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信息

聖靈的工作帶給基督徒的一係列信息,見證和詩歌等。
正文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經文解析(12)-3

(2006-04-28 18:56:02) 下一個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經文解析(12)-3

在基督裏合一: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十二) --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部分經文解析

「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 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詬、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提後三1-5)

信徒應該知道認識到末後的日子有種種遠離神的危險。是普遍的人心敗壞、充滿罪惡、遠離神、人心日趨險惡的危險。這裏共提起約二十種危險的現象。在今天,我們可看見這裏所提的每一樣敗壞,且是很普遍的了!現代的人,道德墮落,正如聖經在此所說的情形,而人們對這些通病卻習以為常。可惜好多基督徒雖然得救了,卻並沒有脫離危險。很多信徒沒有注意對付這些罪,安於這些罪中而不察覺。信徒要明白這些罪的危險性,並應靠主來脫離這些罪,不與敗壞的世界同流合汙。

末世的人心冷淡,輕看道德、真理,甚至有些教會的人士,也隨從教外人士的想法,認為聖經道理標準太高,根本沒有可能達到。他們以為追求靈性上的深造,實在是對自我的束縛,因而不理會聖經的要求,隻管照著世人的看法來行事生活。還有些隻有敬虔的外貌而沒有敬虔的實際,沒有真實敬畏神的心,我們當牢記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這些危險的現象是:人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詬、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

固然光有敬虔的外貌而沒有敬虔的實意是沒有價值的,但是有了敬虔的實意,決不會沒有敬虔的外貌的。因為敬虔是發源於神的生命的,神生命的本性是敬虔的,這生命若能在我們身上彰顯,就必定是敬虔。神作工的原則總是從裏麵作到外麵的。人若隻注重敬虔的外貌,而不是出於敬虔的生命的,那就這一種的行為等於偽裝,是沒有敬虔的實際的。但是我們若存敬畏的心,怕有自己的活動,在那裏反對、拒絕、定罪一切不敬虔的思想、言語、動作、態度,以致外麵不得不受約束(若不受約束,裏麵就過不去,就受責備,就不平安),這一種敬虔的外貌才是真的。

「 不但如此,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後三12)

「立誌」,為基督的緣故受苦,也需要「立誌」,為自己選擇;不是順其自然地作基督徒就是為基督受逼迫,而是要有受苦背十字架的心誌,才能在基督裏過敬虔聖潔的生活。

「 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 在基督耶穌裏」A、是指基督徒,重生得救而得以在基督裏;B、「 在基督耶穌裏」是靠著住在裏麵的基督,定睛在基督身上,遵行基督的教訓,跟隨基督的腳蹤,活出基督的生命。

「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人,是屬於主的人,是真正最終得救,能得以進入天國的,是要同羔羊一起與魔鬼爭戰的聖徒。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一定要受逼迫背十字架,就如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經曆的:

A、因為與魔鬼邪靈的爭戰不可避免(太四);

B、不與世俗的罪和黑暗同流合汙,就會被恨惡(約三19-21):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C、神熬煉我們象熬煉金銀一樣,我們在熬煉中去掉渣滓,成為精金:

「你在苦難的爐中,我(神)揀選你。」(賽四十八10)

「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你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進入到豐富之地。」(詩六十六10-12)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十七3)

「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做器皿。」(箴二十五4)

「風箱吹火,鉛被燒毀,他們煉而又煉,終是徒然;因為惡劣的還未除掉。人必稱他們為被棄的銀渣,因為耶和華已經棄掉他們。」(耶六29-30)

「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賽一25)

「然而他(神)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十三10)

「我必使人比精金還少,使人比俄斐純金更少!」(賽十三12)

經過每一次破碎,我們應該除去身上不討神喜悅的一些渣滓雜質。經過每一次重建,我們會更接近我們在神心目中應有的形象。

D、在基督裏敬虔度日,為義受逼迫受苦難的人是有福的: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10-12)

「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仇敵魔鬼),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曆這樣的苦難。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五9-10)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後二3)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誌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彼前四1)

「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這說明所有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都一樣會受到人的逼迫;並不隻是個別的人才受到如此的待遇。神並沒有偏待我們,這樣受逼迫不但不是被神丟棄的憑據,倒是證明我們的腳步是踏在許多敬虔的人,和許多古代有信心的聖徒所走過的腳蹤上。可見所有跟從基督的腳步去走的,都要準備好他們的心誌,準備為基督受逼迫。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5-17)

