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基建競賽正在美國全麵展開。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巴克萊10月31日的研報顯示,美國目前已規劃的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總容量超過45吉瓦(GW),這股建設熱潮預計將吸引超過2.5萬億美元的投資。
報告明確指出,這輪擴張的主要推手是OpenAI的Stargate項目、亞馬遜、Meta、微軟等超大規模廠商以及埃隆馬斯克的xAI。這些公司為訓練和運行日益複雜的AI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劃和建設算力集群。
這不僅是科技巨頭間的算力軍備競賽,更對美國的電力基礎設施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激增的電力需求正撞上美國現有電網的電力牆。電網容量不足、審批延遲和供應限製,正迫使這些科技巨頭采取自備電力(Bring-Your-Own-Power)策略。
根據巴克萊的追蹤,少數幾家科技巨頭是這45GW項目建設狂潮的核心。
OpenAI與Stargate項目:該項目計劃到2025年底實現10吉瓦、5000億美元的投資目標。目前已承諾約7吉瓦容量,分布在德克薩斯州、威斯康星州等地,其合作夥伴包括甲骨文、軟銀和數據中心開發商Vantage、Crusoe等。
Meta:正在推進多個泰坦集群,包括俄亥俄州的1吉瓦Prometheus項目和路易斯安那州計劃擴展至5吉瓦的Hyperion項目。
亞馬遜:在過去12個月全球新增了3.8吉瓦容量,並預計到2027年容量將再次翻倍,巴克萊據此推算其在2026-2027年間僅在美國就可能增加約13吉瓦的容量。
微軟:正在威斯康星州建設一個900兆瓦的AI工廠,並已在美國其他地區規劃多個類似項目。
xAI:正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將其數據中心擴容至1.4吉瓦,用於訓練其Grok模型。
這場投資盛宴的成本極為高昂。報告數據顯示,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不含IT設備)已達到每兆瓦1700萬美元以上。以OpenAI的Stargate項目為例,其7吉瓦容量對應超過4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折合每兆瓦成本高達5700萬美元(含IT設備),凸顯了AI基礎設施的巨大資本密度。
電網的限製是當前數據中心建設麵臨的最嚴峻挑戰。巴克萊報告強調,即使在電網連接獲批的情況下,項目方仍傾向於建設現場發電設施,以加快通電時間並確保電力可靠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Stargate 1項目,盡管已獲得1.2吉瓦的電網接入批準,但該項目仍計劃部署約350兆瓦的現場天然氣發電容量。報告指出,此舉旨在加速項目的通電時間表,並用天然氣替代柴油作為長期備用電源。
為應對AI工作負載帶來的毫秒級功率劇烈波動,行業正在采取全能方案。例如,Meta的Prometheus項目采用了燃氣輪機、燃氣內燃機和柴油發動機的組合,分別提供基礎電力、應對功率波動和緊急啟動。這種複雜的電力解決方案正成為行業趨勢。
巨額投資的背後是複雜的融資結構和不斷攀升的成本。除了科技巨頭自身的資本支出,私募股權公司和專業基礎設施基金扮演了關鍵角色。例如,Blue Owl Capital與Crusoe成立了150億美元的合資公司,為Stargate 1項目提供資金。
同時,能源即服務(EaaS)模式正在興起。能源公司如Williams正與數據中心運營商簽訂長期購電協議,投資數十億美元為其建設和運營專用發電設施。
Williams為Meta的Prometheus項目投資了20億美元,並與另一家大型客戶簽訂了31億美元的類似合同。這表明,數據中心運營商傾向於將能源資產的開發和運營外包給專業公司。
需求的爆炸式增長給電力設備供應鏈帶來了巨大壓力。巴克萊報告援引一份文件稱,由於市場需求緊俏,重型燃氣輪機的價格在不到兩年內上漲了50%,且交付周期顯著延長。
設備製造商如GE Vernova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雖然在增加產能,但仍麵臨零部件和勞動力短缺的製約。
報告還提到,一些公司正通過收購二手或在箱新設備來規避漫長的訂單排隊。例如,Fermi America公司通過收購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未使用的西門子燃氣輪機,為其數據中心獲得了寶貴的發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