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四郎按:這篇文章是我的好朋友兼老鄉應我之邀寫的。他曾是國內某著名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行醫泌尿外科十餘年後來歐美做學術研究,後在美國考board成功,經三年臨床培訓後成為內科醫師,可謂內外兼修,現在波土頓行醫。本篇介紹在美國看病基本程序和常識,希望能給華人新移民和不熟悉美國就診程序的朋友提供有用的信息與幫助。非常感謝朋友的鼎力相助,使敝博客蓬蓽生輝。
常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吐槽,美國看病太難,不方便。其實呀是你沒有搞懂美國的體製,對於旅遊來美的人可能不方便,但是對於生活在美國的人並不是那麽回事。
新移民和旅遊者往往懷念國內的醫院門診,國內醫院的門診的確有隨時就診的優點,但是,國內醫院的門診的醫生往往並不了解你的病情,沒有你完整的過往病曆記錄,常常隻能針對你的描述加以整治,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更有誤診的危險,隨訪更是少見。美國的家庭醫生體係不同於中國的醫院門診,家庭醫生絕大部分分布在社區,家庭醫生對自己的病人都比較熟悉,有完整的病曆記錄,了解你的健康狀況。慢性病你需要定期隨訪,提前預約,這樣家庭醫生能夠及時監測你的健康狀況,隨時調整藥物。
人吃五穀雜糧,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你會出現新情況。當你出現新狀況的時候你可以有幾個選擇:
首先,電話家庭醫生,匯報病情,及時獲得新的處方或者轉診。大部分診所能提供當天(walk in)或者1-2天內就診。前提是你必須有家庭醫生,而且有最近1-2年內的曾經就診記錄。
第二,社區急救所(Urgent Care),急救所(Urgent care)絕大多數是醫生助理(PhysicianAssistant)或者注冊護師(Nurse Practitioner)提供服務,簡單的小毛病,比如發燒感冒、頭痛、咳嗽,簡單的擦傷扭傷都能處理。大部分有X光機,可以拍胸片等。病情複雜一點的就會把你轉診到醫院的急診室。急救所的優點是快,平均1-2小時就有結果。
第三,醫院急診室(Emergency Room),醫院急診室可以做全麵檢查,包括驗血,X關,CT,核磁共振等,如果需要則直接收住院治療。醫院急診室的優點是能全麵檢查,包括必須的專科檢查,甚至能夠預約專科醫生,缺點是等候和處理時間比較長(包括化驗影像檢查),平均6-8個小時才會有結果。
第四,專科轉診和隨訪,當你需要專科檢查治療時,家庭醫生預約專科醫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短則1-2周,有些可能需要2-3個月也未必能搞定。如果情況緊急,則需要急診住院,住院部都能提供絕大部分專科服務,住院病人有優先專科會診的優勢,醫院要求專科會診必須在24小時之內完成。所以當你有緊急情況必須看專科醫生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住院治療。美國平均住院日3-4天,多數情況下病人都能診斷清楚。如果你已經和專科醫生建立了聯係,緊急情況也可以給你的專科醫生打電話,專科醫生會提供新的處方或者盡快專科診所診治,當天(walk in)或者1-2天之內,如果不能安排,那可能會建議你去急診室。