聖經的第一個功用,就是叫我們有得救的智慧;它將神在基督裏的救法,和人因信基督耶穌,在基督裏合一的得救途徑,啟示給我們,使我們曉得蒙恩的路,明白得救的方法。

聖經叫人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是說聖經會叫人得著智慧,使人因信基督耶穌得救;因為真正的智慧就是認識敬畏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要相信聖經,運用聖經。它能給人智慧而得救,這智慧和世人的智慧不同;世界的智慧可能叫人犯罪背棄神,但聖經所給人的智慧,卻是叫人因為信靠神而得著救恩。

得著智慧、信靠基督。多讀聖經、明白聖經,就會使我們有屬靈的眼光和智慧,叫我們知道基督是得救的路,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原文是『聖經是神的呼出』:聖經不是出於人的思想,乃是神將他的意思,將他的話語,借著他的靈,呼到寫聖經的人裏麵,再從他們裏麵呼出來。因此聖經是神的話。聖經是聖靈所感的,所以神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聖經就是神所呼出來的話。這一本書從頭一個字到末一個字都是神的話。每一次你一打開聖經來讀,頭一個觀念要有的,第一個步驟要作的,就是要把自己準備好,來聆聽神的話語。

神聖潔的教訓,也叫我們知道什麽是滅亡的路,異端錯誤的教訓。我們作基督徒最大的快樂,或者說最大的福氣,就是天天能借著神所呼出來的話,而接觸神自己,嚐到神自己。

沒有一個好的基督徒,要討主喜悅的基督徒,是不認識神的話的。神今天對人說話,都是根據於他在聖經裏所已經說過的話。可以說,神的旨意,神的心意,什麽事討神的喜悅,什麽事不討神的喜悅,聖經都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了。神的啟示在聖經中已完全了,無需再添加或減少一字(啟二十二18-19)。

聖經既然都是神所默示的,所以是信徒在生活上最好的規範,可以教訓人、督責人、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同時也是傳道工作上是最有力的武器。聖經應該是我們信徒或傳道行事生活的規範:

A、有使人得救的智慧。隻要打開聖經,人的心就會被聖靈光照,尋找就近神之路。

B、用來教訓人、督責人。這是聖靈寫在人心版上的書,叫做錯事的人能覺悟前非,並且把一條正路指給他。

C、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任何教導、學說、理論都要用聖經來作最後的裁判,凡與聖經教訓相違背的,都應該摒棄。

我們得救的人是神的,是有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麵的,所以就是屬神的了。屬神的人怎樣才得以完全呢?要以聖經來接受教訓、督責;作為轉回正路、學義的標準,靠著基督遵行聖經的教導,這樣就得以完全。我們屬神的人,怎樣才能開始行各樣的善事呢?乃是要以聖經作我們生活的標準,接受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接受聖經的話,接受它的督責,定罪為罪,歸向神,以作為我們學義的標準,心思意念都「聖經化」,這樣就可以開始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了。屬神的人既然是得到了神的生命,就當知神是「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就應當以聖經的教訓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經文解析及

修訂是在聖靈的光照帶領下。一切感謝讚美榮耀歸給主!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1-5,10-17節:

【提後三1】「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

(原文直譯)

「但你該知道,末後的那些日子,必有些艱難的時候將要到來」。

〔文意批注〕

「你該知道」是提醒信徒應該知道認識到末後的日子有種種遠離神的危險。

「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或者說末後的日子必有危險來到。是普遍的人心敗壞、充滿罪惡、遠離神、人心日趨險惡的危險。

〔話中之光〕

(一)二至五節共提起約二十種危險的現象。在今天,我們可看見這裏所提的每一樣敗壞,且是很普遍的了!現代的人,道德墮落,正如聖經在此所說的情形,而人們對這些通病卻習以為常。可惜好多基督徒雖然得救了,卻並沒有脫離危險。很多信徒沒有注意對付這些罪,安於這些罪中而不察覺。信徒要明白這些罪的危險性,並應靠主來脫離這些罪,不與敗壞的世界同流合汙。

(二)末世的人心冷淡,輕看道德、真理,甚至有些教會的人士,也隨從教外人士的想法,認為聖經道理標準太高,根本沒有可能達到。他們以為追求靈性上的深造,實在是對自我的束縛,因而不理會聖經的要求,隻管照著世人的看法來行事生活。還有些隻有敬虔的外貌而沒有敬虔的實際,沒有真實敬畏神的心,我們當牢記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提後三2】「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詬、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

〔文意批注〕

1、「專顧自己」

專顧自己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不愛神不愛人,連所行的善也不過是要表揚自己;在教會裏麵熱心也是為著自己的榮耀。從前的人知道自私自利是羞恥的、會被人譏笑的;現在的人卻認為自私自利是合理的。人當然先顧到自己,今天的世界是要讓人的舊性情得到自由發展,發展的結果,當然是以自己為最重要的中心了。所謂「自由發展」說得準確一點,應當是「自我發展」。

