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佳85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正文

弗朗西斯 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其人,其書,其信仰

(2025-07-09 19:04:49) 下一個

對許多人來說,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這個名字恐怕並不陌生。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基因科學家,由他領導的人類基因組項目(Human Genome Project),成功地破譯了人類DNA的完整序列,實現了現代科學史上的裏程碑式的突破。弗朗西斯在科學界被稱為“基因解碼者”,他也勇敢地公開自己的基督信仰,常被譽為“科學與信仰之間的橋梁”。

我是偶然在油管上認識他並有幸看到他的信仰見證的。那是一次由Veritas Forum 組織的在CalTech(加州理工學院)舉辦的演講,柯林斯以“上帝的語言:一個科學家的證詞”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如何從無神論走向信仰的心路曆程,以及在當今世界,科學與信仰如何兼容並存。他的信仰見證,無比的震撼,對未來的科學家們也是很好的啟迪。我看得很認真,記下了主要內容。下麵就是他發言的中文翻譯整理版,希望對從未聽到過福音,或還在猶豫和搖擺中的慕道友能有幫助:

關於神存在的證據(不是證明),其實非常有意思。無神論對我來說反而是各種可能中最不理性的一個選項。

我來總結一下,是什麽最終使我轉變立場,讓我認識到信仰上帝,不僅在智性上完全令人滿足(an entirely satisfying intellectually event),而且也滿足了我內心越來越強烈的屬靈渴望 (a spiritual hunger)。

最有趣的是,有些指向上帝的線索,其實一直就在我眼前——正來自我對自然界的研究。

  1. 為何會有

物理學家維格納(Wigner)曾說過一句話:“為什麽會有‘某物’,而不是‘無’?”

我在研究生階段學的是量子力學,使用的是薛定諤方程。在研究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中,我被數學、物理和化學的和諧之美所吸引。它們的理論通常既簡潔又優雅——為何數學竟如此“出奇地有效”地描述了自然?

首先是大爆炸宇宙學

幾乎所有科學家現在都一致認為,宇宙在大約 137 億年前的某個不可思議的奇點中產生,那個時候整個宇宙比高爾夫球還小,然後開始爆炸膨脹,直到今天仍在擴展。我們可以根據遙遠星係正在遠離我們,以及背景微波輻射的“餘響”,來計算那個起點。

問題是:科學無法再往那個“起點”之前去追溯。其實在大爆炸之前並不存在“之前”,隻有“之後”。

也就是說,仿佛某種事物是從虛無中冒出來的,而自然界本身並不允許這種情況。如果自然界不能創造自己,那麽宇宙是怎麽來的呢?

你不能假設是“某個自然力量”創造了宇宙,因為那樣就要繼續追問:是誰創造了那個自然力量?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必須有一個超自然的力量,超越時間與空間,完成了這個創造。而這位創造者——我們稱之為“上帝”——不僅超自然、不受時空限製,而且還極擅長數學,這一切終於開始有些道理了。

我們再來看宇宙的精妙調控

宇宙的存在依賴於一係列奇妙調控的物理常數,比如引力常數、光速等。這些常數不是我們能推導出的,它們就在那裏,被賦予。上世紀 70 年代,兩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兼宇宙學家Barrow 和 Tipler 研究發現:

如果這些常數中有一個哪怕微調極小,宇宙就無法維持現有結構。比如:如果引力弱上千億分之一,星係無法凝聚;如果引力強一點,宇宙早已塌陷。

我們的存在,幾乎是在“不可能”的邊緣上維持的。

那麽可能的解釋是什麽?

  • 有一天,也許有某種理論能解釋這些常數的數值為何是如此。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這不太可能。
  • 或許我們是多重宇宙中的一個幸運宇宙,隻有這裏常數恰到好處,才有生命。問題是:這需要一種信仰,因為你永遠無法觀察到其他宇宙。
  • 或許,這一切是有意設計的。創造宇宙的那位上帝,也親自“調節”了這些旋鈕,使宇宙能容納生命。

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可能的。我選擇第 3 個。

  1.  道德律:從自然神走向人格神

科學的上帝到了這一步,是“愛因斯坦的上帝”—— 我們驚歎於這位上帝創造的自然的秩序和美,但還不是聖經中那位“關懷人類”的上帝。那又怎麽辦?

