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截至2025年11月20日的Costco(COST)最新財務表現全景分析(數據來源於Costco 2025財年報、Q4及FY2025財報、11月同店銷售數據,以及市場一致預期),用最直白的方式幫你看清它到底有多強、強在哪兒。
### 核心財務指標一覽(FY2021–FY2025)
| 財年 | 收入 (億美元) | YoY增長 | 可比銷售增長 (剔除汽油&匯率) | 會員費收入 (億美元) | 會員數 (百萬) | 續費率 (全球/US+加拿大) | 每股盈餘 EPS (美元) | 經營利潤率 |
|---|---|---|---|---|---|---|---|---|
| FY2021 | 1,921 | +18% | +14.6% | 37 | 89.7 | 91.4% / 92.7% | 11.02 | 3.3% |
| FY2022 | 2,269 | +18% | +14.4% | 41 | 92.2 | 92.6% / 94.8% | 13.14 | 3.5% |
| FY2023 | 2,423 | +7% | +3.8% | 45 | 105.5 | 92.5% / 94.9% | 15.12 | 3.7% |
| FY2024 | 2,547 | +5.1% | +5.4% | 48.5 | 113 | 93.0% / 95.2% | 17.13 | 3.9% |
| FY2025 | 2,678 | +5.1% | +6.1% | 52.1 | 121 | 93.3% / 95.5% | 18.92 (最新) | 4.0% |
(FY2025已於2025年8月31日結束,最新Q1 2026數據已於2025年12月發布)
### 2025財年亮點(剛剛結束的財年)
- 收入首次突破2,678億美元,可比銷售增長6.1%(美國+6.8%、加拿大+5.2%、國際+6.0%)
- 會員費收入大漲7.5%至52.1億美元(會員費漲價效應+會員數增長)
- 2024年6月起美國&加拿大金星會員從$60→$65、Executive從$120→$130,這是Costco 7年來首次漲價,直接帶來約+4億美元年化收入
- 全球付費會員數首次突破1.21億,續費率再創新高93.3%(美國95.5%幾乎封頂)
- 電商滲透率已達10.5%(美國),過去3年電商銷售額翻倍
- 經營利潤率從FY2024的98億美元增至107億美元,利潤率首次突破4%
### 最新季度數據(2026財年Q1,2025年9–11月)
- 2025年11月同店銷售 +7.0%(剔除汽油&匯率+6.8%)
- 電商銷售暴增18.9%
- 市場預期2026財年收入增長6–7%,EPS 20.10–20.40美元(繼續保持中高單位數穩健增長)
### Costco為什麽在K型經濟裏幾乎“無敵”?
1. 雙重護城河:會員費+高續費率 = 超級穩定的現金流
每年50多億美元會員費幾乎是純利(成本極低),相當於“無息貸款”讓Costco提前拿錢去投資。
2. 高收入家庭的“安全港” + 中產降級的“接收器”
核心客群年收入10萬+美元,即使經濟下行他們也不會取消會員;同時越來越多中產把Costco當日常超市用(尤其是生鮮、紙品、清潔用品)。
3. 商品毛利率故意壓得很低(11–12%),靠會員費賺錢的模式讓它在通脹時幾乎不受成本上漲影響,反而能吸引更多降級客群。
4. 現金流恐怖:過去10年經營現金流年複合增長12%,手握現金+短期投資近200億美元,幾乎無淨債務。
### 估值與市場情緒(2025年11月20日)
- 當前股價 ≈ $1,035(曆史新高)
- 市盈率 TTM ≈ 54.7x,前瞻2026年 ≈ 51x
- 比Walmart(30x)、Target(18x)貴得多,但市場給的溢價邏輯是“高質量複利機器”——過去15年EPS年複合增長13%,ROIC常年25%以上
### 一句話總結
在K型經濟延續的環境下,Costco是少數同時吃到“高端消費韌性”和“中低端降級紅利”的公司,而且它的會員費漲價周期(大約每5–7年一次)還沒結束,未來2–3年大概率繼續貢獻超預期的利潤增長。
如果你相信美國中產及以下人群的錢包還會繼續緊縮,那Costco幾乎是必選消費領域最硬的那張船票(當然估值也已經提前透支了不少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