2、「貪愛錢財」

末世的人必定更加貪愛錢財,因為這世界愈來愈注重物質和文明的享受、追求肉身方麵的快樂、以物質的富足作為一種誇耀,這樣,當然要貪愛錢財了;因為隻有錢財才能叫他們達到這樣的目的。聖經中因貪愛錢財以致悲慘滅亡的例子不少。「貪財是萬惡之根」,「貪戀錢財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所以主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錢財(瑪門)」(太6:24)。今天我們舉目看這社會,人心實在都是貪愛錢財的。根據人的錢財來決定對待人的態度,這是世人的情形,至於基督徒對錢財應該抱什麽樣的態度呢?是否也像末世的世人那樣貪愛錢財,甚至為著錢財的緣故而犯罪,不顧神的榮耀,叫福音的見證受虧損呢?這樣的人是不能夠事奉神的。

3、「自誇」

末世的人也喜歡誇耀自己。既然生活以自己為中心,當然喜歡誇耀自己。自誇的人必定隻看自己的長處,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就算知道自己的短處,也認為是小可的事,可以原諒;但對自己的一點好處卻看得非常重要:在大災難中要出現的那個「大罪人」,也是喜歡誇口的;並且高抬自己,稱自己為神。人愈來愈自誇,愈表現出那將要來的敵基督的性格;甚至今天有人在教會裏麵,站起來作見證的時候,還是在那裏誇耀自己。聖經告訴我們說,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基督徒應該以耶穌基督的恩典為誇口。

4、「狂傲」

狂傲不但是驕傲,而且是驕傲到瘋狂的地步。狂傲是魔鬼最特出的性格,末世的人既然愈來愈像魔鬼,自然驕傲愈甚,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他們沒有想到驕傲的結果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痛苦,也不會發現,自己內心的許多不平安、仇恨、憤怒、都是為驕傲的緣故。他們不但向人驕傲,還向神驕傲;目中無神,也不敬畏神;不認識神的作為,也不服神的安排;不理會神的律法,和神藉他仆人所發出的警告;甚至否認神的存在,以自己為神。這些人最後的結局是跟魔鬼在一起。

5、「謗詬」

這罪包括毀謗人、造謠說人壞話、及故意說僭妄的話、妄論神的作為。謗詬的意思就是明明知道那件事,卻故意用虛假的話使神受羞辱;或者明知那件事是對的,故意用謊言把它說成假的,來侮辱人、侮慢神。末世的人既不敬畏神,就以神是可以隨便被他們毀謗的、褻瀆的;因為沒有看見神的審判立刻臨到,是以譏笑、羞辱神的名和神的榮耀,作為自己的快樂。主耶穌來到世上的時候,人曾經用類似的態度來譏笑他、毀謗他,以後的使徒們也受過類似的待遇;可是在末世,人要更加大膽地普遍謗詬敬畏神的人,這也是在大災難期中那敵基督所要作的事。

6、「違背父母」

這也是末世的預兆之一。人要愈來愈不孝敬父母,不服從父母的管教,誤解自由和愛的意義,認為反抗父母的教訓才是自由,破壞神在家庭中所安排的次序。今天,有一些主義就是以不要父母作為口號;以鬥爭自己的父母為榮耀,作為信仰新思想前進的記號。

7、「忘恩負義」

末世的人既然「重現實」,講求物質的利益,自然也就輕看朋友的情誼。這樣,就很容易忘恩負義。待人好的不一定得到好報;得到人好處時滿心感激,但事情過後也就忘記了。這是今天社會常見的情形,為什麽會落到這樣忘恩負義的地步呢?因為他們忘記了施恩給他們的神,沒有把神所給人的生命、氣息、才幹、錢財等一切好處看作是神的恩典;反倒看作是自己的才幹。把世上因人的罪惡而有的痛苦患難,隨便諉過於神;說神若是慈愛的,就不會容許災禍發生。其實人的各種罪惡,乃是因為對神忘恩負義,自己招惹而來的。

8、「心不聖潔」

新舊庫譯本將此句譯作「無所聖別」。這「心不聖潔」的意思,不隻是指人心充滿各種罪惡、汙穢的意念,還包括積極方麵未過聖潔生活,沒有把自己從罪惡裏麵分別出來,不把心分別為聖給神。聖潔的生活要分別為聖,如果跟世人一樣就不能過聖潔的生活;不但放縱情欲的罪,不聖潔在神看來就是罪了。

