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與不材之間(二):用學習和交往天賦,活成想要的樣子
許許聞道 記錄友錢人生
有些人靠拚搏出圈,有些人靠存在感贏得關注。我不是那種熱衷於搶話筒的人,但朋友一直不少。
我像一個信息雷達,對外界保持敏感。頻繁輸出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視頻、文章
比如最近我超喜歡的一個脫口秀——萬達貪官模仿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2Svw_z3J4,看了N遍,每次都笑S……
我也喜歡給朋友介紹朋友,大部分都在線上,偶爾會線下。比如長周末,我搞了個“低成本社交”聚會,振臂一呼,來的人超過10位,都是我熟悉,談得來的朋友,也願意遷就我這種“隨意型組織者”。
不知不覺,我活成了我想要的樣子。。。
學習天賦:不卷,但一直在探索
我學故我在。
天生好奇,看到什麽有意思的都想了解一下。
像蜻蜓點水,到處探索,也不強求自己“學以致用”。積累了很多有的沒的跨界知識。
我也喜歡分享,信息一旦分享出去,就像撒了種子,很容易跟不同圈子的朋友產生連接。你來我往,彼此都更靠近了一點。
交往天賦:有門檻,但關係長久
我的“交往天賦”是蓋洛普定義的 Relator(深度關係者)。
Relator 是那種:不喜歡熱熱鬧鬧的大型社交,但一旦認定你是“對的人”,就會慢慢深入、建立穩定的連結。
我對朋友的門檻不低:
我喜歡那種“被彼此挑中過”的友誼,不用刻意維持,自然就長情。
但在商業世界,人際關係是另一種畫風。我還在調適。。。未來或許會寫出商業版的材與不才材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