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4日那個夜晚,和隨後的黎明,從未遠去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駁斥“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台灣健保的福利本質與親共者的邏輯謬誤
(2025-10-13 20:12:37)
下一個
引言:從“我交了錢”到親共傾向的矛盾
在台灣,部分親近中共的人士常以“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來辯護自身權益,試圖將全民健保簡化為等價交換的商品關係,以掩飾其在政治上傾向專製政權的矛盾立場。這一論調表麵理直氣壯,實則誤解了健保的福利本質,忽視了台灣民主製度對這一體係的支撐,更無視了中共醫保的“套利”本質與信用缺陷。本文從健保的製度設計、財政結構和社會價值入手,駁斥“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論點,揭示其背後的邏輯謬誤,並通過對比中共醫保,警示親共者對專製政權的盲目信任。台灣健保的福利本質:遠超“交錢換服務”1. 低成本與高覆蓋的奇跡台灣全民健保自1995年實施以來,以低成本、高覆蓋成為全球典範。2023年,健保年人均保費約2.2萬新台幣(約700美元),低於最低月薪(26,400新台幣,約830美元),僅占年收入的2.7%。相較之下,美國私人醫療保險年均保費高達7000-8000美元,覆蓋率遠不及台灣的99%以上。患者自費比例在台灣不到10%,而美國高達50%。這一低保費、高保障的模式,絕非簡單的“交錢換服務”,而是福利製度的體現,旨在確保全民享有平等的醫療權。2. 政府補貼與再分配的核心親共者宣稱“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試圖將健保降格為市場交易,忽視政府補貼的決定性作用。2023年,健保總支出的40%來自政府財政補貼,來源於全體納稅人的貢獻,而非僅依賴個人保費。這種再分配機製確保低收入群體也能享受高質量醫療。例如,一個月薪26,400新台幣的勞工,年繳保費約2.2萬新台幣,卻可獲得遠超此價值的醫療服務,如癌症治療或重大手術。這種保障顯然不是“等價交換”,而是社會互助的體現,體現了台灣對公民尊嚴的承諾。3. 民主監督的製度保障健保的低成本與高效,離不開台灣民主製度下的財政透明和公眾監督。健保局每年公開預算,接受“立法院”審查,公民通過媒體和選票監督政策執行。這種透明機製確保資源公平分配,避免官僚腐敗和特權侵蝕。親共者享受健保紅利,卻傾向中共的專製體製,無視其缺乏監督的“套利”弊端。健保不僅是經濟保障,更是民主價值的結晶,絕非親共者口中的“應得商品”。中共醫保的“套利”本質:信用缺失的對照為凸顯親共者邏輯的荒謬,需對比中共的醫保製度。其“套利”本質不僅體現在資源分配的不公,更反映了專製體製的信用缺陷。1. 高自費與不平等的真相中共醫保表麵覆蓋13.6億人(國家醫保局2023年數據),但實際運作充滿不公。《柳葉刀》2022年研究稱中國醫療自費比例為30%,但這一數據可能低估了真實情況。獨立調查,如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2021年報告顯示,農村和低收入群體的自費比例可達50-70%,重大疾病如癌症的治療自費甚至高達80%。例如,《財新網》2022年報道,部分三甲醫院的癌症患者需自費數十萬元,醫保僅覆蓋基礎治療。城鄉割裂(城鎮職工醫保報銷70-90%,城鄉居民醫保僅50-70%)和藥品限製,導致普通民眾的醫療負擔遠超官方數據。2. 特權階層的“套利”機製中共醫保優先保障體製內群體,如公務員、國企員工和軍方人員,他們享受高報銷比例(90%以上)和特供醫療資源,如北京301醫院。《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報道,體製內人士的“公費醫療”幾乎全額報銷,而普通民眾需承擔住院押金和非醫保藥物等高額費用。