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裏(https://bbs.wenxuecity.com/cfzh/10027.html ),我談到過,我們必須買能夠對抗通脹的資產或進行投資,否則辛苦賺來的工資會被通脹慢慢吞掉。這篇文章就接著那個話題,結合我自己的經曆,分享一些我覺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行動計劃,給還在猶豫的人一些參考。
我們深知通貨膨脹的威力,如果什麽都不做,銀行賬戶裏的錢就會慢慢縮水。靠 W2 打工雖然穩定,但就像“現代奴隸製”,每天被工資、稅收、房貸、通脹綁住,真正自由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很多人覺得創業是出路,但我自己走過那條路,很清楚創業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失敗率極高,哪怕有好點子和能力,也要麵對市場、資本、人力、競爭等多方麵的挑戰。正因為我親身經曆過,所以我特別理解大家的矛盾:打工受限,創業有風險,到底該怎麽做?
更關鍵的是,AI 的快速發展讓這一切變得更加緊迫。今天我們已經能看到,AI 正在取代大量工作:客服、翻譯、文案、會計、律師助理、程序員、甚至醫生和設計師的一部分工作都被 AI 自動化工具搶走。未來二三十年,可能 80% 的崗位都會被取代。現在看起來“穩定”的工作,未來可能根本不存在。如果還抱著“好好打工、等著升職加薪、攢退休金”的老思路,等危機真的到來,可能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我建議大家盡快采取行動,讓錢動起來,讓自己動起來。第一步是投資,不是賭博,而是利用市場的長期增長來跑贏通脹、對衝未來失業風險。最基礎的方法是買指數基金,分散風險,讓資產穩步增長。同時,可以把少部分資產配置在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上,長期作為對衝法幣貶值的工具,再加上一些黃金、大宗商品作為風險分散。
除了金融資產,房地產是很多人實現財務安全的重要途徑。買房出租,當房東,慢慢積累多套房子,通過租金獲得被動收入: 雖然我個人其實不太喜歡當房東這種生活方式,管理房客、處理維修問題都很麻煩,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投資手段,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抵禦通脹,增加安全感。
有一定資金和經驗後,可以進階到研究股票,挑選有長期價值的公司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正如我在這篇文章(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506/25380.html )裏說的,要用創業者的心態來看企業:看行業的未來,看產品的壁壘,看管理層是否靠譜。當別人恐慌的時候敢買,當別人貪婪的時候冷靜。
再往上,如果有資源,可以參與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投一些有潛力的早期公司。早期抓住像 OpenAI , SpaceX這樣改變未來的企業,不僅回報豐厚,也是參與未來的一種方式。
至於創業,我已經走過一遍,現在回頭看,創業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係統性的思考和長遠規劃。選賽道、選團隊、選時機,每一步都很重要。我會在後麵單獨寫文章,談如何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以及失敗後如何複盤。
總之,我的原則很簡單:用“假的錢”(工資、法幣)去換“真的錢”(優質資產、現金流、股權、時間自由)。AI 的發展讓這一切變得迫在眉睫,不要等到被取代才行動。每個人的資源和興趣不同,有人喜歡當房東,有人喜歡炒股,有人喜歡做副業,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做下去,才能跑贏通脹、抵禦 AI 帶來的衝擊,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最後,分享一下我目前的投資策略,讓大家知道我確實是在用“用假的錢換真的錢”的原則行動, 哈哈。
我把自己的投資組合梳理成三大塊,目標是既穩健複利,又能靈活捕捉機會,同時用現金和期權保護本金、增強收益。
第一塊是長持倉(50-60%),這是核心。配置是指數基金(QQQ、SPMO)和少數長期看好的龍頭股,比如 TSLA、NVDA、AMZN、GOOG、META、CRWD、 etc。 還有 IBIT、ETHA 等加密資產 ETF和GLD。策略是長期持有,不輕易賣出,用時間換空間,靠複利翻倍。大跌時用 TQQQ 加倉,目標年化 30%。長期看好 AI、雲計算、網絡安全和加密的成長邏輯,不追短期波動。
第二塊是短線波段(20-30%),用於捕捉市場情緒和事件驅動的機會,不是天天短炒,但在極端波動時出手。標的包括 Circle、BMNR、SBET、OKLO、ETHU、TQQQ、HOOD、COIN、TSLL 、ARKK等。短線票有可能成長為長持倉。這部分的價值不僅是收益,還保持我對市場的敏感度,為期權判斷提供信號。
第三塊是現金和期權(20-30%),現金放在 SGOV 或 T-bill,做安全墊並隨時準備抄底。期權方麵,90% 用賣 Put 穩定收保費、低價拿股票,10% 小倉方向性期權捕捉極端行情。目標是既增厚收益,又保護本金。
總體思路很簡單:核心倉位不動,靠複利長期增長;短線靈活出擊,不強求機會;現金和期權增強收益並防守,避免大回撤。通過這種組合,既能保證穩健增長,又能抓住市場情緒帶來的額外收益。
投資有風險,以上隻是我個人的策略和實踐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大家請根據自己的情況獨立判斷,在投資前花時間讀懂自己要買的東西(基本麵、風險點、費用/稅務與流動性, etc), YMYD(Your Money, Your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