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經文解析(13)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十三) -- 提多書部分經文解析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或作無“和”字〕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他為我們舍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多二11-14)
神的恩典實際就是神自己在基督裏作我們的一切,救我們進入主的天國。這恩典在永遠裏就在基督耶穌裏賜給了我們,然而在舊約裏一直是隱藏的。到了新約,借著基督耶穌的第一次的顯現才表明出來。神的救恩既為救「眾人」,此救眾人的旨意既已顯明,則一切信徒都當各盡本分,將自己已經蒙恩的見證顯在人前,使眾人也都可以認識神的救恩,這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不辜負他的恩典了。
神的救恩在這世代顯明出來,是要叫我們蒙恩的人除去不敬虔的心,與不信不義的人分別出來,要拒絕屬世的情欲。「世俗的情欲」包括(加五19-20):「情欲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奸淫、汙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要「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在基督還未再來以前,信徒在世的日子裏:信徒對自己是要『自守』,就是要自律謹慎地、自我約束地生活,要保守個人的靈性,信仰上的純全,生活上的聖別,能守住自己的崗位,不因試探跌倒;對別人是要『公義』,就是要注重待人與處事方麵要公平,要不苟且徇情,不屈枉正直,站在真理一邊,不畏人的權勢,公正不偏袒地處事待人;對神是要『敬虔』,就是對神有正確的認識態度和生活的方式。
從這節經文可知蒙救贖者在生活上應有的改變是什麽。這恩典不是叫人可以隨意犯罪;而是叫我們過敬虔的生活。這種敬虔生活,乃是不論那一階層的信徒,都應當有的生活。敬虔生活是信徒生活中所要強調的。在今日教會日趨世俗化的傾向中,許多人不明白也不重視敬虔的生活。我們的責任是把「敬虔」生活的真諦活出來,引領已經信主的人,存敬畏神的心生活。對基督徒而言,現有的世界是暫時的,也是有惡勢力橫行的,因此基督徒要在其中有屬乎基督的新人的表現。
基督與神是合一的,基督就是神。主顯現時我們是否喜樂,就看我們基督徒今天的生活如何。信徒等候主的再來;「所盼望的福」就是基督在他的榮耀裏顯現,主再來時所要帶來的福。因為罪得赦免和生活上得主看顧之福是今生已得著,或繼續享用的;基督再來時我們身體的改變、榮耀的賞賜並與主永遠同在的福則是今生所未得,是「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來「等候」、「盼望」得著的。
主耶穌基督「舍了自己」的目的是「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在此,強調神救贖之目的,既是要救我們脫離一切罪;所以,信徒就當潔淨自己,過分別為聖的生活,「熱心為善」,行善行義,引人歸義,才不致辜負他的恩典。在提多書中多次提到行善,參(多二7;多二14;多三1;多三8;多三14);行善是神召我們的旨意,神救我們是要我們脫離罪惡,行善行義:
「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 (彼前二15)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三17)
認識神和基督為救主的人,就可以在生命生活中有改變;而且神的旨意和人的盼望都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改變。
『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我們原來是和世人同流合汙,混在一起的。現在神用他潔淨的工作,把我們從世人汙穢的堆裏,分別出來,使我們脫離世俗情欲,和罪惡敗壞,一切的汙穢,而與世人有了不同,成為分別為聖的人物,在混濁的世界中作屬神的聖潔獨清的子民。
「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欲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多三1-3)
我們要順服作官的、掌權的,因為「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製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善的臣宰」(彼前二13-14)。注意:「為主的緣故」是整個教訓的關鍵;換言之,隻要能叫主的名被人信服,得著榮耀,對主福音的見證有利,信徒就應盡量順服人的一切製度,在國家社會中,成為一個奉公守法的公民。幫助社會的安寧進步,這也是信徒應有之本分。
「順服作官的,掌權的」,是以那些官和掌權者都是按公正行善,不抗拒神的人而論。倘若政府的命令使我們背棄信仰,則依照使徒和許多古聖徒們的榜樣,「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在聖經中「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是指神所要我們行的善,亦即遵行神的旨意行善。參(弗二10);(多二7;多二14;多三1;多三8;多三14);(彼前二15)。