這種“套利”機製讓醫保資源向特權階層傾斜,拉低了平均自費比例,掩蓋了普通民眾的真實負擔。實際自費比例可能在40-60%之間,農村和低收入群體更高,遠超《柳葉刀》的30%。3. 腐敗與資源流失中共醫保基金管理不透明,腐敗頻發。2021年,國家醫保局曝光醫院和藥企虛開處方套取資金,涉及金額超百億元。《南方周末》2023年報道,部分地方醫保基金被挪用於非醫療項目,如基建投資。這些資源本應惠及患者,卻被體製內機構“套利”。相較之下,台灣健保的民主監督杜絕了類似腐敗,確保資源用於全民。4. 政治化運作的信用缺陷中共醫保被用作維穩工具,報銷流程繁瑣,異地就醫需層層審批,常被拖延或拒絕。這種“承諾不兌現”的模式,與台灣健保的即時保障形成鮮明對比。親共者若以“我交了錢”辯護台灣健保,卻幻想大陸醫保能提供同等保障,無疑是對中共信用缺失的盲目信任。駁斥“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邏輯謬誤與政治盲點1. 謬誤一:將健保簡化為市場交易“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試圖將健保降格為等價交換,忽視其福利本質。健保的低保費遠低於實際醫療成本,依賴政府補貼和社會互助。一個低收入勞工繳納2.2萬新台幣保費,卻可享受數十萬新台幣的治療,如心髒手術或癌症治療。這顯然不是“應得”的市場回報,而是全體納稅人共同支撐的福利。親共者無視這一再分配機製,暴露了對民主製度價值的無知。2. 謬誤二:忽視民主對健保的支撐健保的成功離不開台灣的民主製度。財政透明、“立法院”監督和公民選票確保了健保的公平與效率。親共者享受健保紅利,卻傾向中共的專製體製,無視其缺乏監督的“套利”弊端。在大陸,“交了錢”能否換來台灣健保的低自費與高保障?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專製體製的信用缺陷注定其承諾不可靠。3. 謬誤三:對中共信用的盲目信任親共者以“我交了錢”辯護健保權益,卻幻想中共的“醫保”能提供類似保障,忽視其“套利”本質。中共醫保的高自費(實際40-60%)、特權傾斜和腐敗流失,反映了其治理邏輯:資源服務於政權,而非人民。親共者若真相信“交錢換保障”,為何不去大陸“交錢”享受其醫保?大陸醫保的繁瑣流程和高額自費,早已證明其承諾的虛偽。自由世界的警示:認清中共的信用黑洞親共者的“我交了錢,健保是我應得的”論調,不僅誤解了台灣健保的福利本質,更暴露了對中共體製的盲目信任。台灣健保的低成本、高覆蓋(99%以上)和低自費(不到10%),是民主製度奮鬥的成果,體現了對公民信任的回饋。反觀中共醫保,實際自費比例遠超30%(可能40-60%),特權階層“套利”與腐敗侵蝕,暴露了其信用黑洞。中共的治理邏輯以控製為先,承諾為虛。其對台統戰,如“惠台31條”(2018年),許以低稅和補貼,但政策朝令夕改,30%台商因不確定性撤資(陸委會2023年數據)。這種“畫大餅”策略,與醫保的“套利”如出一轍,皆以虛假信任謀求控製。親共者享受台灣的自由與福利,卻向往專製政權,實為信任的錯位。自由世界應從中汲取教訓:
- 警惕虛假承諾:中共的“醫保”與“惠台”政策,是“套利”陷阱,服務於政權而非人民。
- 捍衛真相:中共通過數據操控(如《柳葉刀》保守的30%自費比例)掩蓋真相,自由世界需以獨立調查對抗其宣傳。
- 珍惜民主價值:台灣健保與投票權,是民主的果實,而中共的“套利”體係,隻會將民眾綁上專製的戰車。
結語:民主的饋贈與專製的陷阱台灣健保的低保費、高覆蓋和低自費,是民主製度對公民的承諾,遠非親共者口中的“應得商品”。中共醫保的“套利”本質——高自費(實際40-60%)、特權傾斜和腐敗流失——暴露了其信用黑洞。親共者享受台灣的自由與福利,卻向往專製政權,實為邏輯的荒謬與信任的錯位。自由世界必須認清中共的虛偽承諾,珍惜民主的價值,捍衛真相與正義,方能避免落入專製的陷阱。台灣健保的光輝,照亮的不僅是健康之路,更是自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