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新當選市長 Zohran Mamdani 的上任,引發了華爾街和商界的強烈震動。
他提出的稅改方案包括:
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個人額外征收2%的市稅;
將紐約最高企業稅率從7%提高到至11.5%;
改革房產稅體係、凍結租金、推出免費公交和普惠托育計劃;
甚至讓政府開設公營連鎖超市。
在普通選民眼中,這是一場社會公平的進步;
在資本眼中,這是信心與稅負的雙重考驗。
紐約的上層商業圈隨即發出警告。
超市大亨John Catsimatidis公開表示,如果紐約“變成社會主義城市”,他將關閉、出售或遷出自己的超市連鎖集團。
他認為高稅率加上政府幹預商業競爭,“企業無法生存”。他可能搬到佛羅裏達。
對衝基金經理Bill Ackman警告,隻要有100位頂級納稅人每年離開紐約183天,就足以讓城市損失五十億到一百億美元的稅收。
Citadel創始人Ken Griffin已將總部從芝加哥遷往邁阿密,他再次提醒:如果紐約繼續懲罰企業,資金和人才都會南遷。
Eminence Capital的Ricky Sandler也表示,如果Mamdani上台,他可能會帶著公司和家庭一起搬離紐約。
這些言論傳遞出一個共同信號:紐約的政策風險正在把資本和高淨值人群推向南方。
與此同時,南佛州市場迎來一波實質反應。
多家地產機構報告,自紐約市選舉動態明朗以來,來自紐約州的看房及詢盤量大幅上升。
據南佛州開發商 BH Group CEO Isaac Toledano 稱,該公司在過去幾個月內已與紐約買家簽約超過 1 億美元房產合同,幾近去年同期的兩倍。
這些買家的動機非常清晰:稅務優化 + 生活方式升級 +資產安全。他們手握充裕流動資金,看重佛州“無州個人所得稅 + 南方生活 +海濱資產”的組合。
房地產市場因應這波流動出現結構分化:高端豪宅與現金市場堅挺;中低端房產庫存上升、議價空間擴大。
不少南佛州經紀指出,“邁阿密已成為紐約買家的熱門目的地”,尤其是 Brickell、Coconut Grove、Fisher Island 等社區
超高端住宅尤其活躍,濱海豪宅與高層海景公寓成交強勁。
南佛州房地產經紀機構表示,來自紐約州的看房谘詢同比增長約三到四成。
這些買家普遍看重三點:低稅負、高生活質量、以及資產保值。
邁阿密的房市呈現明顯的結構化分化:
中低價位房產庫存上升,議價空間增加;
高端與現金市場則保持堅挺,成為資本避風港。
紐約人與企業南遷的邏輯很清晰:
第一是稅負差。紐約的綜合邊際稅率可達16%到17%,而佛州個人所得稅為零。
第二是企業賬。紐約企業需繳納州公司稅、MTA附加稅、市公司稅共約15%,而佛州公司稅僅為5.5%。
第三是生活賬。邁阿密氣候宜人、稅製友好、交通便利、國際學校完善。
當稅收壓力、政策風險和生活方式差距疊加,資本的方向就很明確。
對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結構化的窗口期。
豪宅、濱水獨棟、稅務居民用房是受益板塊;
而保險成本高、維護費用高的高層公寓需要謹慎。
當前邁阿密市場仍處於買賣力量轉換期,高端板塊議價空間有限,但一旦紐約稅改落地,需求可能再次推高價格。
紐約的故事,是政策與資本的拔河;
邁阿密的故事,是稅收與陽光的雙重吸引。
當John Catsimatidis在曼哈頓抱怨“社會化實驗”,
邁阿密的經紀人正在為另一位紐約買家遞上灣景別墅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