基督徒對人不可任意說毀謗的話,乃應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不可與人爭競,要有聖靈的和平、溫柔的果子。
這幾節把信徒未重生之前與重生之後的情形作一比較。說明信徒不該像未重生前那樣過著各種罪惡的生活;乃當表現神兒女的美好見證。不論對政府,對一般人,都應當如上文所說的,曉得行各樣善事,不與人爭競。這樣才不辜負神藉聖靈重生我們的恩典,也才足以顯示我們是有永生盼望的屬神後嗣。
追述已往未信主的情形。在此共提及九項的罪:「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欲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是不認識神;悖逆神;受罪惡、各種今世虛榮,以及假宗教的迷惑;奔波勞碌,竭盡心思才智,不過為滿足肚腹、男女、爭名貪利等各樣的私欲,整個人生變成服事私欲、追求各種享樂的人生;心中存著惡毒、怨恨、嫉妒,因嫉妒的心,就會生出各種罪來;我們本來是值得憎恨的;而且不但自己本身可恨,且彼此相處時,又互相恨惡。根本原因在我們的生命已經敗壞。
「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就是神借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 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多三1-8)
神恩典的作為,是出於神愛的心。所以恩典乃是神愛的顯明。神的愛顯出來,臨到我們,就是恩典。神的愛原來在神的心裏,等到顯出來,就成了我們的救恩。本節表示,神我們救主要拯救我們的恩慈,早已蘊藏在他心中;但卻照他的時候逐漸顯明出來。對於整個人類救贖計劃之實施,神有他的時候;當時候滿足時,基督降世,「他便救了我們」。
按我們實在的情形說,我們不但沒有義行,倒滿了罪惡,連神的恩典都不配,但他的憐憫叫他的恩典臨到我們不配蒙恩的人。
這裏提到神的拯救的兩個要點:
1、他為什麽救我們?
不是因我們有什麽好,乃是因他自己的憐憫。參(弗二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2、他怎樣救我們?「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重生的洗」:
因為神藉著水和聖靈生了這個世界(創一1-2),重生也是藉著水和基督的聖靈: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三5)
借著重生的洗,我們得以在基督裏(約壹五)。
「和聖靈的更新」。藉著基督的聖靈重生了信徒,因而生命首次更新,成為新造的人(林後五17;加六15;弗二15;弗四24;西三10)--有基督生命的人;且基督的聖靈又住在信徒心中,使他們的心靈意念都繼續獲得更新、變化(羅十二2),能以明白和遵行神的旨意。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三27)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借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二15)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10)
『重生的洗』,不是把我們汙穢的天性洗潔淨,因為重生不是改變我們敗壞的天性。重生是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神的性情--就是基督的生命和性情;隻要我們有一顆願意舍己背十字架,讓基督的生命掌權的心,基督的生命和性情就可以使我們脫離我們原有汙穢的生命、天性,從我們身上流露出來。而這些是靠我們從前的生命不能做到的。是靠著基督的聖靈的更新。
聖靈是基督的聖靈,藉著因我們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名而受了重生的洗所賜下的。每個重生的基督徒都有基督的生命在裏麵,是我們可以靠著來舍棄老我,活出基督的生命,在基督裏合一的。
神照他的憐憫藉聖靈重生我們,叫我們因著神的救恩而得以稱為義,得以有基督的生命,得以有永生的盼望而成為神的兒女。注意原文的「可以」是表示或然性,而不是必然性的詞。神白白賜下的救恩使我們「可以」有永生的盼望而成為神的兒女,但我們必須徹底悔改,願意和竭力追求靠著聖靈的更新,成聖在基督裏合一,才能真正成為神的兒女,光明之子,承受永生。
把真理的道切實講明的結果,可使那些「已經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基督徒若因誤解神的恩典而不務正業、不好好作工、不行善行義,將完全誤解了聖經真理的結果。他們若明白真理必然會殷勤作工,行善行義,引人歸義。要留心作主的聖工,行善行義,引人歸義。這些都是美善的事,是對人有益的,也會是討神喜悅的。
要切切實實的講明神救恩的道理:(1)十字架是神我們救主的恩慈,是他向人顯明慈愛的時候;(2)救我們的原因:不是我們的義,乃是神的憐憫;(3)得救的方法: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是因他的恩,人才得稱為義;(4)得救的盼望:永生、成為後嗣;(5)得救的效果:必會留心作正經事,留心作主的聖工,行善行義,引人歸義,又有善良離棄罪惡的品格。
經文解析及修訂是在聖靈的光照帶領下。一切感謝讚美榮耀歸給主!
