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偉達因禍得福,芯片中國大賣,騰訊阿裏字節狂下160億美元訂單

(2025-04-12 01:43:45) 下一個

自DeepSeek發布R1版本以來,昔日的AI芯片王者英偉達就沒了好日子,股價一路暴跌,市場前景被持續看淡,壟斷地位也岌岌可危。

隻不過,這是英偉達的全球市場,在中國,英偉達卻因禍得福,依靠H20芯片,迎來了一場意外的銷售熱潮。

據多家媒體報道,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阿裏巴巴和騰訊等,集體向英偉達下達了至少160億美元的H20訂單,幾乎追平2024年英偉達在中國區全年17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這種集體行動不可不謂瘋狂。

這一現象不僅顛覆了市場的普遍預期,也在短期內為身處地緣夾縫中的英偉達,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反彈契機。

隻是長期看,監管與競爭的雙重陰影依然沉重,這場“因禍得福”的故事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
?

銷售狂潮:從低穀到井噴

2025年開年,字節跳動、阿裏巴巴和騰訊等中國巨頭都成為英偉達芯片的采購主力軍。

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英偉達向中國運送了超過100萬塊H20芯片,收入約120億美元,而2025年僅三個月就幾乎再造一個“全年”。

H20芯片的熱銷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

2024年初,中國企業對其態度謹慎,thepaper.cn曾報道,因性能縮水和高昂價格,H20一度被認為性價比不如中國廠商自產的芯片,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然而,下半年起,情況發生逆轉。

TrendForce指出,2024年8月英偉達短暫暫停接受H20訂單,但這似乎是供需調整的短暫插曲,隨後市場信心迅速回暖,2025年初的訂單激增便是明證。

供應端也反映出需求的緊迫性。

據H3C警告,截至2025年4月初,H20芯片庫存幾近耗盡,新一批貨預計要到4月中旬才能抵達。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麵,進一步推高了市場熱度。

02
驅動引擎:AI熱潮與成本優勢

H20芯片為何能在短短時間內從“冷門”變為“香餑餑”?

答案在於中國AI行業的迅猛發展和H20的獨特定位。

中國AI產業正處於爆發期,尤其是低成本AI模型的普及成為催化劑。

其中,DeepSeek公司推出的DeepSeek-R1模型以高性價比和低功耗著稱,迅速贏得市場青睞。

eweek.com指出,阿裏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巨頭紛紛投資基於H20芯片的AI服務器,以支持雲服務和DeepSeek-R1的部署。

不僅如此,醫療、教育等中小行業也加入采購行列,進一步擴大了H20的市場基礎。

為了應對監管,英偉達對H20的性能進行了大幅度的“閹割”,盡管如此,H20還是憑借價格優勢脫穎而出。

Investopedia數據顯示,2024年H20單塊價格在12,000至13,000美元之間,相較受美國出口限製的H100等高端芯片,性價比顯著。

這使其成為中國企業在合規框架下的首選。

03
爆賣是回光返照?

盡管H20芯片目前風頭正勁,但其在中國市場的未來並非坦途。

外部監管壓力與內部競爭威脅,構成了兩大不確定性。

1、美國出口限製的陰影

美國對華科技出口管製是H20麵臨的最大風險。

2025年初,白宮曾計劃進一步收緊包括H20在內的芯片出口,相關討論已持續數月。

然而,據媒體報道,在前幾天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海湖莊園晚宴上向特朗普承諾加大美國AI數據中心投資後,白宮暫時擱置了這一計劃。

盡管如此,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影響H20的供應鏈。

2、中國能效新規的挑戰

國內監管環境同樣不容忽視。國家發改委計劃推出新能效標準,而H20芯片可能未達標。

若無法通過調整性能滿足要求,其銷售或將受限甚至禁售。英偉達已著手與監管機構溝通,但降低性能的代價可能是市場競爭力的削弱。

與此同時,華為等中國廠商正加速追趕。

華昇騰910B芯片單價超12萬元人民幣,8卡服務器售價在130萬至150萬元之間,價格與H20相近且具本土化優勢。

2024年下半年,華為和中科曙光在AI芯片市場的份額穩步提升。

所以伴隨對英偉達的限製越來越多,政策進一步傾斜本土企業,中國的大廠采購一旦轉向,H20的領先地位可能很快被逆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