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為書摘,主要供個人存檔閱讀】
福音派的屬靈危機及其前瞻:
下麵我們要談談當代福音派的危機及其前瞻. 目前我們深受「技巧」的影響, 陸爾(Jacque Ellol)對這方麵作了評估, 他在《科技的社會》(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一書中談到人的信仰很輕易就 被 世俗影響,用科技取代一切 . 就是在屬靈方麵 亦 有此危機, 我們太過注重用各種方法祈禱, 默想和查經, 而忽略了這些操練的本質.
默頓(Thomas Merton, The Seven Storey Mountain,1948. 個人注釋)對默觀祈禱的見解對近代人影響不小, 他在有生之年的後期深受默觀技巧的吸引,到東南亞與佛教徒對話. 他似乎把重點放在方法多於目 的.祈禱生活的目的乃是與神相親相愛,而非屬靈的工程師 . 危險是讓萬能大師在教會生活的各層麵通行無 阻, 以為他能解 決所有的問題.有時教會的行政圖表與通用汽車公司完全一樣 ,而非由聖靈帶頭的一個群體,這種心態無形中將信仰世俗化了.
今日學術界的精神為不可知論. 知識欲很強,但卻不關心 知識的來源, 隻要是新鮮的事都想知 道, 我們要提防這種精 神. 事實上, 我們的生活非常表 麵化, 內在生活很是空虛. 因此, 我們要發展內在生活的紀律, 增強愛神的意願 和決心. 這種 紀律會幫助我們不斷向神開放,在謙卑和精練中接受神的塑造 ,不僅為了接受主的指示, 亦為了追求聖潔. 今日我們麵對很 多危機, 要在微妙之處取得平衡.
現代人追求屬靈更新之動機:
到底現代人追求屬靈更新的動機為何? 首先,這事在教會內非常流行, 加入就可受益.有人為了教會增長而加入此行 列.如果這是我們的目的也無妨,但若不小心,這種作法往往令人陶醉在組織各種活動的情欲中, 洋洋自得. 在進深屬靈生活時,有一件事千萬不能忘記,不要讓收集可觀的數字先占據我們的心,乃是私自在神麵前驚歎, 讚揚個人的獨特.所以, 屬靈的更新不是數字遊戲,乃是改進事奉的素質,供應個人的需要.
基督徒的屬靈觀在新約的三個失去的比喻中充份表達出來:耶穌基督關心失去的銀錢,迷失的羊和失去的浪子.我們要提防政治性的動機,因為產生的後果,很快就會有消失和被否定. 追求屬靈更新還有一種不好的動機. 英國聖公會一位牧師在一本書中誠懇地提出這一點,他說牧職從未有過很強的身分認同,亦無情楚的專業地位.馬丁桑頓(Martin Thronton)在《屬靈指導》這本書說,教牧關懷其實是上好的專業,可 以好好發展.如果這是我們追求屬靈更新的原因,以便建立新的教牧工會,則是一種錯誤.
追求屬靈更新的第三種動機乃追求真我.西方世俗化的過程中,特別是都市化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官僚主義的控製,科技世界中的各大集團令人感到越來越無人情味.故此,不少人認真地在追求一種屬靈的身分,以對抗疏離帶來的壓力.其實 ,這是我們的文化中一個很實際的需要.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忽略其他需要,因真正屬靈的身分不在乎自我, 乃在乎他人.因神創造我們,使我們彼此需要,所以,生命的支助來自人與人的關係,而非自我實現,因為屬靈的操練若僅僅 為了自我實現,那就是自我陶醉,是一種自愛欲.因此,操練個人屬靈生命時要相當小心,總要與追求社會的屬靈更新取得平衡,正如克來彭派的會員一樣 ,當他們越來越關心社會的種種問題,他們個人亦隨著逐漸成長.神原非要我們隻關心自己 的靈魂,乃是要愛這個世界.