【提後三3】「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 」

〔文意批注〕

9、「無親情」

現代無神主義把親情看作一種罪惡,顧念自己親屬的就是溫情主義,是應該被鬥爭的對象。聖經告訴我們:「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提前5:8)。神在地上設立家庭的製度,就是要人借著肉身的家庭生活,體會到天上家庭的相愛;但是今天世人被魔鬼弄瞎了心眼,盡量破壞神所定的家庭秩序,和家庭中因親情而有的愛;因此對於神所設立的教會──神的家,彼此相愛那種甜美的生活就更沒有認識,愈來愈背離了神設立家庭的目的。我們幾乎每日可從報紙上看到:父母丟棄兒女或兒女不顧父母的事情,並不是為信仰問題,乃是為情欲的緣故,無親情是末世的現象之一。

10、「不解怨」

不解怨也就是不饒恕人。彼得曾問耶穌,應該饒恕人多少次?耶穌告訴他說,七十個七次,也就是要完全的饒恕,不計較多少次;但是在末世,人不但不肯互相饒恕,而且還鼓勵相恨、報複。聖經早就預言在末世時,人要不解怨:憎恨人,也被人憎恨;罪惡加增,痛苦也加增。

11、「好說讒言」

「讒言」原文是diaboloi,就是毀謗的意思,根據楊氏經文匯編,此字是魔鬼的名字;在英文聖經有三十五次譯作devil,指魔鬼,有兩次譯作false accuser,就是誣告的,還有一次譯作slanderer就是毀謗者的意思,隻在此被用作動詞。講到末世的人喜歡說毀謗的話,因為魔鬼就是一個控告者,喜歡控告別人。在末後的時代,人會更充分地把魔鬼的性情表露出來。那立空中掌權者運行在人心中的邪靈,將更有力地控製人的心思,叫人照它的意思說毀謗人的話;不隻是毀謗基督徒,也是彼此毀謗、誣告,要得別人的把柄,完全忘記自己的錯失和虧欠。

12、「不能自約」

就是不能約束自己。我們人既已經賣給罪,在罪中愈深,就愈發沒有約束自己的能力。所以末世的人罪惡的力量更大,也更加沒有控製自己的力量;人不但不接受神的話語,也拒絕普通人的社會道德觀念。

13、「性情凶暴」

末世的時候,人所受的教育更高深,文明更進步,性情卻更接近原始時代那種野蠻和凶暴的行動,更像野獸那樣沒有理性;因為失去了約束自己的能力。既然與神斷絕了交通,就像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他們也自認人是猴子進化而來的,原本就是獸類。

14、「不愛良善」

照新舊庫譯本的翻譯是「仇恨良善」。不隻是不愛;且是恨惡良善,把良善當作仇敵。主耶穌說:「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3:19-20)。這就是說明了末世的人為什麽會恨惡良善;因為良善會把他們的惡行顯露出來,就像光把黑暗照明一樣。

可惜好多基督徒雖然得救了,卻並沒有脫離危險,仍然不愛良善、不愛神。人若隻顧愛自己、愛錢財、愛宴樂,你們就沒有辦法愛神,就不愛神。不愛神,就不愛良善,因為良善是跟著神的,真實良善的事都是出於神的,幾乎可以說,良善就是神自己。自己、錢財和宴樂,是一個世界裏頭的東西;神和良善,是另一個世界裏頭的東西。你或是愛這個世界的東西,或是愛那個世界的東西,兩者不能兼有。

【提後三4】「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

〔文意批注〕

15、「賣主賣友」

末世的人沒有人格和道義,也沒有責任感,隻要自己能得到利益,就把別人出賣;甚至在信仰上也不例外,正如猶大把耶穌出賣了一樣。許多基督徒為著自己物質上的好處,不惜出賣為他們受死的主耶穌基督,叫他的名受虧損。

16、「任意妄為」

末世的人愈來愈任性。教育家主張自然發展,使人更加任性,更沒有道德和不服從法律;甚至有人認為,國家的法律不一定都要服從;乃是自己認為應當的才去服從。人心既然沒有道德的約束,當然是任意妄為,更談不上遵行神的旨意了。人任意妄為的結果,受虧損的是自己,必定要嚐到自己犯罪的果子。

17、「自高自大」

原文tetupho{menoi,有煙雲飛騰的意思,或如一個地方被霧所籠罩;表示人自高自大,使自己的眼目昏迷,看不見事實的真相、前途的危險。那種驕傲的氣勢,好象煙雲飛騰一樣,態度叫人難以抵受。

