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段永平美股持倉主體)披露的最新13F文件顯示,截至2025年3季末,組合整體持倉市值大約147億美元,較6月底的115億美元增加了28%左右。
去年底的時候,這個組合市值大約是145億美元。
持股結構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下表所示:
自今年1季度,段永平的持倉個數從8家增加到11家之後,就保持在10家以上的持股數。
隻有2季度將倉位最小的莫德納清倉了。
3季度,段永平新進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大幅增持伯克希爾。而阿裏巴巴和英偉達持倉下降比較多,超過25%以上。
有了阿斯麥的加入,加上英偉達、微軟和台積電,組合中AI四件套齊活了。
承認第一大重倉蘋果不便宜了
蘋果依然是段永平的第一大重倉,目前持倉股數為3483萬股,減少一丟丟,但市值大漲了不少,達到89億美元,在組合中占到6成。
相比而言,巴菲特這一季對蘋果則減持了15%的份額。
段永平說,選擇公司要符合企業文化和商業模式這兩個過濾器。第一大重倉蘋果就長在這個審美點上,他曾經一度將蘋果拿到八九成的倉位。
在錄播於2025年10月16日的《方略》訪談節目中,主持人方三文問到蘋果股價(當時大約250美元)時,段永平則坦誠表示,不便宜了。
但在他看來,要不要持有,關鍵看每個人自己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裏拿一個多點的利息的話,那你還真不如買蘋果。蘋果最後有沒有發展,其實我也不知道。
當然它一直是很強的,它有那麽多的用戶,AI最後落地在哪,不還是要在手機上嗎?蘋果將來再翻一倍兩倍三倍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不知道,不是說它就一定不行,但是它不便宜。
3季度大手筆增持伯克希爾
雖然巴菲特3季度依舊沒有回購伯克希爾,而且離他隱身幕後的日子越來越近,但這不影響段永平繼續加倉伯克希爾。
8月5日,段永平曾發帖表示,今天賣了不少伯克希爾哈撒韋的put,看上去這個價格不貴了,希望買進來拿著,應該比標普500指數合算。
彼時伯克希爾B股價經過三個月的跌跌不休,跌至464美元附近。但隨後一路上漲,到9月底時大約502美元。
估計段永平是拿到權利金但沒有因此買到正股,這也不妨礙直接大幅加倉。
3季末,伯克希爾占到其美股持倉的近18%,市值大約26億美元。
段永平很明確的表示,
老巴找的人不會說差到哪裏去,它這個文化是不會變的,它們不會是一家投機的公司,你拿著伯克希爾哈撒韋,肯定比隨便買一個共同基金要好。
我也專門跟老巴聊過這個事,你覺得你未來還可以跑贏標普500指數嗎,他說非常難,但是他覺得可能可以跑贏一點點,他就是喜歡做這件事,不然他就買標普500指數,他就徹底不管了就完了。
所以他們的機會成本就是標普500指數。他們隻有在覺得可以跑贏標普500指數的時候才會出手。
哪天我真的決定不打算做投資了,或者說我傳給小孩的時候發現我某個孩子是不懂投資的就給他買標普500指數就好,或者是買伯克希爾哈撒韋。
作為一個滿倉主義者,這或許也是從自身機會成本角度的考量。畢竟,最愛的蘋果不便宜了。
新入阿斯麥,AI四件套齊活了
微軟、英偉達、台積電這三家公司是今年1季度段永平新買進的,買的不多,比較均衡,當時加起來持倉市值大約是2.2億美元。
3季度組合新進了阿斯麥之後,AI生態鏈上的基礎設備、設計、製造、應用的AI四件套集結完畢。
哪怕3季度英偉達還被減持了38%,但AI四件套的整個市值超過4億美元,當然這完全歸功於股價的狂飆。
但實話說,作為一向偏好簡單生意、且以看懂為標準的投資人,用這麽點倉位買,本身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何況,段永平一直都認認真真說,自己對AI還是沒有看太懂。
最新訪談中他有說到英偉達和台積電。
我以前也以為它(英偉達)高度變化,但是後來發現它們確實很厲害,它們的生態確實很強。
現在所有的人都想用別的芯片,是因為他們恐懼英偉達的壟斷,AI太貴了,要花好多的錢,在軍備競賽的這些大廠,AI要趕上去你都得去買芯片。
我也看了一下黃仁勳很多視頻,這個人我也很欣賞,他十多年前講的東西和今天講的東西是一樣的,他早就看到了,一直在朝那個方向做。所以你現在就不得不去想,他現在講的東西依然是他對未來的認同,所以我覺得投一點看看吧。
AI這個東西我覺得至少摻和一下,不要錯過了。完全錯過了,好像有點不太合適。
台積電其實我早就知道,隻是說這個行當我不懂,我覺得他們很重資產,但是現在發現了,半導體AI的這種起飛法,好像誰都逃不過台積電,它把所有人都幹掉。
3季度段永平對台積電持股沒動,他說,最近這個價格漲得太離譜了。離譜歸離譜,也沒有那麽貴,如果未來的發展真的像黃仁勳講的那個樣子,它現在的價格是有道理的。
對於拿的相對重一點、時間長一點的穀歌,段永平是這麽說的,
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穀歌,但是就是搞不懂,我現在有點懂了。但又開始擔心了,搜索的生意會在多大的程度上被AI取代?像ChatGPT,包括Gemini本身,會取代多少搜索,我不知道。
但是總的來講,我覺得這家公司還是挺好的,所以前段時間還買了一些。
依然算是風險投資的拚多多
拚多多一直是段永平持倉中一個有意思的存在。