追求屬靈的更新的第四個動機乃我們需要智慧,實實在在地過日子. 專人驚訝的是,今天居然有那麽多人糊裏糊塗地過日子. 人不在意一般的常識,其中一個原因乃現代人的生活太複雜,比如說你的信用卡若被小偷偷去, 或忘記更換車牌, 廿四小時內就會有很多麻煩.生活的確是複雜的,我們無法張開眼睛探討所有的可能性, 故此需要智慧的過活.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謙卑隻與智慧人同行.我們在這一章強調謙卑是道德上的智慧 ,是最實際的現實主義. 驕傲蒙蔽人的眼睛,是無比的愚昧.故此,我們期望屬靈的指導,有智慧以致得救.革利免說神的話是伴我同行的導師 .希臘富戶經常顧用一位家庭教師與這家人同吃同住同樂,他是朋友,亦是同伴,是老師,亦是顧問,他是智慧的典範 .
革利免說這就是神話語的本質.正如詩篇一一九篇所言,神的話是我腳前 的燈,路上的光.一位現代作家說神學的目的,乃是使人生活有智慧 .可見在基督徒的生活裏,神學知識與實際的體驗之間的內在關係必需非常密切.
最後,追求屬靈更新最重要的動機,乃是因為我們幾乎被過度的資訊窒息.今天是資訊的世代,有許多使我們比以往更易遠離神的資訊.故此, 屬靈更新真正的目的,乃是使我們與神的關係更深,更真實.
我們要問自己,到底我們與神的關係有 多親密,有多明確,有多實在,在這方麵我們需要醒覺.因此我鼓勵大家要閱讀屬靈偉人的著作,這些古典靈修的巨 作能喚醒人的靈,從人本質的奧秘為出發點,帶我們進入從未想過的真實 ,想從未夢想過的可能性 , 加強追求的心願,開放我們那深不可測的渴慕之心.
你曾否想過你對自己是何等大的奧秘,你曾否想過人生是何等深的奧秘. 我最近體驗了人生奧秘的一個層麵.我去探訪一間心理殘障之家,主日崇拜中,在坐有一位心理嚴重殘障的人,他既啞又聾,他的耳體機能功能很低, 但在主日崇拜中,他從心靈的深處發出呼求,我們在坐的人都知 道他表 達了基督的心聲.這表 明人無論在心理上或生理上 的殘障是多麽的嚴重,都影響不到他心靈的深處.那為什麽這位弱智人士的舉動令我們如此驚訝呢 ? 同樣,海倫凱勒 (HelenKeller)要從頭學習溝通的基本技能,因她又聾又冒.我們若更加開放,委身與神,我們可發揮多大的潛力呢.
聖徒的特征:
故此,我們要在現代發掘新的一代聖徒,是一種新的福音派修道主義,他們認識生命裏嚴肅的一麵,是保羅所謂真正的聖潔.何謂追求聖潔的新模式呢,即把現代科技社會的壓力都放在考慮內的聖潔,包括在高度自私和專業的處境下生活,即 都市化,大眾化的生活,有高速的資訊交流, 是個電腦化的世代.這種聖潔的新樣有何特色呢,表麵上聖徒和鄰舍沒有什麽分別:他很平凡,與其他人有同樣的生活負擔. 但不同的是,他麵對永恒的生命而活,他的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容許神的介入, 他接受神的指引和提升.
然而,聖徒亦是一位在個人極限邊緣生活的人,與其他人一樣 ,有煩惱 ,有肉身上的痛苦,但他眼前 有神賜的異象,故此,藉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聖徒的另一個特征,是對人類的景況不會過份關心,亦不被生活的壓力及試煉所壓倒.其實他比其他人更體會生活的 壓力,有什麽比生活在兩個世界的張力之下壓力更大呢?