18、「愛宴樂」

宴樂裏頭包括筵席,但宴樂不僅僅指筵席。宴樂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娛樂,就是各種的消遣和快樂,末世的人更喜歡吃喝玩耍、放縱肉體的情欲。所以愛宴樂,就是愛娛樂,愛快樂。今天市麵上所賣的東西,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為著人的娛樂,而不是為著日用的必需。基督徒雖然可以有適當的娛樂,可是不應該把尋求享樂作為我們的目標。魔鬼利用物質上的享受、肉體情欲感覺上的愉快,攔阻人愛神,叫人愛神的心變成冷淡。愛宴樂的結果必定不愛神,這是基督徒應該時刻警戒的。

19、「不愛神」

神創造人能愛,是要人喜愛他,要讓人接受他進到人裏頭,進一步享受他、經曆他。今天人如果把這一個愛的功能,用來愛神以外的任何事物,那都是錯誤的。人裏頭的愛,本該是為著神的。這一個愛本該是以神為惟一的對象。凡在神之外的人、事、物,若作了人愛的對象,都是錯誤的。換一句話說,人的愛擺在神身上是對的,人的愛擺在神之外都是錯的。

【提後三5】「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

〔文意批注〕

「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隻在言語上、外貌上,但實際上卻沒有敬畏神的心。

〔話中之光〕

(一)固然光有敬虔的外貌而沒有敬虔的實意是沒有價值的,但是有了敬虔的實意,決不會沒有敬虔的外貌的。因為敬虔是發源於神的生命的,神生命的本性是敬虔的,這生命若能在我們身上彰顯,就必定是敬虔。

(二)神作工的原則總是從裏麵作到外麵的。人若隻注重敬虔的外貌,而不是出於敬虔的生命的,那就這一種的行為等於偽裝,是沒有敬虔的實際的。但是我們若存敬畏的心,怕有自己的活動,在那裏反對、拒絕、定罪一切不敬虔的思想、言語、動作、態度,以致外麵不得不受約束(若不受約束,裏麵就過不去,就受責備,就不平安),這一種敬虔的外貌才是真的。

(三)什麽是「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呢?隻在言語上、外貌上,但實際上卻沒有敬畏神的心。敬畏的實意並不在乎言語和外貌,如外表虔誠、禱告的時候充滿了感歎,而是在乎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真的有敬畏神的心,感覺到我們說話行事時有神在我們旁邊,知道我們所作的是不能越過神所許可的。

(四)在神麵前卻實實在在看見自己的不配,誠心投靠、仰望施恩;這樣的人才有真正悔改的心,才會真正倚靠神而生活,不敢誇耀自己。所謂敬虔的外貌,就是沒有實際內心的一種宗教行為。禱告、禁食並不是不好,奉獻錢財也不是不好;但是如果不是出於真心,都隻能叫我們更加自欺,自以為還有一些好處,便更加放膽去犯罪。我們當牢記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五)這裏提醒信徒對那些有敬虔外貌卻背了敬虔實意的人要躲開;因他們隻懂得宗教儀式、道理而沒有真實敬畏神的心,會絆倒其他的信徒。

【提後三10】「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誌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

〔文意批注〕

「服從」意思是追隨左右,但不是單單學生跟隨在師傅的身邊,而是指身、心、靈都在跟隨師傅,一個真正學道的人。

蒙神喜悅的工人所特有的素質:

(1)「教訓」是指基督的道理。認識基督的真道,遵行神的命令、旨意和訓誨。真理的戰士應該用真理來教訓人,而自己也要服從真理。

(2)「品行」 這是把基督的道理化為行動,活出基督的生命。

(3)「誌向」 心中有基督的人,當他們知道什麽是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在所行的一切事上榮耀上帝,在基督裏合一。

(4)「信心」信心是一切屬靈美德的根基。信心是叫我們信主而得著主的救恩,基督耶穌是信心的源頭,隻有活在基督裏,才能有真實的信心;同時,我們愈認識基督,我們就愈有信心。

(5)「寬容」寬容是神對我們的要求,是愛人如己的表現。如果我們想要得到神的饒恕,我們必須先饒恕別人。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六14-15)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彼得)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

(6)「愛心」愛心是聯絡全德的。愛神愛人,是律法的總綱。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約壹四7)

(7)「忍耐」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克服阻撓的精神。當學基督的忍耐(帖後三5)。

【提後三11】「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

〔話中之光〕

(一)跟隨基督的路是十字架的路,受苦難和逼迫是不可避免的(參12節)。隻有如此,才能煉成精金,「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你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進入到豐富之地。」(詩六十六10-12)

(二)注意,保羅提到在過去的一切苦難中,主都把他救出來了,而在寫這封書信時,他已預知自己要為主殉道。換言之,不是神不能救他,乃是保羅的時候到了;這就是說如果不是到了神的時候,神必定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的苦難。

