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某匹馬可能比賽結果會很好,那麽你會依據賠率會下注某一匹馬。但你的賭注也會塑造賠率。例如,如果所有投注者都預測某匹馬會贏,那麽賠率將反映這一預測,投資回報率將很低。
這種環境也適用於股市。如果一個人認為一隻股票被低估並買入,那麽股價會提高,從而降低回報率。大量的投資者一起參與投資的合力,就會影響股價,並且進一步影響投資者的預期回報。
可能是這種類似,讓很多偉大的投資者會進行賽馬賭注。這其中,也包括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巴菲特。
巴菲特說:賽馬下注的藝術是基於信息的。關鍵是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信息,然後正確分析並合理使用。
沃倫巴菲特在小時候經常賭賽馬。巴菲特的傳記《滾雪球》講述了這個故事。
靠撿票賺錢
當巴菲特還不到10歲的孩子,經常去奧馬哈的阿克薩本賽馬場(Ak-Sar-Ben,奧馬哈所在州內布拉斯加州的拚寫倒寫)。他太小了,不能下注,所以他靠撿別人不要的票賺錢。根據巴菲特的說法:
賽馬場髒兮兮和丟滿殘渣的地板上到處是煙屁股、啤酒沫、舊賽程單和熱狗殘屑,在這些東西當中還有幾千張被丟掉的投注票,像森林土地上的蘑菇一樣露出頭。兩個男孩把自己變成了尋菇犬。
他們把賽馬叫做彎腰屈身運動。每個賽季開始時,你會看到所有那些隻在電影裏看過賽馬比賽的人。他們認為,如果買中的馬隻跑了第二或第三名,那就贏不了錢,所以他們會扔掉第二、第三名的下注票。然而一場有爭議。這個時候,有些人也會丟掉下注票,而我們則開始大撿特撿地上的票。
我們撿票的時候甚至都不會去看其他人一眼。晚上,我們會整理檢到的票。可真惡心,因為人們在地上吐痰。不過,我們覺得特別好玩。如果我找到一張贏錢的票,我的艾麗斯姑媽會幫我們去兌成現金,因為小孩子不能去換錢。
這個方法,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青年巴菲特最喜歡用的投資方法,也是格雷厄姆在投資股票時使用的撿煙蒂投資策略,尋找其他投資者在崩盤中基本上拋出的公司,但這些公司仍然有一些價值。
賽馬場上的分析師
巴菲特長大一點後,開始了更穩定的收益。他們開始想在賽馬場上賣信息。或者說,他們做起了賽馬場上的分析師。
在賽馬場,巴菲特學會了一點看馬經,這為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預測賽馬結果綜合了沃倫非常擅長的兩件事:收集信息和數學計算。很快,巴菲特和他的小夥伴就有了足夠的了解並寫出了自已的馬經,他們靈機一動,將其稱為《穩健之選》。
我們饒幸成功了一陣。我們出的馬經並非最受歡迎的,這是兩個小孩子賣的東西,而且這東西還是我們在我家地下室裏用一台老式打字機弄出來的。當時的局限是複寫紙不夠多,我可能隻弄得到5張左右的複寫紙。不過,我還有打字機,鮑勃拉塞爾和我把賽馬的名次預測出來,然後打印成稿。
我們去賽馬場叫賣,快來買《穩健之選》吧。不過,《藍色馬經》的銷量最好,而且價格比較貴,賽烏場會從中抽傭金。而我們的賣25美分,屬於打折商品。他們很快就不讓我們賣《穩健之選》了,因為除了我們之外,他們對賽馬場賣的所有東西都可以宰上一筆。
學習賽馬下注
之後,巴菲特的父親當選了國會議員,於是巴菲特一家搬到華盛頓特區。
巴菲特了解到,國會議員有權使用國會圖書館裏麵有所有曾經被記錄成文字的東西。因此,當巴菲特說:爸爸,我就想要一樣東西。我想你去國會圖書館把裏麵所有和賽馬預測有關的書都借出來。
巴菲特的父親父親說:一個新來的國會議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所有和賽馬預測相關的書,他們會覺得這很奇怪。難道你不這麽認為嗎?
