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我

邊緣化的人生感悟
正文

逛老城 - (2)耶路撒冷的老城

(2024-09-01 20:48:24) 下一個

世界上很多曆史悠久的城市,都一個叫 OLD CITY 或者OLD TOWN (都是老城的意思)的地方。城市久遠的曆史,圍這些老城,就像老樹的年輪,一年一年地增加著古老,一圈圈地記下了變遷。核心之處,一成不變。那裏常常是城市文化的濃縮,曆史精華的所在。

我很喜歡逛這類老城,悠悠漫步在狹窄而生活氣息濃鬱的小街窄巷裏,出出進進在充滿當地風俗文化韻味的小店,與店主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那種心理上的享受是無以言喻的。

耶路撒冷也有一個叫做OLD CITY 的地方。它的四圍是由大塊潔淨的石塊築起的四十英尺高的城牆,淡淡的顏色介於黃棕之間,不覺宏偉,也不覺陳舊。而那在石縫裏倔強地伸出來的綠葉嫩枝,倒讓人覺得兩千年的曆史在從石間壁處一絲絲地飄逸出來。這城牆有著它自己的起源,自己的故事,人們自可以從書中網上找到,無需我在此重複,讓人討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在這個古城裏的遊曆。感謝數字相機的問世,給了我隨意按下快門的奢侈,補充了我日漸衰退的記憶,有了回味細細微微的樂趣。

去以色列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頭三天,我們有一位導遊。他用一個下午,帶著我們把這座老城中的有名之處都來了個到此一遊,比如:WESTERN WALL, THE CHURCH OF HOLY SEPULCHER 。這很是不解我的心頭之癮,何況這老城更有它獨到之處。

耶路撒冷的這個老城獨有的特點大概是世界上獨一份的。城內分成了四份,不平均的四份,但是楚界漢河分明。這四份,分別是:猶太區,穆斯林區,基督區和亞美尼亞區。這個老城人群的容納,正是以色列國人口成分的縮影。

為了過癮,我一個人又重回老城,走街串巷,上房下地,四處亂竄,到處聊天。對這個老城,對耶路撒冷,對猶太和穆斯林文化,對很多問題,都有了深一步的切身感受和理解。

 

老城的牆,並不顯得厚重,卻可以感受到曆盡的滄桑。

 

老城其中的一個城門

 

(一)亞美尼亞人的地方:

 

清晨小巷

 

亞美尼亞區的街道都很幹淨,人很少,四處透著些藝術的氣息。

 

民間藝術家。我們從他那裏買了樣藝術品。

 

亞美尼亞人有著古老的曆史,在耶路撒冷也落戶千年。去了這個亞美尼亞曆史博物館。十分的破舊,除了一個看門買票的男人,隻有一個女人在參觀。剩下的就是我們了。曆史越久,越不在乎曆史,似乎是世界的通病。美國三百年的曆史,把什麽都寶貝留著供者。看咱們,什麽不糟塌呀。把個古老的北京弄得沒了感覺。隻剩下那一座座礙眼的大建築。很多都是不三不四的東西。

 

(二)穆斯林的地盤:

 

因為對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特感興趣,在這個地區逛了很久。整個一個第三世界。黑乎乎,髒兮兮的。不過,特有看頭,樣樣稀罕。

 

有意思吧?別看把美帝國主義恨得什麽似的,該喝他的照喝,就著自己的發麵餅,好吃!

 

看著這一嘟嚕肺,讓我想起了我們湖北老家的心肺湯了。

 

鄉親鄰裏的,都是熟人,早上出門,問個好,說說家長裏短的。

 

老大爺攤餅,賣餅。

 

布店,和大前門的那些布店形式一樣。不知道前門一帶還有沒有這樣的店了。

 

新舊結合,琳琅滿目

 

(三)猶太人的天地

 

從穆斯林區轉換為猶太區的第一家 

 

 

走在房頂上的小男孩兒

 

絕對保守正統的猶太教徒(這種教徒是不用服兵役的,全靠政府福利養著。不過,最近好像這種不服兵役的特權要被取消,或已經取消。我沒有關注此事的進展。)

 

休假的女兵們

 

小巷

 

(四)基督教人的淨土:

     由於在猶太區和穆斯林區花的時間太多,隻好蜻蜓點水地在這裏停了一下。

 

 

終於把這幾張相片給傳上了網。太費時間。到此打住吧!事很多,內容也很多,我這裏的介紹實在很膚淺。不過可以證實的一點是:這個老城,居住著信仰多種宗教的人,彼此之間有包容,有和諧,也有仇恨。我遇到一個生長於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公民,他享受著一個以色列公民所有的福利和自由。但是他告訴我,他恨猶太人,終有一天,巴勒斯坦會奪回屬於他們的耶路撒冷。我去那裏的時候,這裏沒有戰爭,沒有槍聲,人們和平共處,各自過著屬於自己的一份生活。我想,如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能夠如此相處,也就是最上乘的好事了。可惜的是,今天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戰爭烽火正濃,兩邊的老百姓都在遭難。何時了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iaozhi 回複 悄悄話 相逢一笑泯恩仇。

笑從何來?The realization of this truth:There has to be a better wa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