提多書第二章11-15節;第三章1-8節:
【多二11】「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文意批注〕
「因為」連接上文,解釋信徒們,不論年老長者、家中主婦或仆人,為什麽都應當「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就是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神的恩典實際就是神自己在基督裏作我們的一切,救我們進入主的天國(提後四18)。
這恩典在永遠裏就在基督耶穌裏賜給了我們(提後一9),然而在舊約裏一直是隱藏的。到了新約,借著基督耶穌的第一次的顯現才表明出來(提後一10)。
神的救恩既為救「眾人」,此救眾人的旨意既已顯明,則一切信徒都當各盡本分,將自己已經蒙恩的見證顯在人前,使各階層的眾人也都可以認識神的救恩,這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不辜負他的恩典了。
【多二12】「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文意批注〕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在原文裏並沒有『的心』兩個字。敬虔不是心的問題,敬虔是一個生活,敬虔是神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了。
『教訓』包括教導、教訓、訓導、糾正和管教。教會對信徒的責任有若一間學校,但這是『恩典的學校』。
『除去』就是拒絕、去掉、拋棄;
『不敬虔』就是不彰顯神,過典型世俗人的生活;
『世俗的情欲』是指要在今世尋得滿足的情欲,所以是彰顯我們的肉體。『世俗』即『屬世界的』;『情欲』乃由罪人內心所發出的一種貪心的戀情,屬於世上的人所追求的東西,是『世俗的情欲』。信徒不單隻要過敬虔的生活,還要在內心的動機上,拒絕屬世的情欲。
「除去不敬虔的心」,在聖經中不敬虔的意思就是不信與不義。如彼後2章論挪亞時代,與所多瑪、蛾摩拉之時代,都被稱為「不敬虔的時代」(彼後二5-6);而那位僅僅得救的「義人」羅得卻被稱為「敬虔的人」(彼後二7-9)。今日的世代正像挪亞的日子那樣(太二十四37-39),是不敬虔的世代。神的救恩在這世代顯明出來,是要叫我們蒙恩的人除去不敬虔的心,與不信不義的人分別出來。
「和世俗的情欲」,約翰一書中亦將情欲與世界相提並論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約壹二17),情欲的事是屬於這世界的;在此所謂「世俗的情欲」也是同一回事。「情欲」在聖經中的用法有時指舊生命中的壞傾向,如(加五17)「情欲和聖靈相爭」,故又稱為「肉體的情欲」,或「肉體邪情私欲」(加五16-24);但有時卻被當作是屬世界的壞事,如上文所引(約壹二17)的話。它一方麵指人舊生命的敗壞,因世人既都屬情欲,各種情欲的事成了世人的習慣和風俗,形成一種普通的風氣;於是另一方麵,它又成了一種誘惑人的「環境」,使人裏麵的壞傾向更容易接受外麵的試探,所以「情欲」又被稱為「世俗的情欲」。
「世俗的情欲」包括些什麽事呢?(加五19-20)告訴我們:「情欲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奸淫、汙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上文是消極方麵,應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下半節則指積極方麵要留意的事。
「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今世』指基督還未再來以前。
『自守』就是自律。自律地生活就是謹慎地、自我約束地生活。意即明智及有自製力。『自守』包括個人的靈性,信仰上的純全,生活上的聖別,能守住自己的崗位,不因試探跌倒。
『公義』即公平。自守是對我們自己;公義是對別人;敬虔則是對神。『公義』注重待人與處事方麵。這不是要我們用嚴厲或審判官的態度處事待人;乃是要我們不苟且徇情,不屈枉正直,站在真理一邊,不畏人的權勢,公正不偏袒地處事待人。
『敬虔』是人對神的正確的態度和生活的方式;
試將本節經文與上節比較,可知蒙救贖者在生活上應有的改變是什麽。這恩典不是叫人可以隨意犯罪;而是叫我們過敬虔的生活。這種敬虔生活,乃是不論那一階層的信徒,都應當有的生活。
本節兩次提及「敬虔」,敬虔生活是信徒生活中所要強調的。在今日教會日趨世俗化的傾向中,許多人不明白也不重視敬虔的生活。我們的責任是把「敬虔」生活的真諦活出來,引領已經信主的人,存敬畏神的心生活。
對基督徒而言,現有的世界是暫時的,也是有惡勢力橫行的,因此基督徒要在其中有屬乎基督的新人的表現。
【多二13】「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或譯:神──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文意批注〕
