾的事,記載在創世記5章。在(來11:5),提到各時代信心的偉人時,曾說到以諾因著信被神接去。但這裏的記載,不但說以諾與神同行,他當時還照神的旨意傳講預言。由此看來,聖經所說與神同行的人,也是古代神所使用的傳道人。挪亞與神同行,也是傳義道的人,所以根據猶大書所記載的,可說以諾是聖經裏最早的先知,他所說的預言,是關乎主耶穌第二次降臨。

【猶15】「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

(文意批注)

這節經文與其它的經文記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是為著施行審判,而非施行拯救的意義完全相符。

「不敬虔的人」,雖然未必一定指假師傅和假弟兄,但在這裏按上下文, 應該是指著上文的假師傅。雖然他們現在在教會所做的,可以欺騙一部分的人,但有一天,當主來審判時,他們所有虛假的屬靈和行為必定會顯明出來。到那時,主也必證實不敬虔的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現在那些不敬虔的,不信的,無神的及掛著基督教的招牌而實際上是無神主義者的,他們憑自己主張所講的各種錯誤的道理,雖然在現時代的群眾中有人跟從擁護他們,以致他們自成一派,在真理與錯誤極難分辨的現時,還能得勢,但有一天就是主再來的時候,必要證實他們所講剛愎的話,實在是頂撞神,且要受應受的審判。

【猶16】「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 」

(文意批注)

「私下議論」,在原文是「怨恨者」或「喃喃不絕地抱不平」,這句話應與下文「常發怨言」連在一起。他們對自己不能在人前得更高的地位,受人更多的尊敬,享受更大的權利而感到不平,常私下議論,埋怨神的不公平跟人對他們有偏心。在他們隨從自己的私欲行事之前,他們常藉這等埋怨掩飾自己的罪行,仿佛說他們所有的惡行都是由於神和人對他們不公平的緣故。

「隨從自己的情欲而行」,「情欲」在這裏是複數的。他們本來就是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當然是隻能隨從情欲行事,受自己肉體各種敗壞的私欲所支配。這也是與上文4節所說,將神的恩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和所引證有關所多瑪、蛾摩拉人的淫行互相呼應,表示這些人的行為全是汙穢的。按彼後2章也曾類似地說到那些假師傅用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脫離妄行的人。他們縱情逸樂,以為這是人天性的需要,完全做了情欲的奴隸而不自知。

「口中說誇大的話」,這正是魔鬼的個性。魔鬼是喜歡高抬自己並說誇大的話。但以理7章所提的小角,及啟示錄13章所提的獸,都喜歡說誇大的話。現世代愈來愈趨向於「結局」,所以這世代的人也愈來愈喜歡說誇大的話。

「為得便宜諂媚人」,他們並沒有崇高的品格,說話行事,隻看哪裏有利益,就隨從那方麵人的喜好;為要得著便宜,就寧願降低自己,去奉承有錢有勢的人。這樣的行事與真正的傳道人相反。使徒保羅在(帖前2:5)中對帖撒羅尼迦的人說,他從沒用過諂媚的話;雖然保羅有時也用稱讚的話鼓勵信徒長進,但他並不諂媚他們,或存不誠實的心,為了得人的好處,而造出一些理由誇獎或稱讚人,討人的歡心。基督徒雖然應該有謙卑柔和的性情,不自誇自大,但也無需在人前顯出自己的卑賤可憐,去奉承有權有勢的人,希望得好處,這是小人的所為,是基督徒所不該做的。

(六)、 勸勉(17-23)

在上麵的經文引證了曆史上的各種鑒戒,又用各樣的比喻和預言,說到假弟兄、假師傅的各種行事和性格後,就勸勉真基督徒應當更加儆醒,保守自己的信仰和聖潔的生活,在真道上建立自己。並要用謹慎的態度,去幫助那些軟弱的弟兄,或受迷惑的人,叫他們能在靈性上向正路回轉,這是基督徒該有的責任。這段勸勉的話,可分以下數點:

一、記念使徒的教訓(17-19)

【猶17】「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

(文意批注)

在(彼後3:1-2)中,講出了假師傅的各種危險後,也同樣勸勉信徒記念眾先知所講的和主的命令。在此提到使徒所講的話時,特別指明是主耶穌基督的使徒,表明了使徒所講的,實在是差派他們的主耶穌基督借著他們講的,具有判別真偽的真理權威。所以我們要把使徒的教訓藏在心裏,好叫我們能分別是非,不至走迷。