【提後三12】「 不但如此,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文意批注〕

「立誌」,為基督的緣故受苦,也需要「立誌」,為自己選擇;不是順其自然地作基督徒就是為基督受逼迫,而是要有受苦背十字架的心誌,才能在基督裏過敬虔聖潔的生活。

「敬虔度日」就是存敬畏神的心生活行事。不隨從肉體,不徇私情,不跟從世俗,不與罪惡妥協,不怕得罪人,一心求神的歡喜。

「 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 在基督耶穌裏」A、是指基督徒,重生得救而得以在基督裏;B、「 在基督耶穌裏」是靠著住在裏麵的基督,定睛在基督身上,遵行基督的教訓,跟隨基督的腳蹤,活出基督的生命。

「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人,是屬於主的人,是真正最終得救,能得以進入天國的,是要同羔羊一起與魔鬼爭戰的聖徒。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一定要受逼迫背十字架,就如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經曆的:

A、因為與魔鬼邪靈的爭戰不可避免(太四);

B、不與世俗的罪和黑暗同流合汙,就會被恨惡(約三19-21):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C、神熬煉我們象熬煉金銀一樣,我們在熬煉中去掉渣滓,成為精金:

「你在苦難的爐中,我(神)揀選你。」(賽四十八10)

「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你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進入到豐富之地。」(詩六十六10-12)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十七3)

「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做器皿。」(箴二十五4)

「風箱吹火,鉛被燒毀,他們煉而又煉,終是徒然;因為惡劣的還未除掉。人必稱他們為被棄的銀渣,因為耶和華已經棄掉他們。」(耶六29-30)

「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賽一25)

「然而他(神)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十三10)

「我必使人比精金還少,使人比俄斐純金更少!」(賽十三12)

經過每一次破碎,我們應該除去身上不討神喜悅的一些渣滓雜質。經過每一次重建,我們會更接近我們在神心目中應有的形象。

D、在基督裏敬虔度日,為義受逼迫受苦難的人是有福的: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10-12)

「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仇敵魔鬼),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曆這樣的苦難。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五9-10)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後二3)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誌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彼前四1)

「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這說明所有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都一樣會受到人的逼迫;並不隻是個別的人才受到如此的待遇。神並沒有偏待我們,這樣受逼迫不但不是被神丟棄的憑據,倒是證明我們的腳步是踏在許多敬虔的人,和許多古代有信心的聖徒所走過的腳蹤上。可見所有跟從基督的腳步去走的,都要準備好他們的心誌,準備為基督受逼迫。

【提後三13】「隻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文意批注〕

「越久越深,」意思是他們的惡是與時俱增的。

「隻是」這詞說明下文的語氣要改變。雖然那些立誌要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人,忠心地為基督受逼迫;但是這個世代,並不一定會因這些敬虔基督徒所受的逼迫而受感動。這些作惡的,迷惑人的,必愈久愈惡,愈把那些敬虔的基督徒看作是落伍的,愚笨的,容易欺侮的。

〔話中之光〕

(一)有人主張,人應該自由發展,自由犯罪,當他們嚐到罪惡痛苦時,自然就會得到教訓而不再犯罪;這主張是和聖經所指示真理相背的。當然,禁止人犯罪並不是頂好的方法,這正如舊約所宣布的律法一樣;但是,任憑人去犯罪是更壞的方法。人自由放縱的結果決不因此而悔悟,乃是愈久愈惡;因為罪惡和情欲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世人因為沒有法子勝過罪惡,所以隻能借著律法來禁止人犯罪,禁止不了的就把律法修改,再不然,便主張「自由發展」。

(二)在末後的世代,人的罪惡既然愈來愈深,人心便愈來愈硬;他們既然不能受感動,便更加陷在罪惡裏麵。

(三)「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這說明在末後世代,罪惡如何互相增長。犯罪的人要受到罪惡的報應,結果使人類的痛苦增加,不法和強暴的事也更增加。一個沒有基督的人,自己不能勝過罪惡的欲望,也不能因律法的束縛,就能禁止自己不犯罪。當人越過地上的律法去侵犯別人,或是別人越過地上的律法來侵犯他時,律法所能給人的保護是有限的;當地上的律法不能夠替人伸冤時,人就要自己用強暴的方法,或是詭詐的手段去報複別人所給他的虧損。這樣的報複愈來愈多,人的痛苦和強暴的事也就愈來愈多,社會的光景便愈來愈不安了;因為世上的人沒有福音的真道,沒有基督的生命,沒有可以勝過罪惡的途徑。使徒的這句話不隻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預言、一種判斷,說明那些不跟從使徒教訓和使徒所傳福音真理的人,他們的結局是自己落在痛苦之中,同時也受到罪惡的報應。

