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說特斯拉太貴,給100倍PE不合理。
但我要說,如果你把特斯拉當傳統車企去估值,那你根本就沒看懂它。
特斯拉本質上不是一家車企,它是全球最大的一家“初創公司”。
為什麽說它是初創公司?
看看它的業務就知道:
FSD(全自動駕駛) 還在測試和優化,處於重投入階段;
Robotaxi 還剛開始商業化,淨投入;
Optimus人形機器人 每年燒幾十億,遠沒成型;
Dojo AI芯片和訓練平台 剛上線,未來充滿不確定;
能源業務(儲能+發電)剛起步,還沒真正爆發;
甚至連車本身的製造工藝 都在不斷重構和試驗。
換句話說,這家公司幾乎每一條業務線都是“邊研發、邊燒錢、邊夢想”。這不就是典型的創業公司嗎?
但特斯拉和其他初創公司最大的區別是:
它能燒,還能賺。
對比一下其他初創公司,你就知道它多“變態”
Waymo(穀歌):十年投入超百億美金,每年虧幾十億;
Aurora:估值跌剩不到30億,每年虧8億;
OpenAI:還在靠融資,真正商業化路徑仍在探索中。
這些公司你敢給它們100倍PE嗎?你連“E”都找不到。
而特斯拉呢?
燒著自動駕駛、機器人、AI芯片,
同時還能年年賺錢、正現金流、還搞回購,
全球賣車、自己建廠、自主供電,還能拿出餘錢投未來
你說它貴?我說它太便宜。
所以,給特斯拉100倍PE,我覺得並不離譜
因為你買的不是一個“市盈率”的靜態數字,
你買的是:一整套AI+自動駕駛+機器人+清潔能源的超級係統,還有一個全球最瘋狂但也最具想象力的執行團隊。
這家公司能不虧錢就已經贏了一半,
還能擴張、還能發新產品、還能留現金搞AI,
你去哪找第二家?
但問題是:馬斯克現在有點不務正業了
這才是我認為特斯拉真正的風險。
他沉迷搞政治、上播客口無遮攔,
在X上天天搞政治,和川普打口水仗,建立第三黨,
FSD、Robotaxi雖然進展很快,但看起來“不是他的重心”,
而且公司內部早期創業那種鐵血執行力,正在變弱。
創業公司最怕的不是慢,而是跑偏。
你看蘋果,庫克穩得一批、錢也不缺,但到現在也搞不出個像樣的 Apple Intelligence,還是得靠OpenAI來貼牌。
為什麽?因為沒有人敢扛風險、砸錢、衝在第一線。
而特斯拉過去能突圍,就是因為馬斯克強勢 + 拚命 + 鐵腕執行。
但現在的他,可能正在失去那種專注力。
所以我現在看特斯拉,是既樂觀也警惕
樂觀的是:這家公司真的不貴,它是在用盈利的方式幹著所有初創公司幹不了的事。
警惕的是:它還是個“初創公司體質”,一旦創始人發散、執行力鬆動,就可能掉隊。
?給特斯拉100倍PE,並不貴——前提是它還能繼續執行、繼續兌現“馬斯克的未來”。
一旦它變成“空想而不實幹”,那就真的是泡沫了。
你說它值不值,得看你信不信它還能幹。
估值是市場給的,但未來是要靠團隊“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