段永平是拚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他一路都在說自己看不太懂拚多多的模式, 當時是稀裏糊塗投的。
在2023年3季度曾經買入一丟丟拚多多,15萬股,但到當年底就清掉,波段做的很漂亮。
等到2024年1季度回調一些又買入小倉位,2季度賣掉一點點,3季度才開始了此輪真正意義上的增持之旅。
今年每個季度下來,拚多多都牢牢占據第三大重倉的位置。
段永平說自己如今對拚多多懂了一點,
我覺得這個行當的變化其實也很大。它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它會比現在還要厲害很多,風投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不是風投,我就應該買很大的比重在裏頭,我並沒有。但是我覺得是值得擁有一部分。
我覺得(5-10年)大概率他們應該活得還不錯,但是不是百分之一百。
我覺得這公司還是有點意思,但是有風險的,我不推薦別人買。
最新訪談中的有趣金句
看段永平講話,全程無尿點。就是很本真,有一說一,通透智慧,還金句滿滿。忍不住將《方略》訪談中的一些有趣的回答,mark出來。
1、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我如果遇到不合適的東西要趕緊離開。
2、你沒有契約精神,你就不可信了,你跟我講什麽都是不可信的。你有一次兩次,難道還要有第三次嗎?就像你刮那個瓶蓋,刮出謝了,你還繼續刮完它嗎?
3、大三的時候我是無意中看到德魯克的一句話,叫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對我觸動很大。你發現凡事隻要花五秒鍾,想一下這個事情,一輩子會省好多事。
4、有些人是喜歡工作的,我是真不喜歡。巴菲特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他就是喜歡做這件事情,他就一直在做。
5、我覺得懂生意很重要,不懂生意投資是很難做的。
6、為什麽說投資很簡單,但是不容易?簡單就是你一定要看公司,你一定要看懂生意,你也要看懂未來的現金流;難是難在你很難做到這一點,大部分公司都不容易看懂。
7、我一般跟大家講,我就三隻股票:蘋果、騰訊、茅台,差不多真是這樣。
8、安全邊際指的是你對公司有多懂,這是我的理解。
9、(懂和不懂界限?)我也不知道,但是到處問人家的人肯定是不懂的。
10、文化好,最主要的就是最終它會走回正道,有一個北鬥星在指引著它,它到底該幹什麽。不是為了生意,你僅僅討論生意是很容易犯錯誤的。
10、犯錯誤的概率大家其實都差不多的,隻是說你犯不犯下去,還有就是你有沒有不為清單。我們三十年下來,犯的錯誤就是比其他人少。
11、人們關心的是我們做過什麽,其實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做的那些事情。
12、不懂企業最好就是不要碰,我非常保守,A股我就隻是買了茅台。
13、AI這個東西我覺得至少摻和一下,不要錯過了。完全錯過了,好像有點不太合適。
14、科技行業必須得創新,因為新的東西會出來,會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你要不變就死了。茅台的口味已經形成了,你再去改口味那就是腦袋壞了,肯定不應該這樣。
15、當然,搞懂什麽都難,但是再難也沒有高爾夫難。
16、我是一個滿倉主義者,我不買一個股票拿著,我心裏頭就會不舒服。
17、其實就是取決於你的機會成本,我賣掉了以後錢放在哪,能不能夠得到更高的回報。
18、投資是要賣的,我覺得很多人對所謂的價值投資有個很大的誤解就是,你要長期持有,就不可以賣了。長期持有是一個意向,我買的那個刹那我是打算長期持有的,但是你永遠要算你的機會成本。
19、如果你發現一個更好的公司,你覺得更踏實,比方說五年前看懂了英偉達,你看到了今天這樣的局麵,你手裏隻有茅台,如果能夠換的話,你沒有道理不換。但你看不懂,你就不要扯這個事,那就跟你沒關係。
20、(AI對投資行業可能有什麽影響?)炒股票的人會很危險,因為你炒不過梁文鋒了。但是收割不了我,因為我就不動,買了茅台我就拿著了。因為買公司這句話很少有人懂,真正的公司的買家隻有一個人,就是公司本身,它是靠它的盈利,最後會把自己買回來。
21、我這個人本來就胸無大誌的,我就過好每一天就挺好。未來的願望也是過好每一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沒什麽了不起的。我從來不是一個要幹點大事的人。
22、我覺得投資就是投資,跟你是什麽人沒有關係,你不是好好的投,最後還不如不投。你要是真不懂投資,就不要碰。
23、炒股是很難賺錢的,大部分散戶在牛市和熊市都虧錢,80%左右。所以你不要覺得自己是特殊的那個人,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24、對小孩來講,給他們安全感很重要。沒有安全感的話,人很難理性。
25、家長給孩子做的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在教他怎麽做事情。你罵他就是教他罵人;你打他就是教他將來可以打孩子;你跟他發脾氣就表示他可以發脾氣;你對他好就表示他應該對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