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Konya, 世界城市人口增加最快的城市- 藏著魯米生平和穆哈默徳的頭發

(2025-03-25 17:42:27) 下一個
但凡去一國一城一地旅遊,你總會在腦庫裏搜索一下對於當地的一些知識和了解,哪怕零星片段。結束後你會問自己,這個地方值不值得你去?它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麽?
 
孔尼雅位於安卡拉的南麵,是土爾其中部大省安那托利亞的一個城市。 除非你要橫跨土爾其,否則不太會落腳那裏。
 
從曆史上看,孔尼雅還祘是一個旅遊城市。它是伊斯蘭教蘇菲派教徒膜拜和朝聖的中心,也是土爾其人崇尚的詩人魯米的故鄉。這裏的民風極端保守.
 
蘇菲主義;蘇菲派是伊斯蘭教派中的神秘主義派,推崇儉樸,踐行禁慾與苦行,期望通過祈告和冥想參透神祗與神接近。這和希臘的諾斯蒂底主義相近。各種宗教或多或少都有些禁慾主義的成份。譬如佛教裏的出家人,不娶不嫁;天主教的神父,終生單身。然而聖經書集中,對諾斯底主義有著強烈的批判,視其為異端,伊斯蘭教中的蘇菲主義,則為被崇奉的一派,深刻影響著土爾其以孔尼雅為中心的中部地區、使其成為土爾其人民生活典範之地。
 
蘇菲主義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曆史背景。十二三世紀時, 今日的土爾耳為昔日伊朗統治,掠奪和戰爭的勝利及殖民地眾多,令上層統治集團生活追逐豪華貪婪,奇奢無比。一方的不厭豪侈,必定令其對另一方的巧取豪奪,引起另一方對立思想的產生,去主張清心寡欲和遺世獨立、靠修行和做善事與神親近。但成就和光大蘇菲主義與教派, 則或與一個人有關,那就是魯米.
 
魯米的全名為紮拉爾丁 · 穆罕默德(Jalal al-Din Muhammad),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人們稱他「莫拉維 · 魯米」(Molavi Rumi);在土耳其人們說他是「梅夫拉那」(Mevlana);而在歐洲和華文世界裡他的名字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魯米」(Rumi)──這些不同的稱呼背後,都有個相同的意思──來自東羅馬帝國的精神導師。
 
魯米比蘇軾晚生200年, 出生於花剌子模囯。 該囯先為波斯佔有,後被蒙古亡國據為已有。蒙古人接受並強化了伊斯蘭宗教、所以曾米兼具波斯文學和美學的深厚修養與浪漫氣質,又有蒙古人粗獷豪放的特性,同時接受宗教與哲學的浸禮,固比一般的文學詩人深遂明哲。我個人認為,蘇菲主義孕育了魯米,而魯米又使蘇菲主義驚豔並流傳更廣。
 
我們不妨看幾段曾米的詩句:
 
如果你所愛的人,
擁有火一般的生活,
那就和他一起燃燒。
在充滿痛苦的黑夜,
做一支蠟燭,
燃燒至天明。
 
你生而有翼,為何竟願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蟲蟻?
 
要麽與心愛的人結合,要麽與酒結合。
 
 
和中國的名家詩人們相比,由於語言差異和文字翻譯的關係,你似乎體驗不出詩的韻味和文辭的雋永與詞匯的堆砌。或許是受格式和韻律的局限,中國與魯米生存朝代相近的詩人,他們的作品和魯米的作品相比,似乎永遠不具哲理,思想以及火一般的熱情。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和詩人歌德在他們的著作中,對魯米在哲學和文學上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魯米使造物主、靈性、理性、人間的倫理道德得到綜合,把人的“精神和獨一的宗主合一。” 黑格爾說過。中國沒有曆史,沒有哲學,沒有文學巨著,隻有紅樓夢稱得上半部巨著,中國的文化尚處嬰兒階段,固中國詩人無人能與魯米齊肩。這讓熱愛中國文化的我和其它的中國文青很是受傷。的確,除了評價係統的標準不同之外,中國有其有的內傷。譬如拿繪畫和雕塑來說,中國每一件作品既不能與比其晚2000年的文藝複興時期的任何作品相比,也不能與比它早2000年的埃及或希臘文化的作品相比。
 
中國的知乎是這樣評價魯米的:
魯米代表了蘇菲文學的最高成就,他是蘇菲文學的集大成者。魯米不曾認為自己是一名詩人,身為蘇菲教徒,他說他隻有在喝足了酒,跳夠了舞之後才會有一些靈感想要作詩,其作詩也是為了能夠追尋..的腳步,詩歌語言是他在追隨..的道路上對所獲感悟和心中情感的表達。在他的詩歌中沒有任何宗教的狂熱和偏見,魯米讚頌神的同時並沒有拚命的抬高神的地位,在他的詩歌中神並非可望而不可及,更像是一位和藹的父親或兄長,在他的詩歌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神”的關懷,即人文主義關懷。
 
看見沒有,你是否會聯想到詩仙酒聖李白,或者阮籍與竹林七賢。
 
魯米於公元1273年去世,埋葬於孔尼雅。他的繼任者為他修建了陵墓,完成於1274年。這是一座塞爾柱建築,建築師為Behrettin Tebrizli。
 
 
根據1926年4月6日的法令,該建築於1927年3月2日改為博物館。
魯米博物館裏也陳列許多師承和專業從事伊斯教培訓的聖職工作,如伊斯蘭書法、 伊斯蘭音樂和樂器彈奏,伊斯蘭教儀式和儀仗及旌旗製作, 古蘭經朗誦。
矢誌將自己終生奉獻給伊斯蘭教的孩子們,經過篩選和考核,從小進入寺內進行係統學習和培訓,長大後成為神職司儀。 寺內有人在夜以繼日無間斷地接力朗讀古蘭經,說是已從無間斷、整整接力念了八百多年。
 
