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許
前一陣,我用了10多年的三星老手機,終於徹底罷工了。
這部手機雖然早就過時,但我一直留著它當鬧鍾和錄音機——不連WiFi,不刷短視頻,簡單、省電還環保。可惜,它的原裝電池徹底報廢後,我在網上買了塊"原廠同款",結果剛用幾天就徹底歇菜。後來我才明白,這種電池根本不是真正的原裝貨,而是商家專門設計的"臨時續命"配件——目的就是讓你趕緊換新機!
這件事讓我突然意識到,現在的消費市場,資本早就布好了"天羅地網",變著法子逼我們升級:
軟件上:係統更新、新功能推送,舊機型越用越卡;
硬件上:電池壽命縮水、接口淘汰,甚至故意不提供配件,逼你換新。
更可怕的是,這套玩法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
汽車:自動駕駛據說趨勢成標配,就像當年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機,你不得不跟;
房地產:當市場飽和,就通過政策調整、拆遷改造,"創造"新需求;
家電:明明能用10年,結果3年就"智能升級",舊款直接變"廢鐵"。
麵對這種趨勢,普通人似乎隻能被推著走。但換個角度想,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高科技行業依然暴利——技術迭代永不停止,賺錢機會永遠存在;
被動升級的背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與其對抗,不如順勢而為;
保持清醒消費,別被"偽需求"綁架,真正需要時再升級。
"資本不會讓你用一輩子舊手機,但聰明人能從中看到一輩子機會。"
在這個被資本驅動的時代,我們或許無法完全擺脫消費主義的裹挾,但至少可以保持清醒:每一次"不得不"升級的背後,都藏著值得思考的商業邏輯和社會趨勢。您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被升級"經曆?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