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製度視界 史識即興隨筆

鄒英美美德, 製度文明筆記,海外原創,即興隨筆,筆落於Lake Michigan與The Pacific Ocean之間。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文明係列·製度文化篇(第九章)》 雙重寓言的舞池——Boney M 的〈Rivers of Babylon〉與〈Rasputi

(2025-08-29 01:37:20) 下一個

 

《文明係列·製度文化篇(第九章)》

雙重寓言的舞池——Boney M 的〈Rivers of Babylon〉與〈Rasputin〉

 

一、導言:從舞曲到世界寓言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歐洲舞池,Boney M 用兩首迥然不同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記:《Rivers of Babylon》與《Rasputin》。

 

前者改寫自《舊約·詩篇》,唱的是流亡與懷鄉;後者取材於帝俄末年的傳奇,講的是權力與欲望。它們一莊重,一戲謔,卻共同組成了一種跨文化的寓言。

 

今天回望,這兩首歌不僅是流行音樂的經典,它們背後所牽連的兩大主題——猶太與俄羅斯——更是當今世界繞不開的製度支點。

 

無論喜歡與否,全球秩序的許多斷裂都正是由這兩條線牽動:一邊是以色列與猶太問題,一邊是俄羅斯與地緣博弈。Boney M 的雙重寓言,反而成為理解現實的一道文化切口。

 

二、《Rivers of Babylon》:聖經的流亡與普遍鄉愁

 

《Rivers of Babylon》最早由牙買加樂隊 The Melodians 在 1970 年創作,歌詞取材自《舊約·詩篇》第 137 篇與《傳道書》。巴比倫河畔,被擄的猶太人坐下哭泣,懷念耶路撒冷——這是一種關於流亡、身份與故鄉的普遍敘事。

 

Boney M 在 1978 年改編時,把雷鬼曲調轉化為迪斯科節奏,但保留了經文的莊重感。副歌部分像吟唱祈禱,使這首歌在舞廳與電台之間傳播時,仍能讓聽者感到精神的肅穆。它訴諸於一種跨越宗教的普遍情緒:在動蕩的世界中,人類都可能成為異鄉人。

 

三、《Rasputin》:帝俄傳奇與冷戰舞曲

 

與《Rivers of Babylon》的肅穆相對,《Rasputin》是一首徹底娛樂化的舞曲。它講述的是俄國末代皇朝的神秘僧侶拉斯普京:皇後的顧問、宮廷的影子、被傳為皇後的情人。他既是聖僧又是瘋子,最終在貴族密謀中被刺殺。

 

在七十年代的西歐,蘇聯是神秘的對手。Boney M 與製作人 Frank Farian 把這一曆史人物包裝成舞曲故事:用“Ra-Ra-Rasputin”的循環吟唱,把複雜的曆史傳奇改寫為可舞、可唱的流行段子。冷戰中的俄羅斯在這裏被消費為一種“異域娛樂”,權力與欲望的故事被轉換為舞池的狂歡。

 

四、音樂的對比:吟唱與狂歡

 

《Rivers of Babylon》旋律悠長,節奏平緩,副歌帶有宗教吟唱的神聖氛圍,適合集體合唱,帶來心靈安慰。

 

《Rasputin》鼓點強烈,旋律循環,副歌像咒語般反複,極易點燃舞池,製造狂歡氛圍。

 

前者是內省與冥想,後者是外放與喧囂。二者並置,正好展現了七十年代末流行音樂的兩極:既能是宗教化的安慰,也能是娛樂化的狂歡。

 

五、製度寓意:流行工業的雙重重塑

 

這兩首歌揭示了同一種機製:流行工業如何重塑曆史與宗教。

 

《Rivers of Babylon》是宗教經典的世俗化,轉化為大眾精神消費的音樂商品。

《Rasputin》是曆史人物的娛樂化,轉化為冷戰語境下的文化消費與異域想象。

 

Boney M 並非真正的原創樂隊,而是製作人 Farian 操作下的文化搬運工。加勒比背景的成員,通過西歐唱片工業的包裝,被賦予演繹聖經、演繹俄羅斯的功能。這種跨文化錯位,正反映了七十年代的流行音樂工業如何利用移民群體,製造全球化的娛樂符號。

 

六、文明側影:今日世界的雙重回響

 

四十多年過去,《Rivers of Babylon》與《Rasputin》並未成為過時的舞曲。相反,它們的背後——猶太流亡與俄羅斯傳奇——在今天的國際舞台上愈發凸顯。

 

《Rivers of Babylon》提醒人們,猶太民族的曆史經驗已深深鑲嵌在現代製度之中:從以色列的生存與戰爭,到美國金融與科技的猶太人網絡,這個主題依舊是全球秩序的隱形底色。

 

《Rasputin》則映照了俄羅斯的製度宿命:權力與神秘的糾纏,暴力與覆滅的循環,直到今天仍在烏克蘭戰場和能源政治裏不斷重演。

 

當代世界的很多裂痕,正是這兩條線索的交匯:一個是民族與信仰的製度記憶,一個是帝國與地緣的製度慣性。Boney M 在七十年代末留下的雙重寓言,至今仍在回蕩。

 

 

附錄:雙曲對照表

 

維度

《Rivers of Babylon》

《Rasputin》

 

來源

舊約詩篇與傳道書,先由牙買加樂隊 The Melodians 演唱,後被 Boney M 改編

俄國末代沙皇宮廷的僧侶拉斯普京,被西方想象與戲謔化

 

主題

流亡、懷鄉、祈禱、信仰的堅守

權力、欲望、神秘、瘋狂的傳奇故事

 

音樂特征

節奏舒緩,旋律悠長,副歌似宗教吟唱,帶來莊重感與集體合唱氛圍

節拍強烈,旋律循環,副歌如咒語般重複,極具舞曲感染力

 

製度寓意

宗教經典的世俗化,轉化為大眾精神消費

曆史人物的娛樂化,轉化為冷戰語境下的文化消費

 

附錄:歌曲收聽鏈接(可點擊)

 

《Rivers of Babylon》 Boney M 官方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G6xHcCR-w

 

《Rasputin》 Boney M 官方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6y1AkoZkmQ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