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 2025 年的最後季度,標普500指數站上 6,840 點,ETF(SPY)年初至今上漲約 +16%。
從數字上看,這是個不錯的成績沒有狂熱,也不算泡沫。
關鍵數據(截至 2025 年10月)
| 類別 | 指標 | 最新數值 | 數據含義 | 來源 |
|---|---|---|---|---|
| 機構情緒 | CNN Fear Greed Index | 35.40(Fear) | 風險偏好仍偏低,機構整體謹慎。 | Macromicro |
| 市場廣度 | SP 500 高於200日均線比例 | 53.67% | 約一半股票處於上升趨勢,上漲集中在大型科技股。 | Macromicro |
| 散戶情緒 | AAII 情緒調查 | 看多44% / 中性19.1% / 看空36.9% | 散戶信心回升,但尚未達到亢奮區間。 | AAII |
| 流動性(貨幣) | M2 貨幣供應量(2025-09) | $22.213 萬億 | 流動性仍充裕,支持風險資產表現。 | FRED |
| 流動性(資金避險) | 美國貨幣市場基金(MMF) | $7.40 萬億 | 場外資金依舊龐大,投資者信心尚未全麵恢複。 | ICI |
| 市場表現 | SP 500 指數 | 約 6,840 點(SPY 年初至今 +16%) | 指數新高,科技與AI板塊主導上漲。 | MarketWatch |
市場漲了不少,但感覺很多人還沒跟上。SPY +16%,可情緒指數還停留在 35(恐懼),資金更像是被動上漲,而不是瘋狂買入。這類行情往往走得更穩,也更持久。
牛市不是在樂觀中開始的,而是在恐懼未散時慢慢生長。
第一個層麵:價格 vs. 情緒
指數漲、情緒冷,這種背離有時是機會。隻要情緒沒爆,市場通常不會一下見頂。
第二個層麵:資金 vs. 信任
M2 高、MMF 高,代表錢還在,但信任仍半路。如果通脹受控、經濟軟著陸,這部分觀望資金可能慢慢回流股市。
第三個層麵:結構 vs. 廣度
若科技股以外的板塊開始補漲,市場結構可能更健康。否則,單一板塊的領漲可能延長行情但加大脆弱性。
第四個層麵:策略思考
當前階段或許適合參與但不冒進。對中期投資者而言,持有優質資產、關注輪動跡象,比追高更重要。
未來幾個月,看 Fear Greed 是否回升至 50 附近;MMF 資金是否開始減少;市場廣度能否突破 60%。
如果這三項同時改善,那也許意味著,不信的上漲正慢慢被更多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