「從前」新舊庫本譯作「預先」。使徒有先見之明,神藉使徒所講的信息,早已指出教會可能麵臨異端跟假師傅的危險,這預先講的話,在猶大寫書信時得到了應驗,並且他繼續向現代的教會發出警告,讓我們知道使徒預先所講的,對今日的教會更需留心。既是使徒預先知道教會會有假師傅、假弟兄、假道理發生,那麽我們對今日教會中,有各種令人跌倒的假弟兄的行事,就不要感到灰心喪誌,應記念使徒所講的教訓,以堅固自己的心,拒絕錯誤的誘惑和魔鬼的詭計。

預先的警告,雖然常常容易受人的誤會或攻擊,但在事情發生後就會讓聽見的人得到極大的益處。當他們想起那預先的警告時,就會更深刻地記在心裏。一個忠心的傳道人,應該照神所給他的話語,在危機未臨之前,用他屬靈的眼光將所預先見到的,去預先警告信徒。這種工作必須有忠誠的心誌,並且要不怕為主受苦。倘若我們看見弟兄有危險的誘惑,不預先發出警告,我們倒可以平安無事地不會受到任何攻擊或誤會;但那遇見試探的弟兄,就可能因我們沒有預先警告,就跌倒了。

這節經文暗示承認彼得後書乃是出於使徒所寫,因這話很明顯地引用(彼後3章)所講的。

【猶18】「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

(文意批注)

這裏並未說出那些好譏誚的人在譏誚什麽,但下一句說:「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暗示他們所譏誚的是信徒在道德上,不肯像他們那樣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正如今日世界上很多人,他們譏笑基督徒過敬虔生活是落後或愚蠢,反而以他們隨從私欲任意行事,是自由和會享受人生。按彼後3章所記,那些好譏誚的人,也譏誚主耶穌再來,他們的譏誚也和末世有特別的關係,他們以為相信這世界會到末後的結局是可笑的,他們以為萬物從起初創造到現今仍然都一樣;他們把基督再來和這世代的結局跟將來的審判,都不當作是值得重視的話。對這種人和這些譏誚的話,使徒早已發出了警告,基督徒該記得這些警告。

【猶19】「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

(文意批注)

當然,這裏所指的就是18節所說的好譏誚的人,這些人可能就是當時混在教會中的假師傅和假弟兄;但也可以普遍地指一切的不信者和反對基督徒的人。聖經稱這些人是引人結黨的,這意思是他們不能與信徒相合,他們會很自然地彼此相似,都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因而結成一黨,形成一種對敬虔信徒譏誚批評的另一班人。「屬乎血氣」,意思是沒有生命的人。按(約1:12-13)可知,凡接待主的都不是從血氣生的;反過來說,凡不接待主的,就是從血氣生的。這樣的人就沒有聖靈住在心中。

二、在真道上造就自己(20上)

【猶20】「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

(文意批注)

「真道」原文是信仰或信心之意,信仰是指所信的真道,即整個信仰的對象和內容(與第3節中的真道同一字),「造就自己」的「造就」,原文是建造之意,在(林前3:10-14)中,說到屬靈工程的建造時,所用的也是這字。此外在(徒20:32)譯作「建立」;(弗3:20;西2:7)譯作「建造」。

如何在真道上造就自己呢?就是要讓我們所信的真道修理約束我們,正如耶穌禱告時說,求神用真理使門徒成聖(約17:17)。其它書信中也勸勉信徒,要用真理做腰帶束上,意思就是在行事上要受真理管理,不要像那些假師傅、假弟兄,隨己意而行。當我們想憑自己行事而受真理約束時,生命就受到造就,就不會因罪惡的試探,私欲的牽引,使我們屬靈的工程受損害,反而因順服真理而得建造。我們不斷順服真理,就使我們的生命不斷地被建立。這就是在至聖的真道上受造就的意思。真正使我們得造就的,不是聽道或看書,因我們所聽、所看、所知的真理若不順服而接受它們的約束和修理,就無法使我們靈命真正得造就。每一次因聽道或閱讀屬靈書籍,或在聖經的話語上得造就,都是因我們在其中受了感動,而且順服那感動。否則,就隻不過是知識上的增加而已!對生命並沒有實際的建立。