魯米博物館裏最具儀式感和表演性質的為入夜後點燃蠟燭的托缽僧舞蹈表演。蘇菲教派的起源地-孔尼雅,作為旋轉舞的起源地,不需要預約和門票。此地的旋轉舞儀式為土耳其規模最大。每周六晚7點 白衣舞者會緩緩入場,不斷地旋轉,每一次轉身都代表一次生死,空靈而神秘。旋轉舞,土耳其語叫做Sema,也叫做蘇菲舞。它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娛樂性舞蹈,而是一種修行的方式,至今已有800年曆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那晚入住的五星酒店為我們準備了免費的灑宴,或許是為了灑肉,或許是日子衝突,我們沒能觀看到此大名鼎鼎懸轉舞,頗感遺憾。
 
館內最著名的應該是珍藏著的穆哈默徳的頭發.  伊斯坦布爾的卞帕托普保存有穆噲默德的胡須、這裏則是頭發,存放在一個大水晶盒裏,頭發的上方擺放著一個高倍放大鏡、前方則簇擁著珠寶瑪瑪瑙飾品。這個地方朝奉的人最多,排著長隊,尤其是婦女們,個個三清翠綠,衣飾莊重,,看時凝重,結束時喃喃求福禱告。所以等待時間較長。導遊規定了集合時間。我祘祘時間還夠,耐心等待。中問不仃的有人插隊進來,還有兩個婦女插到了我的前麵,在美國,一般看到也就聳聳肩,不響算了。可沒等前兩個插進來的完,,示意他們又有四個女的插進來,還向遠處的親戚朋友打招呼,示意他們過來。我擔心一車子的人,會等我太久,不禁大聲說了下:* Please don’t do that in front of Mehyammeda, take a line”. 一說還真管用。
 
 
導遊是個魯米fan,一路不厭其煩,出來還喋喋不休地講解曾米,還吟頌出魯米的詩句。當他說到30年前第一次去孔尼雅,城市人口隻有30萬餘,今天的孔尼雅人口達到220萬時,我一下來了興趣。
 
我來自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州裏的一個人口增長最快的小城巿。30年前人口12萬,現在也就30多萬。孔尼雅的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口能增長七倍,絕對是人口自然增長率達不到的,也是世界人口城市化人口為全世界趨勢中極其罕見的. 的確,孔尼雅是個曆史悠久的城市,在聖經中也有記載。使徒行傳14章說,保羅和巴拿巴二 人 在 以 哥 念 同 進 猶 太 人 的 會 堂 , 在 那 裡 講 的 , 叫 猶 太 人 和 希 利 尼 人 信 的 很 多 。二 人 在 那 裡 住 了 多 日 , 倚 靠 主 放 膽 講 道 ; 主 藉 他 們 的 手 施 行 神 蹟 奇 事 , 證 明 他 的 恩 道 。城 裡 的 眾 人 就 分 了 黨 , 有 附 從 猶 太 人 的 , 有 附 從 使 徒 的 。那 時 , 外 邦 人 和 猶 太 人 , 並 他 們 的 官 長 , 一 齊 擁 上 來 , 要 淩 辱 使 徒 , 用 石 頭 打 他 們 。使 徒 知 道 了 , 就 逃 往 呂 高 尼 的 路 司 得 、 特 庇 兩 個 城 和 周 圍 地 方 去 ,在 那 裡 傳 福 音 。
 
這裏的以哥念(iconium)就是Konya。這過去的2000年中,,雖然經曆過奧斯曼一世 土爾其曆史上最昌盛時期,魯米博物館和賽裏米耶清真寺,都是在他在世時造的,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也就三十來萬人。僅僅過了三十年 竟然達到220萬,應該是個奇跡。要知道,美國許多名列十大城市的地方,如波士頓,達拉斯 ,舊金山 人口也就100萬左右。
 
我不是費效通那個行當的,也不是人口統計專業的,對這個沒深究,留給他們去解答。猜想土爾其在ISIS危機時,可能接收了很多伊斯蘭難民。 由於孔尼雅極端保守,民風淳樸,在外口碑極佳,固然成為移民的首選。我隻是留意了一下汽車經過的馬路和下榻旅館那條街的街容。 小時候母親告訴我,五大道建築,多數為我外公的公司建造,那裏每幢房子,不能與鄰居的相同,必須由不同的公司設計。 構成了街道的與美麗與獨特,避免了視覺疲勞。到了美國,知道這叫custom house,或custom house street 或community。會增加建造時的成本和時間,但會增加無限的美感。孔尼雅是個新城,人口增加快,房子和街道很新,但每一幢房子和鄰邊的不同,即便是同屋高的預製板樓房。顯然是同一公司低價開發開發的,但麵景和樓頂構造截然不同。看來孔尼雅的城市規劃官員踐寧這一原則。我拍了幾張照片如下。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中國的街景。
上海街景 上
 
北京街景 上麵?
重慶街景
 
廣州南京街景
 
中國的幹部愛國外考察,建議他們不妨去孔尼雅考察考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