巴菲特說:爸爸,是誰去鄉村集市為你的競選奔走?是誰待在屠宰加工廠,隨時候命去報警,以防不測?今後兩年,你還需要再參加競選,你還會需要我。那麽,現在是兩清的時候了。
於是,父親給巴菲特找了幾百本關於賽馬預測的書。除了函數,巴菲特還去買過去的賽馬記錄。他會查看這些記錄,第一天用自己的預測方法進行預測,第二天看是否有效。每天都測試自己的預測能力,測試腦子裏所有不同的係統方法。
巴菲特一開始就是從數字分析入手。通過測試、思考和觀察,沃倫發現了賽馬的規律:第一輪賽馬結束後,沒人會就此罷手。賽馬場靠的就是人們不停歇地下注,直到他們輸錢為止。難道一個出色的專業賭馬人不能對這些規律善加利用,並贏到錢嗎?
預測賽馬的輸贏也如同競技場。不過,那時巴菲特還沒有形成精準和詳細的預測體係。
巴菲特如何看價值
會提前拿到《每日賽訊》,找出每匹馬跑贏比賽的可能性。然後,他把表示概率的百分比和獨贏賠率相比較。為了保持不產生偏見,巴菲特先不看獨贏賠率,以免自己先入為主產生偏見。有時,他會發現一匹馬勝出的獨贏賠率出現偏差,偏離實際的可能性。比如一匹馬有10%的勝利機會,但其實它的賠率是15比1。。
賽馬場的複雜和心機越少,獲勝的形勢就越好。當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就像瘋子一樣研究《每日賽訊》。
比爾格雷和巴菲特曾經一起去過幾次賽馬場。格雷曾經這樣評價巴菲特:
沃倫對數字非常敏感,非常健談,人也非常開朗,對人友好。
沃倫一下車,就知道自己要挑哪些馬。到了賽馬場,他會說,這匹馬太重了,或者說,這匹馬在上幾次比賽中表現不夠好,跑贏的次數不夠多。沃倫知道如何去判斷一匹馬。
沃倫投的賭金在6~10美元之間,有時候買得很準。沃倫隻在獨贏賠率很好的時候才下大賭注,但是,他會冒風險把送報賺的辛苦錢投到看中的賽馬身上。進行不同的比賽時,他可能會改變主意。
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巴菲特在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賠率和勝率的關係。這對應於投資上,就是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巴菲特曾在賽馬場的慘痛教訓
有一次,巴菲特一個人去了賭馬場。在第一輪比賽中他輸了,但他沒有就此回家。他不停地下注,又不停地輸,直到他輸的錢超過了175美元差不多輸了個精光。
巴菲特回到家,去了Hot Shoppe便利店,給自己點了他們提供的最大份的東西一份巨大的奶油巧克力聖代冰激淩,這花掉了他剩下的所有錢。
他一邊吃,一邊算得送多少份報紙才能把輸掉的錢掙回來。他不得不工作一周多才能賺回這些錢,而損失掉這些錢是因為一些愚蠢的原因。
巴菲特說:
我不應該每場比賽都下注。我犯了最嚴重的錯誤,輸錢了,而我認為我那天能把輸的錢贏回來。之前說過的第一條規則是第一輪比賽後,沒有人就此罷手。第二條規則是你不必非得用輸錢的方式把錢贏回來。這是非常基本的道理。
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必然會影響巴菲特以後的投資。賽馬這不應該期望贏所有的比賽。投資者也不應希望賺到市場上所有的錢。相反,隻需等待那個正確的投球投過來,再出手。
這個問題讓沃倫意識到他作出了一個情緒化的決定嗎?
巴菲特說:
是的。我覺得很惱火。
那是我最後一次做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