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遊莫愁湖

(2025-07-31 11:37:17) 下一個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這個城市,一直讓我惦記著要重遊一次。

    去年八月回故鄉上海期間,上網下單上海虹橋至南京南站的高鐵票,在點擊付款完成的那一刻,有一種久違的欣喜,坐上高鐵上望向窗外時更是有點小激動,三十多年前的回憶也隨之撲麵而來。

    那一年從女中畢業步入大學生活,一切都是那麽的新鮮美好,第一次與那麽多其他專業的男女同學們一起坐在階梯教室裏上大課;第一次離開家住宿在學生公寓裏的那一顆暢想未來的自由之心;還有第一次自由行去南京遊玩的我們,如初生牛犢不怕虎。

    記得計劃是周五放課後出發周日回,完全不會耽誤周一早上的課。說走就走,男女同學七八個,坐上了奔赴南京的列車。

    大家建議由我主管「財政」,除去火車票和住宿費,剩下的就是交通費和吃飯。由我管錢,又必須精打細算,能節省的自然就是吃的費用了。那年頭住宿的酒店不帶早餐,城市公共交通很不發達,街上的飯店亦寥寥無幾,加上人生地不熟,於是買了一堆麵包,上一頓吃圓麵包、下一頓就吃方麵包,有趣開心又快樂。

    我們漫步在清晨的玄武湖公園裏,自由自在,在初升的太陽下,朝氣蓬勃;我們去明孝陵走那條石像路感受曆史,道路兩側排列的那些用整塊巨石雕刻而成的神獸,氣魄宏大;我們去莫愁湖公園,依次踏著石頭走近荷池中央,站在莫愁女雕像前拍照……

    回憶的畫麵就在眼前,沒想到再遊莫愁湖,已相隔三十多年。

    結伴同行的友人因家中急事提前一天回了上海,於是我獨自一人預約了莫愁湖的入園票以及勝棋樓片區的預約票,疫情後就是這樣,什麽都需要預約。

    藍天白雲,天氣極好,心情也極好,信步在莫愁湖邊,微風習習,湖中微波粼粼,湖邊碧波蕩漾,行走於莫愁楹聯長廊,連踏在木質的地板發出的聲響也是好聽的。莫愁湖公園如今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每一處的景致都是出乎意料地美,美不勝收。盡管八月的天氣非常熱,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的興致。

    走進勝棋樓片區,穿梭在山石鬆竹、花木綠蔭之中,清涼舒適,幽靜的古風小徑和那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曾經來過,依稀可辨。月洞門上刻著的「到此莫愁」,亭柱兩側有楹聯寫著「虎踞龍盤中山王氣,鳶飛魚躍少女莫愁」。

    坐在莫愁水院的長椅上,看著眼前的漢白玉莫愁女雕像一如往昔、栩栩如生,藍天中掛著朵朵白雲,黛瓦上看得見遠處的楊柳依依,簷下風鈴隨風響起清脆悅耳的聲音無比的好聽。

    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是否要再踏著石頭走近荷池中央,如同那年一樣站在莫愁女雕像前拍一張照片?

    那年的七八個同學中有鐵打的閨蜜也有曾經的初戀。我們在校園相識,同班上大課、同聚在食堂吃飯,一起學跳舞、學溜冰、學打牌;我們在聖誕的燭光裏留下誓言,在繁星閃爍下互訴情衷;我們熬夜一同複習迎考、考後一同拿到獎學金舉杯暢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清楚地記得那次回上海的火車在途中誤點,停車讓路不開了,我擋不住睡眼朦朧,在車上念叨了半個夜晚,一定要趕回學校上第一節的高等數學課。想想那時候往來南京與上海的火車要開十個小時,而如今的高鐵隻需要一個半小時。

    第一次旅遊結束後的結果就是那個周一的早上鈴聲響起時,隻有我一個出現在高等數學的課堂裏,其他人都去睡覺了。如今每次說到此事的時候,還是覺得甚是有趣。

   校園裏大鍾上時針的跳動像極了我們追逐前程的步伐,而轉瞬即逝的是我們的青春。後來的我們,七八個同學各奔東西,有人遠赴新西蘭,有人飛往英國,有人移居美國,有人還在上海,也有人早已失去了聯係……

    默默地起身,離開莫愁水院前,我沒有與莫愁女照。原路返回時再一次走過那一條悠悠長廊,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走錯了路,沒找到大門,卻遇見了一大片無比美麗的荷花區域。

    原來莫愁湖盛產蓮藕,莫愁湖公園是夏季裏有名的賞荷勝地,翠綠的荷葉間朵朵荷花綻放,花香襲人。盛開的景象,滿池的碧綠,是我見過規模最大最豐富的精品荷花區域。於是,我邊走邊對自己說:其實走錯路沒什麽,前方或許有更好的遇見。

    步行轉過幾個彎後終於回到公園的大門,抬頭又見「到此莫愁」四個字高高在上,仿佛在為人們拂去繚繞在心頭的愁緒。

    再見了,我不知道下次什麽時候會再來;再見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此文首載於二零二四年七月三日世界日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