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短炒過 Meta,賺過一點錢。後來在 650 美元左右進場,又在 690 忍不住加了 100 萬。在710也加過倉。
現在整體倉位大概 200 萬左右,從賺到虧,賬麵目前水下約 8%。
不過我對 Meta 依然沒失望。
小紮(Zuckerberg)還是那個執行力爆表的狠人。
從移動端追上穀歌,到短視頻追上 TikTok,他幾乎每次都能把劣勢變成機會。
這次他又在賭:而且賭的是 AGI(通用人工智能)。
他賭贏了,Meta 就 “Win the world”;
賭輸了,Meta 就真的會掉進第二梯隊。
關於 Meta 的 AI
Llama 雖然開源聲大,但性能和落地都差一截。
OpenAI、Anthropic ,Gemini仍是第一梯隊,Grok(xAI)追得更快。
小紮當然急,於是瘋狂砸人、砸錢、砸算力去追。
但 AI 已經不是拚速度的遊戲,而是拚生態、算法、算力和數據閉環。
好在 Meta 的底牌是數據: 幾十億用戶的內容、關係、行為數據,這是別人拿不到的。
如果能把這些數據真正喂進模型裏,Llama 仍然有機會重回主賽道。
投資角度
短期來看,我認為 Meta 的股價可能會低迷一段時間。
除非它能推出真正的 killer app 或模型突破,否則市場情緒不會太興奮。
那些被裁掉的科學家在外麵吐槽、抱怨,對我來說都是噪音。
真正的關鍵在於,小紮還在場,而且他在賭一個終局。
我的態度是:小紮方向對了,節奏太猛。繼續看好,但不盲目加倉。
目前考慮的操作是賣 600 美元的 Put,用低成本的方式潛在加倉。
如果股價真跌下來,我願意接;不跌,我拿權利金當補貼。
如果 xAI 都能追上,我相信 Meta 也能追上。
隻是相信是一回事,結果還得看他們能不能拿出真正強的模型和好用的應用。
短期我準備在水下待一陣子,也不打算斬倉。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我的這筆倉位,就當是對小紮的一次長期信任。如果後麵推出的產品拉垮,我就可能斬倉。
Meta不僅AI進展拉跨,而且沒有應用場景。
我有個試探倉位。賭的是對小劄本人野心和他過去戰跡的信任。反正有cash,年輕要播一下。
第二,facebook我覺得是最難用的app,不知道是什麽東東,很多東西不知道到哪裏去找,亂七八糟;
準備明年720賣出。
當虧損接近 5% 時,是否考慮過止損,而不是再多承受額外的3%?從技術麵來看,似乎應該這樣做。 這並不會影響你賣出 600 Put的策略。
有時候,資金充裕反而容易讓人承擔超過自己需要的風險。
相對而言,微軟的波動性更小,或許是更穩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