『等候』亦可作『期待』,是現在分詞;所期待的,便是『所盼望的福』,此句應作『蒙福的盼望』。
『所盼望的福』按原文是『那有福的盼望』,就是基督在他的榮耀裏顯現。
『至大的神的榮耀』就是父的榮耀(太十六27),已經賜給了子(約十七24)。
『榮耀顯現』即指『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著眾使者降臨』(太十六27)。用來表示基督道成肉身;(提後一10)用此字表示主第二次顯現。
『神──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破折號)指耶穌基督原是至大的神成了肉身,故他降生時所取的兩個名稱:耶穌──耶和華救主,和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1~23),啟示他是至大的神。
注意中文聖經小字「或作無和字」,表示有些古卷是沒有和字的,而再次稱救主基督為神。這裏多次直接將神與救主同稱(參一3;二10;三4;提前一1;二3),可見基督與神合一,且證明基督就是神。
主顯現時我們是否喜樂,就看我們基督徒今天的生活如何。
本節的主要教訓是要信徒等候主的再來;「所盼望的福」就是主再來時所要帶來的福(彼前一13)。因為罪得赦免和生活上得主看顧之福是今生已得著,或繼續享用的;基督再來時我們身體的改變、榮耀的賞賜並與主永遠同在的福則是今生所未得,是「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來「等候」、「盼望」得著的。
【多二14】「他為我們舍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
〔文意批注〕
本節繼續13節的意思,勸勉信徒等候主來。上節是論等候主來的福,本節則解明所等候的主基督曾為我們作了些什麽?對我們有什麽要求?
『贖』指用代價來買(林前六20;彼前一18~19;提前二6)。『贖』即救贖、釋放及使自由。
『罪惡』原意為不法的;『脫離』原文為一前置詞,與『贖』一起用,全句可作『要我們從一切邪惡中得釋放』,不再為邪惡所捆綁和控製。
『特作自己的子民』按原文是『歸他自己成為獨特的子民作他的產業』;『獨特的子民』是從舊約借來的說法(申七6;十四2;廿六18),表明這子民是神自己所擁有,作為他的子民(出十九5),他自己的產業(彼前二9)。
本句中的「要贖」不是指時間上他還未贖(贖罪之功他已作成);乃是指他「舍了自己」之目的是「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在此,強調神救贖之目的,既是要救我們脫離一切罪;所以,信徒就當潔淨自己,過分別為聖的生活,「熱心為善」,行善行義,引人歸義,不致辜負他的恩典。在提多書中多次提到行善,參(多二7;多二14;多三1;多三8;多三14);行善是神召我們的旨意,神救我們是要我們脫離罪惡,行善行義:
「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 (彼前二15)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三17)
認識神和基督為救主的人,就可以在生命生活中有改變;而且神的旨意和人的盼望都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改變。
『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我們原來是和世人同流合汙,混在一起的。現在神用他潔淨的工作,把我們從世人汙穢的堆裏,分別出來,使我們脫離世俗情欲,和罪惡敗壞,一切的汙穢,而與世人有了不同,成為分別為聖的人物,在混濁的世界中作屬神的聖潔獨清的子民。
【多二15】「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
〔文意批注〕
『這些事』是指1~14節裏的事。
『講明』指福音的傳講;『勸戒』指基督真道的教導;『責備』指對異端邪說的禁止。
『用各等權柄』是修飾『勸戒人』和『責備人』;『權柄』或作『命令語氣』,原意『命令』。就是在各方麵用權柄的話命令式地勸勉人、責備人,好像下命令一般。
不但在責備人的時候,要用權柄;講明各等真理的教訓和勸戒人的時候也要用權柄。
「要用一切的權柄」,就是盡用他所有權柄的意思。神仆人所有的,當然不是今世權位之權柄,乃是屬靈的權柄,真理的權柄。一個人常被聖靈充滿,順服神的旨意,就有屬靈的權柄(參徒十三9~12);若能通達真理,常從神那裏得著真理的信息,就有真理的權柄。若生活上有好見證,這牧者身份的權威就能受到信徒的尊重。
『不可叫人輕看你』類似於『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提前四12)的說法。當你在傳講的時候,不要讓人認為你的話沒有價值,而不注意聽。
【多三1】「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文意批注〕
