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霧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個人資料
正文

《樹影迷宮》:一部以性功能障礙為劇情核心的電視劇

(2025-11-13 07:14:25) 下一個

 

《樹影迷宮》屬於當下頗為熱門的“迷霧劇場”係列。此類劇集慣以懸疑推理為主線,借破案過程揭示小人物的命運與家庭裂痕。然而,這部劇在“破碎家庭”之外,更聚焦了一個鮮被觸及的性功能障礙話題。劇中的幾樁命案,都與性功能障礙直接相關。

劇中患有性功能障礙的人物出奇地多。一位受害人劉珂被發現時,雖有性侵痕跡,卻未發現精斑。法醫推斷,凶手可能使用了瓶子性侵工具,這表明其心理極度扭曲。案犯一方麵通過暴力獲得心理滿足,另一方麵卻因生理缺陷無法完成真正的性侵犯。十八後真相揭曉,凶手是包子鋪老板田浩。田浩有一個女兒,說明他早年仍具性能力。但在殺害劉珂時,他原本並無殺意,隻是在劉珂轉身的一瞬,被她的美貌刺激,理智崩潰,遂釀成慘案。

另一位位受害人張丹,同樣遭到田浩的襲擊。當張丹昏迷倒地時,她裙角與大腿的暴露再度引發田浩的邪念。就在他即將實施性侵犯之際,武瘋子突然出現,嚇退了田浩,也因此讓他的性侵反胃能得逞。武瘋子直接把張丹頭朝下扔進了水井。

然而,警方破案時卻誤將矛頭指向了張丹的男友瘋僧(朱大川),他同時也是當地一個小混混團夥的頭目。瘋僧因流氓行徑多、脾氣暴躁,成為警方重點懷疑對象。尤其在審訊時,他情緒失控、怒不可遏,更讓警方一度確信他是現行凶手。但瘋僧的母親在接受調查時堅稱,兒子不可能實施性犯罪,因為他兒時打架受傷,被人踢壞下體,自此喪失性功能。這一事實令警方震驚,也揭開了劇中關於“性無能”這一隱秘主題的另一層麵:在道德與羞恥的雙重禁錮下,身體的殘缺竟成了真相的證據。

類似的情節還出現在王坤身上。這位英語教師因嫌疑被調查,但最終發現他雖娶了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妻子,卻從未育有子女。經過調查,他還經常去治療性功能障礙的小診所,從而警方確認這人確患性功能障礙並無實施性犯罪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劇中還呈現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安機關的“郵票測試”一種貌似非常荒誕卻真實的破案手段。警方竟讓嫌疑人將郵票貼在下體,若次日郵票破損,則說明具備性能力;若完好無損,則排除嫌疑。這一做法被用於武瘋子和那個嗜好偷窺女性臀部的男子身上。結果兩人的郵票都破裂,說明兩人有正常的性功能,不太可能采用瓶子來奸淫行為,從而被排除了嫌疑。這一細節既諷刺了當年的偵查手段之原始,也強化了改劇對性功能的渲染和關注。

劇中不僅罪犯殘缺,破案的警察也都在性的層麵上失衡。公安大學高材生趙趕鵝為追查連環殺人案,十八年如癡如醉,幾乎耗盡生命。他的師傅冉曦因卷入案件,兒子被綁架致死,而他本人也屢次受傷。十八年後案件雖告破,他卻依舊孤身一人,對性的事情毫不沾邊。年輕時那段與護士尤佳的短暫曖昧情感,因一通突如其來的短信而終止。十八年後重逢,尤佳早已嫁做人婦、人母。趙趕鵝黯然離去,滿臉滄桑。雖然劇中未明說,但從他的神情與冷漠中不難看出,他對兩性早已麻木,幾乎與那些“失能者”無異。他被理想壓垮了肉身,職責吞噬了欲望,整個一副受害人的狀態。

冉曦也同樣殘缺。年輕時意氣風發,卻因個性衝動被調到派出所當片警。家庭生活名存實亡,與妻子多年聚少離多。偶有一次倉促的親熱後,兩人又形同陌路。妻子後來與中學同學合開了一家成人用品店。冉曦的全部熱情隻剩破案,妻子則在性意識覺醒的邊緣徘徊。雖然他的合夥人向她示愛,她還是拒絕了,用他自己的話說:雖然我們吵來吵去,但我和他還沒有過到頭。果然,後來她和丈夫隻剩下親情關係。

劇中幾乎沒有完整的家庭。劉珂的父母離異,田浩的女兒田暢雖已結婚生子,卻也離婚。連包子鋪那對夫妻,也終日爭吵不休,毫無溫情。這些家庭的崩解,仿佛是社會心理扭曲的縮影。

編劇似乎在借此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性、愛情與身體仍極度拘謹,而壓抑與渴求卻在暗中發酵。正是這種扭曲的性觀念與道德禁忌,催生了田浩式的畸形犯罪。

於該劇性障礙主題相互應的,是劇中“亞當與夏娃”成人用品店,編導讓這個成人用品店成為象征性的社會療法。開店的人正是警察冉曦的妻子和她的初中同學。店鋪起初無人敢進,但隨著電視台介入報道,說明獲得了官方認可,象征著社會對正常性需求的重新理解。隨後生意逐漸紅火,一個月可賺千元,倆人甚至計劃開設分店。編劇借此傳達觀念:承認性的正當性,也許是預防性犯罪的重要一步。

結尾的破案情節頗具超現實色彩。趙趕鵝在師傅葬禮上聽到狗的狂吠,循聲發現錄像線索,從而鎖定真凶。那隻狗仿佛是冉曦靈魂的延續一種靈異卻富象征意味的“警犬啟示”。雖然牽強,卻完成了懸疑劇應有的閉環。

總體而言,《樹影迷宮》表麵上是一部懸疑劇,實質卻是一部關於性壓抑與人性扭曲的社會寓言。在劇中,無論是罪犯、流氓、警察,通通都是問題。它探討了性無能、性恐懼、性偏見與性暴力的複雜關聯。編劇以殘缺的人物與破碎的家庭,揭示出當性被長期壓抑與否定,社會的陰影必然以暴力回擊。劇中的那隻狗與“亞當與夏娃”成人店,這是這部戲要販賣的噱頭,一是吸引觀眾的好奇心,二是把它標榜為一種來自文明自省的救贖,盡管這種救贖顯得很可笑、很幼稚、很荒誕。

2025.11.13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