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去的是一個離家近但遊人不多的公園:樹高,草密,小路多。多年前孩子們和嶽父在的時候,一家五口下午時經常去。十多年前的一個遍野紅葉的日子,全家人從小徑走出,正好一個記者采風,抓拍了幾個人的照片,並發表在了本地公立公園的網站上。幾個人的笑容,還在我心裏定格。
今天,太太在國內送別已經歸主的老嶽父,老大在澳洲,老二在加州,家裏剩下的隻有我和狗狗了。不同時區,不同季節,天地相隔,我在想曾經在一起的一家人現在這樣的地理搭配也是夠特殊了。傍晚的時候,我把狗狗帶出去走到了那裏。突然感慨人生之流逝,特別寫下這些文字,記錄心裏的感想。
----------------------------
老嶽父離開我們,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二十三年來,他和我們朝夕相伴,見證了我們從開始的奮鬥到現在的安定,以及家庭中的柴米油鹽, 雜七雜八。他把自己的關懷和愛心,默默地編織進我們生活的點滴。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深有體會。與他共同生活的二十多年,是我們家庭中最溫暖、最難忘的歲月。
嶽父是一個樸實、勤懇的人。他沒有豪言壯語,他用真心與耐心,幫助我們,帶大了兩個孩子,一起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安穩的天空。即使我們工作在外,當孩子們回家的時候,姥爺還在默默守候。因為他的擔當和愛,這兩個孩子得以在溫情中長大成人。孩子們幼小的心裏,那種安穩的感覺,大人是無法體驗的,也是難以表達的。嶽父並不常把愛掛在嘴邊,但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付出,什麽是一個長輩的胸懷。
不過,孩子們長大了,他卻漸漸地老去了。
孩子們會開車後,天氣好的時候,很喜歡把帶姥爺去公園兜風去,而姥爺也願意聽他們的話,更願意坐他們的車。老大工作後,過年過節首先想到的都是給姥爺買衣服。老二平時有什麽好的東西或者美味,對姥爺是從不吝分享的。雖然我嶽父什麽也不缺,但收到外甥們的任何東西,他心裏是高興的。我現在想起來也有些嫉妒,好像爸爸媽媽不需要他們的禮物一樣。
還記得去年11月份太太送老嶽父回國的那一天,天氣溫暖晴朗。我從公司坐船回來,提前就提醒讓孩子們來接我了。但船到了後,等了很一段時間他們才過來。老二開著車,姥爺坐在旁邊,老大坐在車後座,旁邊還有小狗。人人都高高興興,小狗也是活蹦亂跳。原來兩孩子帶著姥爺到周圍的公園和海邊遛了一大圈。姥爺雖然不能下車,但心裏明顯是非常滿足的。在此,我特別感謝我的嶽父,幫助我們教導了孩子們如何孝敬長輩。
我嶽父性格寬厚,總是以平和、善良的心去麵對生活。即便遇到難處,他也並不是操心太多,而是用沉默堅韌的心態鼓舞著我們。他就像一盞長明的燈,靜靜照亮著家人前行的路。
他於2002年信主,平時周日都和我們去教會。最近幾年,由於瘟疫的原因,他衰老得較快,腿腳不利落了很多,所以隻能參加網上的敬拜,而且從來不間斷。我喜歡和他討論一些關於靈魂和將來的事情。不過他對那樣的話題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因為他認為除了耶穌以外,並沒有人走了還會再回來告訴死後的事情。但是,他臨走前的一周,斷斷續續說了好幾句不像是他平時說的話。在此感謝內弟及時地錄了音並且發了過來。直到他走後,太太和我連續地聽,聽了好多次,才最終理解他的大部分話。有一句清清楚楚說“準備走,準備上路,一切備好,由上帝來時間安排”。其中前幾三字“準備走”,聲調上揚,好像發言一樣。後麵還有一句,個別地方還是不太清楚,但卻接連說了兩次“我賜福人”,是清清楚楚的。我們心中的安慰,是無法描述的。
如今,他已經安息主懷,我知道嶽父走的時候很平靜,所以心裏是充滿感恩。感恩他二十多年來的陪伴,感恩他對孩子們的照顧,感恩他留給家人的榜樣。另外,我也知道,他歇了地上的勞作,去了一個美好的地方,將來我們還會再見麵。這是我最欣慰的。願嶽父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