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在市場亂局中的生存小tip
關稅是目的,還是手段?
盤前盤後飛流直下三千尺,市場如臨大敵。
各種“大衰退”預測紛紛登場,有高手已經反手做空獲利,
而我們這些小散,隻能在風中瑟瑟發抖。
怎一個“亂”字了得!
有網友調侃,在A股裏混久了,就成了白居易的親兄弟:
“白交易”。
如今的美股,也不遑多讓——幾夜之間,一路跌回去年初。
神仙打架,凡人驚嚇,天到底會不會塌?
還記得當年最初學技術分析(TA)時,老師說:
“船小好掉頭。”
這話沒錯,小散靈活。
可惜我既沒TA的天賦,也缺乏後天的努力……
後來轉戰價值投資,說是小散沒基金經理的業績壓力,
可以“拿得住”。
聽著有道理,
但現實卻是——
有些股你拿著拿著,
它不是英雄歸來,
而是灰飛煙滅。用小浣熊的話說:“全部升華了呀!”
頭懸梁錐刺股地啃數字,想練就“數字力”。
結果發現:
財報本身的可信度,也得打個問號。
於是又啃起了厚如磚頭的《財務詭計》:Financial Shenanigans: How to Detect Accounting Gimmicks & Fraud in Financial Reports by Howard Schilit……
好容易啃完,平添了幾分自信。就看到有網友分享自身血淚教訓:
公司業務沒問題,股價卻一路走低,他看準了持續買入。
結果公司進入私有化流程,
老板低價收購退市,來了一手金蟬脫殼,
散戶欲哭無淚(後續好象是要打官司,但那年我的文學城ID不能用了,不知最後網友是否有機會挽回損失)。
定投,定投,再定投。
定投到天盡頭,水倒流,接近退休。
市場大跌也別慌,
跌出來的,夠低,就是黃金坑。
作為普通小散,我們沒有內幕消息,沒有高頻算法,沒有明星分析師在耳邊低語。
但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節奏。
不急、不貪、不信神話,靠積累、靠理解、靠長期。
在這個神仙打架的世界裏,“清醒”與“淡定”,也許才是我們最強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