(四)屬基督的人不要以為強權專治政體總有一天會垮,到時大家就會有好日子過,惡人不可能永遠當道。。這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說法。事實上,世世代代,魔鬼都在一切強權的背後操縱,作惡和迷惑人的是不會消失的,他們隻是以不同的形態出現,而且是越久越惡,我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凡立誌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不是隻適用於新約時代,這是適用於世世代代的警戒。

【提後三14】「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裏,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

〔文意批注〕

「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是在這裏勉勵,要更堅定地持守已經學習、確信的聖經真理和教訓。參(提後一13-14)「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從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麵的聖靈,牢牢的守著」。

「要存在心裏」,就是不要讓已經學習過的、確信的和清楚知道的真道失去。有些基督徒的人像個沒有底的水桶,所學習的都不能存留,我們應該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西三16)。一個真理的戰士,心中應該常存聖經真理的道,隨時被聖靈提醒,用作屬靈的兵器。

「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這「誰」字從下文第15節看來,應該不是單指保羅一人;因提摩太從小明白聖經。「誰」字的重點,在乎表明提摩太所跟從學習真理之道的那些人,都是虔敬愛主、為神所使用的仆人使女,他們所教導提摩太的,也都是純正的聖經真理;所以他所確信所學習的,乃是純正沒有錯誤的神的話語。心中有神的人是紮根在神的話語上,就是聖經,他們傳講的也是聖經裏的話。既然他知道是跟誰學的就更應該把這些純正的真道存記心中。

保羅在自己怎樣領受神話語的方麵,說道:「我素來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加一11-12)。我們真正的夫子是主耶穌基督,他會借著許多認識他的仆人,教導我們明白聖經的真理。如果我們以為一切都要直接從神那裏得到啟示,才算是從神來的,就很容易落在驕傲中;其實神借著他仆人所賜下的各種信息和亮光,也是要給眾教會、神的眾仆人、眾使女知道的。

【提後三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文意批注〕

提摩太既然「從小明白聖經」,已經在聖經的真理上打下美好的根基。所以在他屬靈的心竅一開通以後,就能夠很快地被主重重使用。這情形正如跟從主的那些使徒們,雖然他們在聖靈降臨以前,對聖經已經有相當的根基,隻是屬靈的心竅還沒有開,還不能夠領悟;但是當聖靈一開通他們心的時候,他們立刻曉得如何運用平常所熟悉的聖經,為福音作美好的見證;就如彼得在五旬節時引用約珥書和詩篇的話為福音作見證。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一) 聖經的第一個功用,就是叫我們有得救的智慧;它將神在基督裏的救法,和人因信基督耶穌,在基督裏合一的得救途徑,啟示給我們,使我們曉得蒙恩的路,明白得救的方法。

(二) 聖經叫人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是說聖經會叫人得著智慧,使人因信基督耶穌得救;因為真正的智慧就是認識敬畏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要相信聖經,運用聖經。它能給人智慧而得救,這智慧和世人的智慧不同;世界的智慧可能叫人犯罪背棄神,但聖經所給人的智慧,卻是叫人因為信靠神而得著救恩。

(三) 得著智慧、信靠基督。多讀聖經、明白聖經,就會使我們有屬靈的眼光和智慧,叫我們知道基督是得救的路,神聖潔的教訓,也叫我們知道什麽是滅亡的路,異端錯誤的教訓。

【提後三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文意批注〕

『默示』原文有呼吸的意思。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原文是『聖經是神的呼出』:

(一)意指聖經不是出於人的思想,乃是神將他的意思,將他的話語,借著他的靈,呼到寫聖經的人裏麵,再從他們裏麵呼出來。因此聖經是神的話。聖經是聖靈所感的,所以神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聖經就是神所呼出來的話。這一本書從頭一個字到末一個字都是神的話。每一次你一打開聖經來讀,頭一個觀念要有的,第一個步驟要作的,就是要把自己準備好,來聆聽神的話語。

(二)沒有一個好的基督徒,要討主喜悅的基督徒,是不認識神的話的。神今天對人說話,都是根據於他在聖經裏所已經說過的話。可以說,神的旨意,神的心意,什麽事討神的喜悅,什麽事不討神的喜悅,聖經都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了。神的啟示在聖經中已完全了,無需再添加或減少一字(啟二十二18-19)。

(三)我們作基督徒最大的快樂,或者說最大的福氣,就是天天能借著神所呼出來的話,而接觸神自己,嚐到神自己。

(四)異端邪說,或人的著書立說,不管是怎樣的精彩偉大,都不能滿足人心靈的需要,惟獨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是活水,可以叫人永遠不渴。

聖經既然都是神所默示的,所以是信徒在生活上最好的規範,可以教訓人、督責人、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同時也是傳道工作上是最有力的武器:

