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葉投旅筆記

3 C's of life: choice, chance, and change.
正文

元認知偏差的心理學研究概述

(2025-10-15 17:59:24) 下一個

### 元認知偏差的心理學研究概述

元認知偏差(metacognitive biases)是指個體在評估自身認知過程(如記憶、決策或學習能力)時出現的係統性錯誤。這種偏差往往源於對自身知識局限性的低估或高估,導致決策失誤或情緒問題。在心理學研究中,元認知偏差被廣泛探討,尤其與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鬱)和認知訓練相關。近年來(2021-2025年),研究焦點轉向其跨診斷維度(如焦慮-抑鬱和強迫症)、測量方法以及幹預策略。以下基於近期綜述和實證研究總結關鍵發現。

#### 主要研究領域
1. **與情緒障礙的關聯**:多項研究顯示,元認知偏差與精神健康密切相關。例如,負麵元認知偏差(如低估自身能力)與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症狀強度正相關,而過度自信則與強迫症相關。 這些偏差可通過針對性認知訓練(如遊戲化幹預)改善,從而緩解症狀。

2. **測量與方法創新**:研究開發了可靠的遠程測量工具,用於評估元認知偏差在決策中的作用。 此外,隱式學習偏差可能影響感知決策,但不一定改變自信水平。

3. **特定情境偏差**:在原創性自評中,人們傾向於低估自身想法的獨特性。 互聯網使用會放大過度自信偏差,尤其在回顧性判斷中。 此外,“G.I. Joe現象”指個體知道偏差存在卻無法改變行為,這限製了元認知知識的應用。

4. **教育與學習應用**:培養元認知技能可提升學生學習績效,通過反思和控製思考過程減少偏差。

#### 關鍵研究總結表格
以下表格列出部分代表性研究(聚焦2021年後),包括核心發現和影響:

研究標題/作者 發表年份 核心發現 影響/應用
Reliable, rapid, and remote measurement of metacognitive bias 2024 開發遠程工具測量偏差,與焦慮-抑鬱和強迫症相關。 促進跨診斷精神健康評估。
Metacognitive biases in anxiety-depression and compulsivity extend to diverse domains 2024 低自信與焦慮-抑鬱相關,過度自信與強迫症相關。 擴展到多領域決策幹預。
Negative Global Metacognitive Biases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2025 負麵偏差通過認知訓練改善,關聯PTSD/抑鬱症狀緩解。 支持遊戲化訓練作為治療工具。
Depressive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More Negative Global Metacognitive Biases 2024 抑鬱症狀導致更嚴重的低自信偏差,獨立於其他因素。 指導抑鬱篩查中的元認知評估。
Distributed metacognition: Increased bias and deficits in metacognitive accuracy when using the internet 2021 互聯網使用增加過度自信和準確性缺陷。 警示數字時代決策偏差。
Fostering Metacognition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2021 強元認知技能提升學習控製,減少偏差。 教育實踐中的反思策略。

這些研究強調,元認知偏差並非不可逆轉,通過反饋和訓練可顯著改善。未來方向包括縱向研究和AI輔助測量,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