「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順服掌權者(參(弗六5-9);(西三22-25);(彼前二13-14))。「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製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善的臣宰」(彼前二13-14)。注意:「為主的緣故」是整個教訓的關鍵;換言之,隻要能叫主的名被人信服,得著榮耀,對主福音的見證有利,信徒就應盡量順服人的一切製度,在國家社會中,成為一個奉公守法的公民。幫助社會的安寧進步,這也是信徒應有之本分。
「順服作官的,掌權的」,是以那些官和掌權者都是按公正行善,不抗拒神的人而論。倘若政府的命令使我們背棄信仰,則依照使徒和許多古聖徒們的榜樣,「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五29)。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在聖經中「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是指神所要我們行的善,亦即遵行神的旨意行善。參(弗二10);(多二7;多二14;多三1;多三8;多三14);(彼前二15)。
【多三2】「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文意批注〕
「毀謗」就是說別人的壞話,使人受虧損。基督徒無論對誰都不可任意說人的壞話,自己喜歡的人固然不說,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應當說,乃應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弗四29)。
「不要爭競」,毀謗與爭競有關。為著要使自己顯得比別人好,往往除了盡量顯露自己之外,還要把別人說壞了;所以毀謗和爭競總是連在一起的。
「總要和平」,和平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加五22)。我們所傳的福音被稱為「和平的福音」(弗二17),每一個已經與神和好了的人,也都有責任勸人與神和好(林後五18-19);所以不論別人怎樣爭權奪利,神的兒子「總要和平」。
「向眾人大顯溫柔」。真正的溫柔不是隻在某一兩個人跟前顯得溫柔;乃是向「眾人」都顯得溫柔,那才是聖靈所結果子之「溫柔」。主耶穌說:「我心裏柔和謙卑」(太十一29),所以溫柔的信徒是像主的信徒。
〔話中之光〕
這幾節把信徒未重生之前與重生之後的情形作一比較。說明信徒不該像未重生前那樣過著各種罪惡的生活;乃當表現神兒女的美好見證。不論對政府,對一般人,都應當如上文所說的,曉得行各樣善事,不與人爭競。這樣才不辜負神藉聖靈重生我們的恩典,也才足以顯示我們是有永生盼望的屬神後嗣。
【多三3】「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欲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
〔文意批注〕
追述已往未信主的情形。在此共提及九項罪:
1、「無知」:指對神的事和神的道愚昧無知,對於永死的痛苦與永生的福樂全無概念。
2、「悖逆」:指不服真理、背叛神。不信的人被稱為「悖逆之子」(參弗二2),心中有邪靈運行。
3、「受迷惑」:受罪惡、各種今世虛榮,以及假宗教的迷惑。
4、「服事各樣的私欲」:未信主之前作各樣私欲的奴仆。奔波勞碌,竭盡心思才智,不過為滿足肚腹、男女、爭名貪利等各樣的私欲,整個人生變成服事私欲、追求各種享樂的人生。
5、「宴樂」:按新舊庫譯本,及英希對照本之英譯,此「宴樂」應與上麵私欲連在一起──「各樣私欲和宴樂的奴才」。
6、「惡毒」:聖經小字作「陰毒」,指深藏不露之毒計,暗中害人。
7、「嫉妒的心」:就是不願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好的心。有嫉妒的心,就會生出各種罪來。
8、「是可恨的」:即可惡的。我們本來是值得憎恨的。
9、「彼此相恨」:不但自己本身可恨,且彼此相處時,又互相恨惡。根本原因在我們的生命已經敗壞。
【多三4-5】「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文意批注〕
(一) 愛是神對我們的愛,恩典是神對我們的作為。神恩典的作為,是出於神愛的心。所以恩典乃是神愛的顯明。神的愛顯出來,臨到我們,就是恩典。
(二) 神的愛原來在神的心裏,等到顯出來,就成了我們的救恩。本節表示,神我們救主要拯救我們的恩慈,早已蘊藏在他心中;但卻照他的時候逐漸顯明出來。對於整個人類救贖計劃之實施,神有他的時候(參加三23-24;四4-6);當時候滿足時,基督降世,「他便救了我們」(多三5)。
(三) 按我們實在的情形說,我們不但沒有義行,倒滿了罪惡,連神的恩典都不配,但他的憐憫叫他的恩典臨到我們不配蒙恩的人。
本節提及神的拯救有兩個要點:
1、他為什麽救我們?