「你們卻要」,這「卻要」是顯示這裏要求信徒要與假師傅、假弟兄、不虔誠的人有所分別。假師傅們行事是隨自己的私欲,將神的恩典變作放縱情欲的機會,是貪財的,自誇的,自以為義的,他們的工作是虛有其表的;但信徒卻要明顯地顯出與他們不同,那不同處就是在至聖的真道上建造自己,顯出我們是受真理約束的人。

三、在聖靈裏禱告(20下)

就是在聖靈引導感動的範圍裏禱告。在(羅8:26-27)裏告訴我們,聖靈會幫助和指引我們禱告,叫我們得蒙應允,正如以弗所書勸勉信徒說:要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禱告是一種屬靈的爭戰,魔鬼當然常常要攔阻信徒禱告了。所以禱告應靠聖靈而不是靠情緒或感覺。靠著聖靈的禱告容易得神應允,使我們可以在信心下更長進也更喜歡禱告。

四、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21上)

【猶21】「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文意批注)

本書第1節就提到,主耶穌基督會保守所有在父神裏蒙愛的人。但在此所提的是人自己方麵的責任。神愛我們,一定會保守一切蒙愛的人;但蒙愛的人也要保守自己在神的愛裏。神的恩典跟人的本分是互相關連的。這節經文是著重在我們的選擇方麵,我們若運用自己的意誌揀選神,就會在神的保守中。我們斷不能揀選罪惡,而希望神保守我們不至陷入罪惡。「人若懷裏搋火,衣服豈能不燒呢?人若在火炭上走,腳豈能不燙呢?」(箴6:27-28)我們不能走在火炭上,而希望神保守我們的腳不會燒傷。我們最低限度應該不揀選在火炭上走,然後才可以求神保守我們的腳不至被燒。我們腳走罪惡的路,卻希望自己不落在罪的網羅裏,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保守自己在神的愛裏,讓神的愛像堡壘一般,常保護拯救我們脫離魔鬼各樣的試探。神的保守並不代替人的揀選。

五、仰望主的憐憫(21下)

「仰望」的原文是有等候、歡迎、接待之意。在(可15:43)和(腓2:29)都用過這字。新舊庫本譯作「等候」。

這節經文第一個意思,就是常存一個仰賴等候主恩典、慈愛、憐憫和幫助的心來生活行事,直到見主的麵。今日我們得救,是因主的憐憫,使我們得救後能勝過罪惡。保守自己不致陷在罪惡的網羅裏,也要仰望等候他的憐憫和保守。我們要常存這種態度,不要自以為剛強和站立得穩,要等候他的恩惠,就可蒙保守,這就是勝過試探的方法。

再者,「憐憫」在此可能暗指耶穌基督的再來,因上文曾提到基督的降臨。下一句說「直到永生」就是進入永世的意思。主耶穌基督的再來對等候他的人,實在是一種憐憫和恩惠,使他們早日脫離世上之各樣煩惱和失望。我們要把基督再來看作是他對我們極大的憐憫和恩典,直到見他麵的日子。

六、扶助軟弱的人(22-23)

這裏勸告信徒如何在真道上造就自己,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之後,又勸告信徒要扶助靈性軟弱的人,用憐憫同情的心幫助他們。自己站立得住的,應幫助在動搖中的人,而不是譏誚輕視他們;幫助別人能站立得穩,實際上也是幫助自己,因為幫助別人時,也必使自己靈性上多得學習和操練,而在事奉上更有經驗。同時當我們使那些在信仰上疑惑不定的人堅定起來,和我們一同為真理站立時,也就使教會更堅強,真理的陣容更壯大,間接也使自己受益。

在22-23節中有三次提及「有些人」,這三次簡單而顯明地把他們分成三類。他們雖都在誘惑試探中,但他們的程度各不相等。因此這裏就教訓信徒,照個別的情形來幫助他們。

【猶22】「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

(文意批注)

「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第一等人是存疑心的人,這些人可能原本要接受真道,卻受到錯誤的道理所混亂,以至有疑心;或已接受信仰而被假師傅的道理引至偏差,使他們的心疑惑不定。這些人並沒有跟從假師傅或接受錯誤信仰,但他們開始對要接受的信仰發生了疑惑。對「這些人」,要憐憫他們,同情他們。「憐憫」表示是有力量的人同情那些沒有力量的人,剛強的同情幫助軟弱的,富有的同情幫助貧窮的,信心大的要堅固信心弱的人。信徒不可驕傲地輕視那些存疑心的人,也不該存一種自以為是,優越者的態度,去同情軟弱的人。本節的「憐憫」跟21節的「憐憫」有關連,因原文是同一字。21節說要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22節卻叫信徒要憐憫那些有疑心的人。使徒的意思是信徒自己既因仰望等候主的憐憫而站得住,就該用同樣的憐憫去同情那些有疑惑、動搖的人,正如主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5:7)。