他自然的從屬世的世界進入屬靈的世界,承認自己生活在極大的奧秘中. 雖然聖徒生活在很多的煩惱 ,痛苦和罪惡中,然而唯有在這種情況下,聖潔的特色才最為顯明,因為罪惡越多,恩典也越多.所以,我們按著直覺逃避壓力是一大錯誤,因為在寶座上找不到聖潔,它藏在乞丐的爛衣裏,不在出名的人身上,乃 在無人知的地方.聖潔不是經常看到的,因他屬於屬靈的境界,血肉之眼看不見,很多時出現在退隱的內心世界.雖然聖徒 沒有公關主任,他卻能改變周圍的環境. 默頓深受佛教和尚的吸引,這些人默想功夫很深,可將四周的氣溫提高十至十五 度. 他們坐在雪地上打 坐,雪也會溶化.
但對基督徒而言,這不是聖潔,然而在聖徒周圍其他的東西都會溶化,最要緊的無非是道德上的.那麽聖徒是誰呢,是特別選出的,不是的.聖徒是個很普通的人,但有一位很特別的神.所以, 聖徒的生活的確有些神秘. 聖徒擁有堅定不移的異象,他被問題所包圍, 但並不一定要求每一樣都有答案,因他本身的存在已是答案,他從永恒的角度看問題.他的生活是協調的,敬虔和委身整合他整個的人, 所以,他不會太關心得失,他所關心的乃是對神的忠誠,而非眼下的成果.
聖徒的另一特質乃是不太關心自己 ,但卻很關心周圍的一切.我們若隻顧自身的靈命,那麽他可能是極端的自我中 心 主義者,一個真正的聖徒乃是不自覺,不理會自己的人.人若有 百 分之九十的自我醒覺,他就會很邪 惡,所以自我醒覺是不 容許的,乃是要醒覺基督.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麵活著. 聖徒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因為基督徒生活的矛盾乃是我們越自棄就越個人化.人的獨特性在聖徒生活中最得釋放,聖潔使我們從相似及一致性獲得釋放,每位聖徒都可獨特地見證基督.我們無法一筆就描敘所有的聖徒,每位聖徒在他特有 的環境下運用不同的恩賜,每位都是必定的,也是絕對的.盡管個人有天生的極限和軟弱,但每位與神都有絕對的關係,因 而在人身上產生不同的印記.
沒有第二個聖方濟,也沒有第二個大德勒撒(Teresa of Avila),天下間隻有一個加爾文,天 下也隻有一個你與我.沒有人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獨特,身為一個獨特的,墮落的受造之物,若沒有神的幫助 ,隻有滅亡, 或是高傲的以為我不是你,我是絕望於孤單的現況中.基督徒生活的最大發現乃是隻有神才能支持我的獨特.
聖徒亦活在記憶中.我們發現聖徒的生活經常被人效法,他們雖然死了,但仍然活著,就如我們上麵提過的三個年輕人,他們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起碼在一位大主教的心中活著.他們指向的是生命的活力,啟發我們堅持下去. 最後,聖徒使這個世界成為不斷的奇跡,他們在奇跡的籠罩下生存,換言之,他們令我們隨時醒覺神的同在,好像施洗 約翰一樣 ,不斷的告訴我們,「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這些素質通過聖徒,不斷延續下去,但願亦吸引我們效法他們.
我用喬治麥當樂(George McDonald)的一首短詩結束,但願這亦是你我的禱告. 「 基督啊,我的生命,求你完全地擁有我,接納我,使我成為一個小基督,若說我是什麽,我是天父的兒子,尚未完全脫下舊的穿上新的,求賜我光明,使我能睜眼的活,求賜我生命,使我的希望衝破雲霄 ,求賜我聖靈,使我常在父前呼求. 」
神希望我們過完全合乎人性的生活,神希望我們享有完全的,真正的人性 ,神亦希望我們能真正履行創造的宗旨,日日在生活中不斷發現奇跡.聖徒乃是一位懂得享受作個真正的人.我們越生活在真我中,就越像基督,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目標.
一方麵我們感謝神在教會曆史中有不同的屬靈傳統 ,另一方麵神正在定型另一個獨特的傳統. 因為神呼召我們每個人,在他麵前獨特地 ,在這個世代忠心地見證他在我們個人身上的目的.但願保羅的話不斷地提醒我們,「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廿六19).這就是那呼召我們,改變我們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