1、「教訓」也可譯作『道理』;後再注重道德方麵,如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可見神教訓的目的是道德的。

聖經的話語和教訓是信徒一切生活行事的準則。根據聖經的話的教訓,是有權威、能力、能使人服從的,也是傳福音有力的工具和兵器。

2、「督責」,乃是一麵指出已往的錯來,同時又指出前麵的正路,使我們走在其中。

聖經是我們生活的一種標準。聖經好象是一種憑據,證明人的不是;也是一種很確實的根據,是可以定人罪的。英希對照聖經,英文的翻譯是conviction,即定罪的意思。聖經是叫人的良心受到責備的最好標準,叫人為罪自己責備自己,不憑自己的什麽好處,來定人的罪,也不是憑曆史上任何偉人的教訓來責備人;乃是憑著聖經的真理作為標準來定罪。這樣就能叫人的心受感動,且能因聖靈的工作自己審判自己。

3、「使人歸正」,「歸正,」或譯更正,叫人重新伸直。

人受了督責,被神的話定了罪,就歸向神,這是很自然的次序;我們應該用神的話像路燈一樣照明人的道路,使他知道自己是迷路的羊,能走回羊圈(詩一一九165;賽五十三6)。「歸正」告訴信徒,聖經是我們走到正路上的方向。傳道人要用聖經叫人回轉到正路上;信徒也應當以聖經作為正路的標竿「使人歸正」。

4、「教導人學義」

注意這「教導人學義」是在「使人歸正」以後,我們先用神的話來教訓人、督責人,叫人心因神的話受責備,就悔改歸神;然後再用神的話教導人學義。耶穌從來沒有叫那些不信他的人,要彼此相愛、作好事;乃是要求那些已經信他的人要彼此相愛、有好行為,叫人看見了就歸榮耀給神。所以我們不能將這次序顛倒,在使人歸正之前就教導人學義,用神的話督責人,我們不能叫一個死人去做什麽好事,必須先叫他活過來,然後才能叫他做這個,做那個。「教導」包括教育、管教、訓練、指導等等意思,信徒應該以聖經作為學習、受教育的標準,聖經要判定我們的指導對或不對。所以這四件事──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一方麵指示信徒,如何以聖經的話作生活行事的規範,另一方麵則指示傳道人如何用聖經的話傳道作工。

「都是有益的」,這是指聖經對以上所說的事都是有益的。既然我們在生活行事工作上,都要認清我們的標準──聖經,便都是有益的;如此,離開了聖經,也就都是沒有益的。聖經應該是我們信徒或傳道行事生活的規範。

A、有使人得救的智慧。隻要打開聖經,人的心就會被聖靈光照,尋找就近神之路。

B、用來教訓人、督責人。這是聖靈寫在人心版上的書,叫做錯事的人能覺悟前非,並且把一條正路指給他。

C、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任何教導、學說、理論都要用聖經來作最後的裁判,凡與聖經教訓相違背的,都應該摒棄。

【提後三17】「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文意批注〕

「屬神的人。」我們得救的人是神的,是有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麵的,所以就是屬神的了。我們不是沒有主的人,我們既是屬神了,就是在神的主權之下。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屬神的人怎樣才得以完全呢?要以聖經來接受教訓、督責;作為轉回正路、學義的標準,靠著基督遵行聖經的教導,這樣就得以完全。「得以完全」在這裏有「裝備齊全」的意思。這「完全」不是指一個人品格上、生命上的完全;乃是好象工程師把各種材料預備齊全,就可以開始建築了。照樣,我們屬神的人,怎樣才能開始行各樣的善事呢?乃是要以聖經作我們生活的標準,接受聖經是神所默示的;這樣,我們就可以裝備好行各樣的善事了。我們既然接受聖經的話,接受了它的督責,定罪為罪,歸向神,以作為我們學義的標準,心思已被「聖經化」,這樣就可以開始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了。

「叫屬神的人」,這說明隻有屬神的人才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還沒有屬神的人,是不能用聖經作為行善根據的,因為他還沒有神的生命;反過來說,既然是得到了神的生命,就當知神是「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就應當以聖經的教訓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我們所行的各樣善事都應該根據聖經,惡事固然不該行,就是善事也應該以聖經為根據;因為聖經是信徒一切生活行事的標準。在這凡事都離開聖經的時代中,正是人要擺脫神話語的束縛,推翻聖經的標準,以自己所定的標準來生活行事的時候;我們每個基督徒,每個傳道人就要準確地緊緊抓住這裏的囑咐,要得以完全,行各樣的善事都不能離開聖經的標準。

──

摘編自倪柝聲、陳終道、鍾鵬章、牛述光等的經文解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