不是因我們有什麽好,乃是因他自己的憐憫。意思與(弗二8-9)相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2、他怎樣救我們?
「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重生的洗」:
因為神藉著水和聖靈生了這個世界(創一1-2),重生也是藉著水和基督的聖靈: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三5)
借著重生的洗,我們得以在基督裏(約壹五)。
「和聖靈的更新」。藉著基督的聖靈重生了信徒,因而生命首次更新,成為新造的人(林後五17;加六15;弗二15;弗四24;西三10)--有基督生命的人;且基督的聖靈又住在信徒心中,使他們的心靈意念都繼續獲得更新、變化(羅十二2),能以明白和遵行神的旨意。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三27)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借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二15)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10)
『重生的洗』,不是把我們汙穢的天性洗潔淨,因為重生不是改變我們敗壞的天性。重生是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神的性情--就是基督的生命和性情;隻要我們有一顆願意舍己背十字架,讓基督的生命掌權的心,基督的生命和性情就可以使我們脫離我們原有汙穢的生命、天性,從我們身上流露出來。而這些是靠我們從前的生命不能做到的。是靠著基督的聖靈的更新。
【多三6】「聖靈就是神借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
〔文意批注〕
「聖靈就是神借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聖靈是基督的聖靈,藉著因我們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名而受了重生的洗所賜下的。每個重生的基督徒都有基督的生命在裏麵,是我們可以靠著來舍棄老我,活出基督的生命,在基督裏合一的。
「厚厚澆灌」就是很豐富地賜下。「澆灌」原文是「傾倒」,「流出」的意思。
「厚厚澆灌」隻是形容神所賜恩膏之豐厚,如膏油傾下來那樣;但無理由表示,這是指信徒對領受聖靈方麵之另一種特殊經曆說的。「身上」不應被強調為身體上,它的實際意義是指臨到我們這個人。
【多三7】「 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
〔文意批注〕
本節繼續第5節的意思。神照他的憐憫藉聖靈重生我們,叫我們因著神的救恩而得以稱為義,得以有基督的生命,得以有永生的盼望而成為神的兒女。注意原文的「可以」是表示或然性,而不是必然性的詞。神白白賜下的救恩使我們「可以」有永生的盼望而成為神的兒女,但我們必須徹底悔改,願意和竭力追求靠著聖靈的更新,成聖在基督裏合一,才能真正成為神的兒女,光明之子,承受永生。
【多三8】「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
〔文意批注〕
在教牧書信中,常提及「這話是可信的」(提前一15;三1;提前四9;提後二13)。是強調福音和救恩的真理是真實可信、確鑿無疑的。是對象多疑的多馬(約二十24-29)一樣的信徒的提醒叮囑。
「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講明」,「這些事」,是指該章1-7節的教訓。
把真理的道切實講明的結果,可使那些「已經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基督徒若因誤解神的恩典而不務正業、不好好作工、不行善行義,將完全誤解了聖經真理的結果。他們若明白真理必然會殷勤作工(參帖後三7-12),行善行義,引人歸義。
但「作正經的事」,聖經小字作「留心行善」。中文新舊庫譯本作「留心愛護維持各樣善工」。是留心作主的聖工,行善行義,引人歸義。這些都是美善的事,是對人有益的,也會是討神喜悅的。
要切切實實的講明神救恩的道理(三8):(1)十字架是神我們救主的恩慈,是他向人顯明慈愛的時候(三4);(2)救我們的原因:不是我們的義,乃是神的憐憫(三5);(3)得救的方法: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三5);是因他的恩,人才得稱為義(三7);(4)得救的盼望:永生、成為後嗣(三7);(5)得救的效果:必會留心作正經事(三8),留心作主的聖工,行善行義,引人歸義,又有善良離棄罪惡的品格(三1~3)。
── 摘編自陳終道、牛述光等的經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