【猶23】「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 」

(文意批注)

第二等人--「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顯然比存疑心的人更為嚴重。他們不單是信仰發生搖動,而且開始走向錯誤的路上。所以他說:這些人你們要將他們從火裏搶出來,因他們已在火中被火燒著,要趕緊把他們搭救出來。阿摩司書中曾將以色列人稱為在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是快要滅亡的,卻蒙神的憐憫得以保存(摩4:11;參亞3:2)。我們對受誘惑的人,也要有這種認識,盡可能將他們從危險中搶救出來。從火中將人搶救出來,是要冒險、要犧牲的,因為你自己也可能被燒傷。同樣的,我們要把一個人從錯誤的路上挽回過來,可能也會受到誤會、攻擊或個人的損失。

第三等人是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懼怕的心」原文意思是恐懼或懼怕。中文聖經多數照原意譯出,但有時也譯作「敬畏」,例如在(徒9:31)和(彼前1:17)。在此「存懼怕的心」,就是謹慎地惟恐自己受牽連而得罪神的態度。這第三種人陷入罪中的情形最嚴重。他們顯然已落在迷惑裏,照下文說:「連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可見這些人是受到情欲與罪惡的誘惑,所以這裏勸告那些要憐憫幫助他們的人,要存著戒心,不要在他們的罪上有分,不要沾染他們的罪。本句要把上文提到假師傅如何將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4節),如何像所多瑪的人那樣,「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欲」(7節)。這些話跟本節對照,就知道那些受迷惑的人,是受了假師傅錯誤道理的影響以致放縱情欲的。

「衣服」在聖經裏有時可代表我們的行為(參賽64:6;亞3:3-4;啟3:4;弗4:22)。在此,這些落在罪惡試探中的人,他們的衣服既因情欲而沾染汙穢,這衣服就象征他們因罪汙而敗壞了的品行,那些要幫助他們回轉的人,雖然可以同情他們,但卻不可沾染他們的汙穢,且必須憎惡他們的罪惡。聖經常把這兩點分得很清楚,我們並不憎惡罪人,而是憎惡罪人所犯的罪;我們並不同情罪惡或姑息罪惡,卻要同情那些被罪惡所纏累的人,幫助他們歸向基督。

(七)、結語(24-25)

【猶24】「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神,」

(文意批注)

使徒在此表示他對神的信心和稱頌,以作本書的結束。「保守」在本書是第三次提到。「失腳」是不小心跌倒而不是故意的,神能保守我們不失腳,並非保守我們故意向罪行去而不陷入危險。在本書信開始與結束,都提到神的保守,這是本書的一個特點。但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意誌揀選神,而不是揀選自己,這樣才可以得神的保守。世界雖有許多試探和誘惑,但我們並非靠自己的力量得勝,而是靠主的保守與看顧。主說過凡靠著他到神麵前的,他都能拯救到底,這「靠著他到神麵前」,表示這人是要走靠神的路,不是走罪惡的路,這種人必能得著主的保守。

「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這「不失腳」,一是消極的,一是積極的,兩方麵相呼應。「無瑕無疵」偏重於說明基督救贖的完美,我們雖是不堪的罪人,但在他的恩典裏,卻成為無瑕無疵。

「歡歡喜喜」原文有狂喜之意。我們雖然軟弱,常常失敗,但我們要仰望主的憐憫,離開失敗,叫我們站在他榮耀之前時,不是憂愁而是大大歡喜的。

「我們的救主獨一的神」,在此稱救主是獨一的神,這再次說明主耶穌基督與獨一的神是同榮且合一的(提前1:17;6:16)。我們要站在神的麵前,也是要站在救主耶穌基督的麵前。

【猶25】「願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並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文意批注)

「願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並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除了永活的神,沒有人能承受這樣的稱頌。我們是「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認識永生神,我們的稱頌也是「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歸給神。「萬古以前」就是回顧過去的永遠,「直到永永遠遠」指將來的永遠。隻有神是從永遠到永遠活著的神,隻有他配受這樣的稱頌。

── 摘編自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的經文解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