C.S. Lewis 在《默想基督教》中指出:“人類的道德律是宇宙意義的線索。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一個看似自由卻有良知約束的世界裏。這個世界存在所謂“對”與“錯”,而我們知道應該行善,避免作惡。人類曆史中許多令人敬佩的舉動,都無法用進化論合理解釋。

比如:

  • 特蕾莎修女抱起垂死之人;
  • 辛德勒冒死救猶太人;
  •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 紐約黑人建築工人 Wesley Autrey 冒死跳下鐵軌救人。

這不是親情也不是回報的交換,而是超越種族、關係、族群的無私之愛。

進化論會說:Wesley 你這是在犧牲自己的繁殖機會?這解釋太牽強了。

C.S. Lewis 曾問,如果你在尋找的,不僅是一位像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那樣運作的神,而是一位關心人類,代表善良與聖潔,並希望祂的子民也關心善於聖潔的神--那麽,若你在自己心中發現一種道德律法,這種律法本身無法用其他方式解釋,卻恰恰在呼召你去追求善與聖潔,那不是非常奇妙嗎?

伊曼努爾.康德說:“兩件事讓我不斷地感到敬畏和讚歎,而且隨著我越認真、越長久地思考,它們的光輝也愈加閃耀--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我內心的道德律”

(我的評論:羅馬書第一章20節寫得明明白白:“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我們人是神造的有靈的活人,是照著神的形象所造的,這個形象不一定是指外貌,而是指我們有神的性情,心智和愛。很顯然,神也把祂的道德律放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在日常的吃住行中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和對善惡的辨別能力)

  1. 那麽,這位上帝究竟是誰?

如果這位上帝是聖潔良善的,而我不是,那我永遠無法靠近祂。盡管我想原諒自己,內疚仍不斷浮現。就在我陷入“我是否配與上帝有關係”的絕望中,我認識了一位解決這個問題的人:耶穌基督。

祂不隻是認識上帝,而是宣稱自己就是上帝。祂道成肉身來到人間,並以驚人的方式走上十字架,並複活,成為連接我與聖潔上帝之間的橋梁。這是一個超乎想象卻極其合理的答案。

我過去覺得“耶穌為你而死”這句話好像胡言亂語,但現在卻完全理解了。

那位受傷者,成了醫治者。祂是拯救者,帶來新的屬靈現實,使我們能在祂的饒恕與愛中活出新生命。

柯林斯引用了下麵的經文:

  • 約翰福音 3:16–17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以賽亞,這位生於耶穌之前700年的舊約先知在他的“以賽亞書”53章裏,有這段著名的預言,指向耶穌,人類的拯救者和彌賽亞,將會來到我們中間,受苦受難,正是這位受苦者將會成為我們的醫治者,使我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這就是“受傷者成為醫治者”的福音。

柯林斯在他的演講結尾時呼籲:

你可以轉向耶穌,求祂清除你心中的罪與邪惡;你可以求祂赦免你在這世界的破碎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

上帝不是這世界的惡者,而是英雄。祂不是要用宗教的規條捆綁我們,而是要釋放我們脫離本已捆綁我們的罪。

柯林斯的這篇演講太有震撼力了,他把福音的道理從科學和人文兩個角度清晰而扼要地闡述出來,沒有道德說教,也沒有繁複的科學定律,卻字字鏗鏘有力,如一道亮光,直射人心,這就是真理的力量吧!

這之後,我接著讀了他的代表作“上帝的語言:一個科學家的證詞” (The Language of God: A Scientist Presents Evidence for Belief, 2006), 他在書中詳細講述了他從無神論者轉變為基督徒的過程(和我上麵記述的他在CalTech的發言相似),以及如何在科學和他的人類基因研究中見證神創造的智慧和秩序。

“上帝的語言”指的就是DNA,也就是生命的遺傳密碼。柯林斯認為,DNA是生命最深奧,最優美的設計,是上帝創造生命的工具與語言。科學與信仰並不衝突,科學解釋“怎麽運作”,而信仰回答“為何存在”。

柯林斯向我們表明了一個理性且熱愛科學的人,也完全可以擁有真誠且堅實的信仰。如果一個大科學家能做到這點,那我們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